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CD34+造血祖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定向诱导CD34+细胞向红系、粒系、巨核系及树突状细胞(DC)分化的能力。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MACS)分离纯化脐血CD34+细胞,在液体培养体系中经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诱导,检测各系祖细胞及DC的扩增倍数。结果: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3、IL6、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的不同组合,可使红系、粒系或巨核系细胞优势生长,其祖细胞可分别被扩增14.97±2.89,14.46±3.19及34.67±4.62倍,CD41a+细胞增加了17.29±2.34倍,FLT3配基+GMCSF+IL4+肿瘤坏死因子α的组合可诱导CD34+细胞形成大量树突状细胞,CD1a+细胞的比例增至24.28%±2.14%(对照组为0.36%±0.28%)。结论: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可定向诱导CD34+细胞向红系、粒系、巨核系及树突状细胞分化,这在造血调控研究、造血细胞支持治疗及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大容量骨髓体外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容量骨髓体外分离与培养徐黎,裴雪涛,吴祖泽自体骨髓的体外净化和保存是自体骨髓移植(ABMT)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骨髓体外长期培养方法不断完善,一次性培养可达10天之久,这一方法成为骨髓体外净化的有效手段。3年来我们利用长期培养方法对60例白血病、淋巴...  相似文献   
13.
邻苯二甲酸正丁酯(DBP)在体外具有选择性杀伤白血病细胞的特性,白血病骨髓体外培养体系中加入DBP会加速白血病祖细胞的清除。在骨髓体外长期培养基础上,利用DBP对1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骨髓进行体外净化并自体骨髓移植,骨髓细胞经过5~9d与50μg/mlDBP共培养后,骨髓有核细胞回收率为68%,CFU-GM回收率达70.1%。回输骨髓细胞悬液中检测不出残留DBP。净化后骨髓回输给放、化疗预处理后病人,骨髓造血全部重建。至今14例病人平均存活时间已达15个月,2例复发,3例非白血病死亡,其余均无病存活。初步证明DBP结合骨髓体外培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体外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双能X线吸收法对体脂测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双能X线吸收(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法测量体脂分布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名受试者应用体重测量仪测定法逐一测量简易体脂参数: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以体重指数≥25 kg/m2为标准,区分为肥胖者52名,非肥胖者33名;参照2005年代谢综合征全球统一定义中国人中心性肥胖的切点,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腰围≥90 cm(男性),腰围≥80 cm(女性),区分为腹型肥胖者47名,非腹型肥胖者38名.同时利用DEXA法记录体重、各部位脂肪含量,计算全身脂肪比例、腰臀部脂肪比;比较DEXA法和体重测量仪测定法测得的人体体重差异,分别比较体重指数与全身脂肪比例对肥胖检出的一致性,腰围与腰臀部脂肪比对腹型肥胖检出的一致性,并将男、女两者的腰臀部脂肪比与简易体脂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应用两种方法分别对85名受试者进行体重测量,DEXA法测得的结果为(69.07±13.05)kg,体重测量仪测得的结果为(70.24±13.22)kg,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身脂肪比例用于男、女性肥胖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33%、86.36%,特异性分别为100%、81.82%;腰臀部脂肪比用于男、女性腹型肥胖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08%、85.72%,特异性分别为73.33%、78.26%;男性的腰臀比、女性的腰围与腰臀部脂肪比相关系数最高.结论:DEXA技术可用于测定体脂含量及分布,全身脂肪比例判断肥胖症的切点男性为27.97%,女性为34.27%,腰臀部脂肪比判断腹型肥胖的切点男性为0.64,女性为0.49;男性测量腰臀比、女性测量腰围均能更好的预测腰臀部脂肪比.  相似文献   
15.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严重且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甚至会发生肺栓塞造成死亡。通过笔者所在医院1例CVC置管29 d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病例讨论,探讨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策略,从而提高CVC临床运用的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65岁,因恶心、呕吐3 d,于2009年9月1日入院。因浅静脉穿刺困难,为患者行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失败,遂在右侧股静脉行深静脉穿刺术,患者正常置管29 d后为患者拔出深静脉穿刺导管,2 d后患者右下肢肿胀、疼痛,以膝关节水平以下显著。立即行双下肢动静脉超声检查示:右侧下肢静脉、左腘静脉内云雾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定量CT(QCT)和MR mDixon-quant对健康人群肝脏脂肪含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对21位男性和32位女性健康社区居民进行腹部QCT和MR mDixon-quant扫描,QCT分别采用标准计算公式(测量结果记为Fat%QI)和校正后的计算公式(测量结果记为Fat% QR)测量肝脏脂肪含量,并采用MR mDixon-quant测量肝脏脂肪分数(测量结果记为Fat% mD)。比较男、女两组之间的肝脏脂肪含量的测量结果有无差异,比较总体样本QCT与MR mDixon-quant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计算相关性系数。结果:QCT及MR mDixon-quant的测量结果均显示,男性与女性的肝脏脂肪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体样本的Fat%QI和Fat% QR分别为(-0.09%±4.88%)和(8.66%±4.41%),Fat%QI显著低于Fat% mD(P<0.01),平均差值为(-6.42%±2.44%),而Fat% QR显著高于Fat% mD(P<0.01),平均差值为(2.33%±2.36%)。Fat%QI、Fat% mD的相关程度(r=0.708,P<0.01)与Fat% QR、Fat% mD的相关程度(r=0.707,P<0.01)近似。