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摘 要 目的:提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抗菌治疗效果。 方法:临床药师与医生配合对1 例肾功能衰竭合并MRSA血流感染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实施药学监护。在分析疾病和用药特点、评估患者肾功能及治疗方案,结合肾脏替代治疗方案,通过监护万古霉素的谷浓度及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方面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结果:药师与医生紧密配合,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安全、有效。 结论:临床药师在特殊病人的个体化药物治疗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注射用兰索拉唑在我院化疗辅助药中使用频繁,主要为减轻放、化疗产生的恶心、呕吐等副反应,防止因重大手术导致应激性溃疡。随机抽查2015年10月~2016年3月应用兰索拉唑住院患者200例,发现不合理用药48例,其中无适应证用药9例(4.5%),给药途径不适宜39例(19.5%)。表明注射用兰索拉唑用药合理性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3.
早产儿颅内出血 (ICH)是儿科常见急重症之一 ,它的发病与许多因素有关。关于早产儿的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绝对数 (ANRBC)与ICH的关系以及ANRBC预测ICH的可能性 ,我们于1996年 8月始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 1996年 8月至 1999年 2月胎龄不满 37周 ,动态观察 7d(包括 7d内死于ICH者 )资料完整的新生儿共 38例 ,以至少第 7天经头颅CT或超声仍可排除ICH者为对照组 ,共 2 7例 ;7d内经头颅CT或超声明确ICH者为观察组 ,共 11例。1 2 方法 分别于患儿生后第 1天、第 3天、…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回顾性分析癌痛药物使用的情况,探讨药学监护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制定癌痛规范化治疗标准,随机抽取2019—2020年癌痛患者病历60份进行合理性评价;临床药师以癌痛药物不合理使用作为切入口,对癌痛患者实施药学监护,通过制定并调整给药方案,给予患者用药教育,为临床提供癌痛药学服务。结果 癌痛患者多为60岁以上者(56.7%),止痛药物使用最多的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其次为氨酚曲马多片。32例患者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表现为使用阿片类药物未滴定。给予患者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可以促进合理使用。结论 临床药师提供癌痛药学监护可以促进癌痛药物的合理性使用,癌痛规范化治疗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5.
我院收治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病人24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6例,年龄32~68岁,平均50岁。车祸伤20例,打击伤4例,其中18例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并小脑幕切迹疝形成,4例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损伤且有呼吸道误吸致低氧血症,另2例为颅脑损伤并颈部大血  相似文献   
106.
脑室引流加腰穿治疗重型脑室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室内出血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较常见,发生率为30%~38%[1,2].其中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易引起脑室铸型.传统治疗的死亡率高达75%~100%[3].我科自2001年2月-2005年6月共收治29例脑室铸型患者,经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7.
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与释药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影响其药物释放的因素,为该渗透泵控释胶囊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方法 以对乙酰氨基酚为模型药物,乙酸纤维素为囊膜材料,采用蘸胶工艺结合机械钻孔技术制备渗透泵胶囊壳. 通过选择不同的增塑剂、致孔剂、渗透促进剂等研究其释药行为的规律,并进行线性方程拟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药物释放前后囊壳表面的结构. 结果 以乙酸纤维素量10%的聚乙二醇(PEG)-400作为增塑剂、30% PEG-2000为致孔剂制备的渗透泵胶囊和以药物:聚维酮 K30(PVP-K30)=1:1.3,药物:PVP-K30:氯化钠=2:1:2作为内容物填充时制备的渗透泵胶囊,药物24 h平均释放>90%,释放曲线符合零级释药规律. 结论 渗透泵控释胶囊剂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控释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小切口跟骨结节处钻孔固定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通过对10例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人行小切口跟骨结节处钻孔拉线固定治疗。结果:根据Arner-Lindholm标准进行评定,本组10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a(平均14个月),优9例,良1例,优良率100%。随访期内无跟腱再断裂、周围神经损伤及深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跟骨结节处钻孔固定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方法创伤小,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为一种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在病毒性心肌炎( VMC)小鼠体内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VMC组( n=60 )和对照组( n=40). VMC组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CVB3),对照组注射等量不含病毒的DMEM液. VMC模型建立后分别在第3、7、14、28天每组随机处死10只小鼠,留取血液和心脏标本. 使用ELISA法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中NT-proBNP含量, 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 分析VMC组小鼠不同时间血清NT-proBNP含量与心肌组织病理积分的关系. 结果VMC组小鼠血清 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 ) ,且VMC组不同时间的NT-proBNP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 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肌组织病理积分呈显著正相关性(r=0. 829, P<0. 05). 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可反映VMC小鼠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其危险分层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0.
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在临床上的检查一直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的诊断指标。本文对82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γ-IFN)和腺苷脱氨酶(ADA)进行检测,以探讨其在良恶性胸液中的诊断价值。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结核性胸液组52例,男20例,女32例,平均年龄32.5岁,均为诊断明确的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经胸膜病理活检30例有典型结核性肉芽肿改变,14例同时合并浸润性肺结核;临床确诊8例,均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经正规抗结核治疗症状消失,胸液吸收。恶性胸液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4.1岁均为经病理学和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