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目的:测定大鼠口服六味地黄丸后血清中莫诺苷浓度,并探讨莫诺苷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口服六味地黄丸后血清中莫诺苷浓度;原代培养大鼠前脂肪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莫诺苷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油红O染色方法检测其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内脂肪积聚的影响。结果:莫诺苷与血清中其它成分较好分离。在250~200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5.27%,莫诺苷在大鼠血中的平均血药浓度为(16.92±3.63)μg/mL;8.5~68.0μg/mL的莫诺苷促进大鼠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分化过程中的脂肪积聚。结论:莫诺苷可能为六味地黄丸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之一;有效成分分离测定与药效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阐明六味地黄丸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阴虚大鼠与正常大鼠灌胃六味地黄丸后血清马钱苷浓度的差异。方法糖皮质激素法制备大鼠阴虚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正常和阴虚大鼠灌胃六味地黄丸后血清中马钱苷的浓度。结果马钱苷与血清中其它成分能很好分离。在0.1~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4.20%,六味地黄正常组大鼠平均血药浓度为(34.0±7.2)μg/mL,实验组为(64.1±8.3)g/mL(P<0.01)。结论口服六味地黄丸后的阴虚证大鼠血清中马钱苷浓度较正常大鼠高。  相似文献   
93.
目的检测不同来源山茱萸中马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高效液相色谱法,柱温25℃,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240nm。结果各药材马钱苷含量分别在1.21%~1.62%,其中以河南宛西山茱萸中马钱苷含量最高。在0.1~0.8μg范围内马钱苷回归方程为y:=0.9000x 1.3903r(=0.9998)。结论不同来源山茱萸中马钱苷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94.
芍药作为《伤寒论》中应用较多的药物,其功效主要是补与泻两个方面,补在益阴缓急防耗散,泻在通络疏肝利便除血痹。  相似文献   
95.
介绍39种必备中成药的功能、适应病证、使用方法及临床禁忌,并按剂型、药物功用、药理和作用部位等分类。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及三个“一补一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及肾上腺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六味地黄汤组、山茱萸-牡丹皮组、熟地黄-泽泻组、山药-茯苓组)共6个试验组;连续9d分别灌胃给予以上对应药物;第5~9天,除空白组灌胃蒸馏水外,其他各组按50 mg/kg体质量每天灌胃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称体质量,测定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含量,观察肾上腺病理切片.结果 肾阴虚模型小鼠体质量、血浆cGMP含量降低,血浆cAMP、血清ACTH、Cor.含量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上腺组织受损;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能上调模型小鼠体质量、血浆cGMP含量,下调血浆cAMP含量、血清ACTH、Cor.含量(P<0.05,P<0.01),修复受损肾上腺组织;山茱萸-牡丹皮药对能下调模型小鼠血浆cAMP、血清ACTH含量(P<0.01),修复受损肾上腺组织.结论 六味地黄汤能改善肾阴虚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垂体分泌的ACTH含量、下调肾上腺分泌的Cor.含量,改善HPA轴的功能及肾上腺形态有关.其中山茱萸-牡丹皮药对是该方改善肾阴虚证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及其3个“一补一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功能及性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六味地黄汤组、山茱萸-牡丹皮组、熟地黄-泽泻组、山药-茯苓组共6个试验组;连续9 d分别灌胃给予以上对应药物;第5~9天,除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外,其他各组按50 mg·kg-1体质量每天灌胃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建立模型,用ELISA法检测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及睾酮(T)含量,并用HE染色法观察性腺(睾丸、子宫)病理切片。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肾阴虚模型小鼠血浆cAMP含量升高,血浆cGMP及血清FSH、E2、T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性腺组织受损;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组及山茱萸-牡丹皮药对组均能上调肾阴虚小鼠血浆cGMP及血清FSH、E2、T含量,下调血浆cAMP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 < 0.05,P < 0.01),修复性腺组织,其中山茱萸-牡丹皮药对药效略低于六味地黄汤,而熟地-泽泻药对及山药-茯苓药对对肾阴虚小鼠基本无影响。结论 六味地黄汤能改善肾阴虚证,并对其引起的HPG轴功能紊乱有调节作用,其中仅山茱萸-牡丹皮药对的作用更近似于全方,可能是全方改善肾阴虚证的主要药效组成部分;说明3个“一补一泻”药对的协同作用是六味地黄汤调节HPG轴功能的重要基础,从而产生了六味地黄汤的综合作用,体现了其全方配伍高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8.
酒制山茱萸炮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酒制山茱萸的炮制历史沿革、酒制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和整理酒制山茱萸的相关历史资料,归纳总结酒制山茱萸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规范收载情况、临床功效及复方应用;并对酒制山茱萸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以及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结果 山茱萸酒制早在隋唐时期就有记载,且在全国许多省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也有收载,但目前尚无酒制山茱萸的质量控制标准,且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结论 有必要对酒制山茱萸进行系统的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为揭示其炮制原理和科学内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李玲  魏科  卢芳国  蔡亮  张波  张世鹰  高强  戴冰 《中草药》2017,48(8):1591-1596
目的探索Toll样受体4(TLR4)在A型流感病毒所致肺组织损伤中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麻杏石甘汤的干预作用。方法以A型流感病毒滴鼻感染WT型小鼠为研究对象,实验设麻杏石甘汤低、中、高剂量(1.4、2.8、5.6 g/kg)组、奥司他韦(21.63 mg/kg)组、模型组和对照组,ig给予相应药物5 d后,处理动物。常规法检测小鼠体质量,计算肺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量,real-time PCR(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TLR4、My D88、TRAF6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麻杏石甘汤能上调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体质量、脾指数、胸腺指数,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肺泡灌洗液中促炎因子水平,下调肺指数和肺组织中My D88、TRAF6 m RNA和蛋白表达量,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麻杏石甘汤中、高剂量组的疗效与奥司他韦接近。结论麻杏石甘汤作为有效的抗流感病毒中药复方,能有效地减轻肺部炎症、保护免疫器官、调节细胞因子平衡,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LR4-My D88-TRAF6信号通路的激活而缓解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所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00.
六味地黄汤颗粒剂配方与汤药煎剂药理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六味地黄汤颗粒剂配方与汤药煎剂药理作用的对比研究.方法:观察六味地黄颗粒剂、煎剂及浓缩丸剂3种剂型对糖皮质激素阴虚小鼠抗疲劳能力,耐缺氧时间及血浆cAMP、cGMP水平的影响.结果:3种剂型均可增强阴虚小鼠抗疲劳能力、常压耐缺氧能力、增加体重并降低血浆cAMP、cGMP水平及其比值,以颗粒剂作用为优.结论:颗粒剂与汤药煎剂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