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木本药用植物文献计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我国1949-2007年在刊物上发表的16种主要木本药用植物研究文献从文献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分布、研究对象分布、作者与研究机构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木本药用植物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2.
通过揭示铁皮石斛氨基酸在不同品系与部位的变异规律,为优良品种选育和药(食)用部位扩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11个品系的叶片中总氨基酸平均质量分数为7.43%,茎为1.91%,叶片显著高于茎,且氨基酸组成接近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的标准,具有良好的功能食品开发前景;其中产量高、多糖含量高的9×66优良品系叶片和茎中各种氨基酸含量均为最高,表明通过杂交育种可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此外,铁皮石斛2个主要采收期的样品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差异,铁皮石斛叶片适合随茎一同在开花前采收.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规范铁皮石斛采收方式,提高药材质量与产量,通过田间试验、多糖与浸出物含量的测定,比较保留母条与全采2种采收方式对铁皮石斛农艺性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方式显著地影响铁皮石斛生长,保留母条能显著地促进铁皮石斛萌蘖数和茎长、茎节数、茎节间距的生长,提高单位面积茎鲜重、叶鲜重、总鲜重、茎干重,对茎粗、茎中多糖含量没有促进作用。铁皮石斛采收过程中,适度保留部分母条,有利于促进新芽萌动与生长,提高铁皮石斛药材的产量,并可通过调整栽培密度与光照保证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草珊瑚的遗传多样性及不同种源之间的遗传关系,为保护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8个种源共51个草珊瑚样品进行了DNA分子水平的分析评价,用Popgen32软件计算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通过UPC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10条多态性ISSR引物用于草珊瑚不同样品的ISSR-PCR,检测得到111个位点,其中106个为多态性位点,约占95.50%。草珊瑚不同种源间遗传距离在0.0347~0.1850。8个种源总遗传多样性主要来自种源内遗传变异,种源间分化指数Gst=0.3403。结论8个草珊瑚种源大体可以分成2大类群。且根据遗传距离与产地海拔高度的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较高海拔类群(800~900m)、较低海拔类群(250~300m)、中等海拔类群(600m)。  相似文献   
65.
厚朴贮藏时间与厚朴酚类含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索贮藏时间与厚朴质量的关系,指导厚朴采收、经营、贮藏、加工和临床应用。方法:对采自全国厚朴主产区的15个正品厚朴样品,采样当年与贮藏3年后,采用同一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结果:厚朴贮藏3年后厚朴酚、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类总含量均值分别增加22.5%、33.0%、25.7%。结论:在一定的贮藏年限内,厚朴贮藏不仅不会降低厚朴酚类含量,可能还有利于酚类成分的转化与积累。  相似文献   
66.
目的:揭示全国主产区鱼腥草种质资源中黄酮类成分质量分数变异规律,为鱼腥草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方法:用液相色谱法测定22个种源鱼腥草中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质量分数,并分析形态特征、地理位置、生长性状与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质量分数的关系。结果与结论:不同种源鱼腥草中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与植物形态存在一定的关系,与种源经纬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在针对鱼腥草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成分选择新品种时,应重点考虑鱼腥草植株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7.
草珊瑚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草珊瑚光合特性,为草珊瑚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种植在浙江林学院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内采自20个全国主产区草珊瑚种源的植株光合特性进行系统测定与比较.结果:草珊瑚的光饱和点均在800μmol·m~(-2)·s~(-1)左右,光补偿点在14.70~48.68μmol·m~(-2)·s~(-1);各不同种源草珊瑚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上下午各有一高峰,在11:00-13:00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主要因子有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二氧化碳浓度(CO_2S)和蒸腾速率(T_r),其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值分别为-0.89(P<0.01),-0.75(P<0.05),0.69(P<0.05).结论:草珊瑚具有良好的耐荫性,通过遮荫和洒水以降低小环境温度,提高湿度,可减少"午休"现象出现的时间,提高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68.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苑鹤  林二培  朱波  俞巧仙  斯金平 《中草药》2011,42(3):566-569
目的了解铁皮石斛人工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的保护与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浙江义乌、天台、建德、武义,云南麻栗坡、勐海的14个居群的铁皮石斛和1个居群的紫皮石斛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从225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15个引物,对105个铁皮石斛和3个紫皮石斛样本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38条带,其中133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6.38%;14个铁皮石斛居群的多态位点(PPL)在10.79%~76.26%,平均为45.32%。结论全国主产区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遗传多样性丰富,铁皮石斛种质的亲缘关系远近与其地理种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与栽培地点无关。  相似文献   
69.
铁皮石斛花粉活力与种质创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为铁皮石解杂交育种与野生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法测定不同花期与不同贮藏条件的花粉活力;在温室大概设施栽培条件下开展杂交、自交、自由授粉,野外昆虫辅助授粉.结果:铁皮石斛有活力花粉比例花蕾期为29.4%,开花当天为70.6%,开花后1周为31.9%,直至花谢花粉仍有活力;离体干燥条件下4℃贮藏20 d后有活力花粉比例仍有21.2%;人工授粉杂交结实率达82.6%,自交结实率7.3%;野外昆虫辅助授粉与温室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自由授粉结实率均为0.结论:铁皮石斛花粉在整个花期均有活力,石斛花构造的特殊性导致自由授粉与野外昆虫辅助授粉均结实困难,人工杂交授粉是铁皮石斛野生资源的保护与种质创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0.
铁皮石斛多糖和醇溶性浸出物动态累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铁皮石斛多糖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为铁皮石斛科学采收提供依据。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和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测定铁皮石斛3个优良品系一至三年生萌条的多糖和浸出物含量。结果表明, 不同采收期铁皮石斛多糖、浸出物含量及其总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与铁皮石斛的物候密切相关, 其中多糖含量变化与开花密切相关, 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与新芽形成、萌动密切相关。根据多糖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动态变化, 以多糖为采收目标时在二年生开花前采收, 以醇溶性浸出物为采收目标时以新芽萌动前采收最佳, 以多糖与醇溶性浸出物总量为目标时以春芽萌动至开花前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