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3-二甲基金刚烷在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催化下,经浓硝酸硝化得到1-硝基-3,5-二甲基金刚烷,再经Pd/C催化氢化还原得到美金刚,后处理时加入石油醚,副产物因极性较大不能溶解,过滤即可除去,操作简便.最后与氯化氢成盐得到盐酸美金刚,总收率为78%.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17个目标化合物——α—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酸进行抗炎活性初筛,并考察其中活性化合物对大鼠胃肠道的影响。[方法]以双氯芬酸和罗非昔布作为阳性对照药,首先采用小鼠耳二甲苯致炎模型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初筛;随后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对其中活性化合物继续进行抗炎活性筛选;选用活性化合物给大鼠连续灌胃7天,并于末次给药后观察并比较其对大鼠胃肠道的影响。[结果]目标化合物ZA1、ZA3、ZA7、ZA9、ZA10、ZA12、ZA16、ZA16均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其中ZA1、ZA13、ZA15能明显减轻大鼠足跖肿胀,且ZA13、ZAl5与罗非昔布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大鼠胃、十二指肠溃疡面积测定结果发现,所有受试药物中罗非昔布、ZA7、ZA9、ZA10、ZAl2、ZAl5的胃肠道副作用小于双氯芬酸(P<0.05),其中ZAl、ZA15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ZAl0与罗非昔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目标化合物ZA13、ZA15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α-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抗炎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找高效低毒的非甾体抗炎药。方法 合成α 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酰胺 ,评价其抗炎活性 ,并考察连续经口给药对大鼠胃肠道 (GI)的影响。结果 合成了 2 5个新化合物 (II1 2 5) ,其结构经IR、1 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试验结果显示 ,12个化合物 (II1 ,3,5,7,8,1 0 1 2 ,1 7,1 8,2 0 ,2 3)的抗炎活性与双氯芬酸钠 (DC)和罗非昔布 (RC)相当 (P >0 0 5 )。其中II3,8,1 0 ,1 1 ,1 8,2 0 的GI副作用均显著小于DC(P <0 0 1) ,与RC和羧甲基纤继素钠 (CMC Na)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α 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酰胺抗炎活性强 ,GI不良反应低 ,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酸的异羟肟酸和酰脲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将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酸转化成其异羟肟酸(Ⅳ)和酰脲衍生物(Ⅴ),评价Ⅳ和Ⅴ的抗炎活性以及连续经口服给药对大鼠胃肠道的影响.结果 合成了10个新化合物(Ⅳ1~Ⅳ5和Ⅴ1~Ⅴ5),其结构经IR、1H-NMR和MS确证.小鼠试验表明:Ⅳ1、Ⅳ4、Ⅳ5和Ⅴ1、Ⅴ3、Ⅴ5的抗炎活性与双氯芬酸钠和罗非昔布相当(P>0.05);大鼠试验显示:Ⅴ3和Ⅴ5的抗炎活性与双氯芬酸钠和罗非昔布相当(P>0.05),Ⅳ4、Ⅴ3和Ⅴ5的胃肠道损伤显著小于双氯芬酸钠(P<0.01),与罗非昔布和CMC-Na相当(P>0.05).结论 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酸的异羟肟酸和酰脲衍生物抗炎活性较强,胃肠道不良反应小,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型非甾体抗炎药作用靶环氧酶—2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和抗风湿等作用。长期服用NSAIDs的人群中约有20%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研究表明,NSAIDs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与抑制环氧酶-2(COX-2)的活性有关,而其主要不良反应与抑制COX-1的活性有关,因此,开发特异性COX-2抑制剂已成为研究新一代NSAIDs的热点,本文对COX-2的基因表达调控、抑制剂筛选模型及选择性抑制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授课内容涉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实用性非常强。在抗生素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CBL法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为医药专业课程的CBL教学提供了借鉴和进一步推广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2003级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课程中建立和应用异法同步实验模式,并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此实验模式的应用将科学的思维方法渗透给学生,并间接地增加了实验内容,拓宽了学生的实验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8.
α—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酸的合成及抗炎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的非甾体抗炎药.方法以COX-2选择性抑制剂罗非昔布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其开环衍生物,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并考察连续经口给药对大鼠胃肠道的影响.结果合成了17个目标化合物(I1-17),I1-15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I1,3,7,9,10,13,15,16对小鼠耳肿胀模型表现显著的抗炎活性,I1,13,15对大鼠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模型显示较强的抗炎活性,在致炎后3 h I15的抗炎活性与双氯芬酸相当(P>0.05),I13,15与罗非昔布相当(P>0.05).上述活性化合物的胃肠道副作用小于双氯芬酸,但略大于罗非昔布.结论 I13,15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化合物E-2-(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环己酮(IV8)对人类宫颈癌(HeLa)、肝癌(HepG2)、前列腺癌(Dul45)和胃癌(SGC7901)细胞系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评价IV8对上述4株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lV8对HepG2细胞形态学上的变化,以及采用AO/EB双荧光染色法评价IV8对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IV8抑制HeLa,HepG2,Dul45和SGC7901细胞的IC。值分别为2.10,11.32,36.50和89.53gmol/L;光学显微镜下观察IV8处理的细胞出现明显增殖抑制和形态学改变;AO/EB双荧光染色IV8组可见凋亡细胞。结论:药理实验结果表明IV8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的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酮洛芬衍生物的合成工艺及其抗炎活性。方法:将酮洛芬通过碳二亚胺法或酰氯法分别与去甲丹皮酚或丹皮酚偶联,合成酮洛芬衍生物,并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对其进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得到2个酮洛芬衍生物(I1,I2),其结构均经^1HNMR,IR和HR-MS确证;药理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CMC—Na组相比,化合物组(I1,I2)表现明显抗炎活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制率大于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结论:通过偶联作用,并经过抗炎活性的测定,酮洛芬衍生物(I1,I2)的抗炎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