结论:与MR mDixon-quant的测量结果相比,使用重新校正的计算公式的QCT能够准确测量中国健康人群的肝脏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为医院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发生医院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33例)和非感染组(95例),对肝硬化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78%,感染组中死亡率15.15%,非感染组死亡率3.16%,两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多见于腹腔、呼吸道、胃肠道,分别占36.36%、24.24%、15.15%;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菌;两组对比感染组年龄、并发症、侵入性操作、Child-Pugh分级、住院时间、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指标较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肝硬化预后,应引起临床重视,减少住院时间,改善肝功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诊疗操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便降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tomosynthesis-shimadzumetalartefactreductiontechnology(T-SMART)断层融合成像( tomosynthesis,TOMOS )、计算机 X 线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CT )与数字化 X 线摄影( digital radiography,DR)显示髋关节假体及其周围结构的能力。方法连续选取进行单侧或双侧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 ),且已行术后 DR、CT 及 TOMOS 三项影像学复查的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61.0岁。调阅并分析这20个病例的TOMOS、CT及DR影像资料,由3名高年资主治医师读片,并进行主观评分,评分标准为:假体周围结构观察清晰,图像评为“优”,记2分;因轻微伪影或受限于图像分辨率等原因,图像清晰度受影响,但基本不影响观察,评为“中”,记1分;因金属伪影大等因素,图像清晰度差,严重影响观察,评为“差”,记0分。评分结果以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TOMOS观察髋臼(含髋关节间隙)的图像质量频率分布为:2分55%,1分40%,0分5%,观察股骨上段假体周围组织的图像质量频率分布为:2分75%,1分25%,0分5%;应用CT观察髋臼(含髋关节间隙)的图像质量频率分布为:2分5%,1分60%,0分35%,观察股骨上段假体周围组织的图像质量频率分布为:2分5%,1分55%,0分40%,TOMOS的评分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应用DR检查观察髋臼(含髋关节间隙)的图像质量频率分布为:2分25%,1分75%,0分0%;观察股骨上段假体周围组织的图像质量频率分布为:2分50%,1分50%,0分0%,DR的评分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77)。结论髋关节假体TOMOS成像质量比CT图像好,又克服了DR不能分层薄层观察的缺点,在髋关节假体复查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合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低强度化疗方案(CHG方案)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MDS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30例未接受过化疗的高危MDS或MDS转化的AML患者入选CHG方案组,HHT和Ara-C每天1mg和25mg分别静脉滴注,连续14天,G-CSF300μg每天1次皮下注射,于化疗前12小时开始,持续使用至化疗结束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0×10^9/L。使用本方案1疗程后若取得完全缓解(CR),则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巩固并强化。33例高危MDS患者和MDS转化的AML患者入选CAG方案组,阿克拉霉素(Acla)每天10mg,连续8天,Ara—C每天25mg,连续14天,分别静脉滴注,G—CSF用法用量,同CHG方案。33例高危MDS和MDS转化的AML患者入选HA方案组,HHT每天2—3mg,Ara—C每天100—150mg,分别静脉滴注,连续7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10^9/L时,给以G—CSF,白细胞计数〉4×10^9/L时停用。结果表明:(1)CHG方案组1疗程后14例患者达到CR(46.67%),7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23.33%),总有效率为70%。CAG方案组1疗程后14例CR(42.4%),9例PR(27.3%),总有效率69.7%。HA方案组1疗程后11例CR(33.3%),3例PR(9.1%),总有效率42.4%。经统计学检验,CHG与CAG方案组比较P〉0.05,CHG与HA方案组比较P〈0.05。(2)30例接受CHG诱导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粒细胞缺乏的比例为40%(12例),平均持续时间8天,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3)14例经CHG方案1疗程取得CR病人,1人失访,其他9例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8.2月;复发者再重复使用该方案未能取得再次缓解。(4)CHG方案组中14例CR患者中除1例失访外,6例仅接受HA/DA方案巩固及强化,已全部复发,平均CR持续时间6.1个月。另外7名患者除接受HA/DA方案外,还交替接受AA/TA/MA/IA等方案巩固及强化,平均CR时间已达10.6月,仍有4例处于持续缓解中。结论:CHG方案能取得较高的1疗程缓解率,与CAG方案相仿,高于HA方案。CHG方案骨髓抑制较轻,临床应用较安全。但取得CR后应加强巩固/强化治疗,避免早期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SDF-1/CXCR4)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DS、AA、AML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缺铁性贫血3例,营养性贫血3例)骨髓上清液中SDF-1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S、AA、AML患者及对照组骨髓CD34+细胞表面表达CXCR4的情况。结果:AML、AA、MDS患者和对照组骨髓上清液中SDF-1含量分别为8125.0、6429.5、10816.2和8846.5pg/mL,AA患者的SDF-1水平分别与MDS、MDS低危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01),AML、AA、MDS患者的SDF-1水平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ML、AA及对照组骨髓CD34+细胞上表达CXCR4的百分率分别为(11+16)%、(70+26)%和(20+11)%,MDS为(32+31)%。MDS按IPSS评分分为低危组及高危组,CD34+细胞CXCR4表达百分率分别为(37+33)%、(15+17)%(P=0.025)。结论:骨髓造血微环境可能通过调节AA、AML及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表达CXCR4水平,对疾病产生负反馈调节,从而抑制以上3种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