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Foxo3a在腰段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42只成年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行坐骨神经夹伤术.运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对腰段DRG中Foxo3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坐骨神经夹伤后1 d,腰段DRG中Foxo3a蛋白表达开始明显下降,第2天达到最低值,随之逐渐升高,于4周后接近正常水平.坐骨神经夹伤后2 d细胞核增殖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DRG中的表达均开始上调,在7 d达到最高点,GAP-43则保持较高水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Foxo3a表达下降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内,并且PCNA与神经元细胞几乎无共定位,与神经胶质细胞共定位明显.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Foxo3a在腰段DRG中的表达减少可能与神经胶质细胞增殖和轴突再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
摘 要:[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人母系表达基因3 (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对人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T-PCR检测MEG3和miR-21在胶质瘤组织、癌旁组织中、正常星形胶质细胞NHAs和胶质瘤细胞U251中的表达;用pcDNA-MEG3 (pc-MEG3)转染U251细胞,RT-PCR检测MEG3和miR-21的表达;生物信息及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预测并验证MEG3和miR-21的关系;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etalloproteinase-2,MMP-2) 和MMP-9的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MEG3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23.169,P<0.001),miR-21水平明显升高(t=14.965,P=0.002);与NHAs组比较,U251组细胞MEG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13.145,P<0.001),miR-2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12.483,P<0.001);pcMEG3 能显著上调MEG3的表达水平并抑制miR-21表达(t=8.129,P<0.001;t=11.705,P<0.001);miR-21 mimic能显著促进miR-21表达并能降低MEG3 野生质粒 (MEG3 wt) 的活性(t=6.460,P<0.001;t=7.742,P=0.004);pc-MEG3能显著降低U251细胞增殖倍数和PCNA的表达水平(F=96.45,P<0.001;t=5.337,P<0.001),miR-21 mimic能显著减弱pc-MEG3对细胞增殖及PCNA表达的抑制作用(t=7.073,P<0.001;t=4.609,P<0.001);同时,pc-MEG3还能显著降低U251细胞的划痕闭合率和侵袭细胞数(t=5.014,P<0.001;t=10.664,P<0.001),并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t=3.360,P=0.007;t=3.453,P=0.006);miR-21 mimic能明显减弱pc-MEG3对细胞侵袭、迁移及MMP-2和MMP-9表达的抑制作用(t=2.498,P=0.032;t=4.298,P=0.002;t=4.612,P<0.001;t=5.137,P<0.001)。[结论] MEG能通过靶向miR-21减弱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33.
目的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4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甘露醇治疗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27例。对照组采用125ml 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250ml 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差者1例(3.70%),预后良好者26例(96.29%);对照组预后差者7例(25.92%),预后良好者20例(74.07%);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283,P=0.022)。观察组有效颅内压持续时间为(28.96±4.23)min,高于对照组(25.69±5.10)min,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2,P0.05);两组患者颅内压降低显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腹痛、失眠等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3.70%)患者出现呕吐,观察组3例(11.11%)患者出现呕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80,P=0.299)。结论 250ml 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效颅内压持续时间长,临床效果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4.
肿瘤坏死因子(turnour necrosis fac-tor,TNF)能够引起炎症,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可引起肿瘤细胞溶胞及抑制其生长.本实验主要研究TNF-α及TNF受体在LPS诱导大鼠坐骨神经炎症中的表达变化及分布情况,以探索其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炎症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26例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灶为肺癌14例、乳腺癌6例、肝癌4例、胃癌2例(共31个病灶)。采用22GChiba针穿刺,制备化学消融剂[无水乙醇(18ml)、聚桂醇(2ml)、碘化油(2ml)、洛铂(10mg)、表阿霉素(10mg)按9∶1∶1∶3∶3比例制成混悬液],术后1、3、6、12个月复查增强CT,评价肿瘤体积缩小及坏死情况,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 26例患者(31个病灶)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及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所有肿瘤均有进行性缩小,治疗前病灶最大径为(3.3±0.9)cm,治疗后12个月病灶最大径为(1.2±0.7)cm(t=9.391,P<0.05)。6例肿瘤治疗后12个月复查CT仅残留少许纤维影。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肾上腺转移瘤是一种经济、微创、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介入方法,其远期疗效和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I(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I, β1,4-GalT-I)与趋化因子CXC配体10(CXC ligand 10, CXCL10)/CXC受体3(CXC receptor 3, CXCR3)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在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 FLS)侵袭中的作用。方法:(1)建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小鼠模型,评估β1,4-GalT-I的作用;(2)运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双标检测β1,4-GalT-I与CXCR3间的相互作用;(3)运用凝集素结合测定检测Galβ1,4GlcNAc糖链的合成;(4)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截短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水平;(5)运用Transwell分析检测FLS侵袭性的变化。结果:(1)抑制β1,4-GalT-I减轻CIA小鼠模型的炎症反应;(2)β1,4-GalT-I与CXCR3在体外和体内存在相互作用并在FLS中存在共定位;(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刺激细胞时,CXCR3上的Galβ1,4GlcNAc糖链合成显著增加;(4)在CXCR3转染的细胞中,si-β1,4-GalT-I降低了截短MMP-1的水平,当使用CXCR3抑制剂AMG487时,β1,4-GalT-I不能增加截短MMP-1的表达;(5)β1,4-GalT-I影响CXCL10/CXCR3介导的FLS侵袭性。结论:β1,4-GalT-I通过调节CXCL10/CXCR3激活影响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侵袭。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灌注131I-HAb18F(ab')2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价值.方法 8例合并门脉癌栓的晚期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超选择灌注131I-HAb18F(ab')2临床治疗性试验,剂量:0.75 mCi/kg.分析症状、卡氏评分、肝功能、AFP及肿瘤CT等影像变化,随访近期疗效.结果 7例疼痛患者中,3例症状缓解.3例卡氏评分增加、4例稳定.6例AFP异常患者治疗后3例下降.全组病例用药后肝功能损害均无明显加重.1例无明显症状的弥漫型肝癌患者治疗后病灶减少;余7例中,瘤体增大5例、缩小2例,其中,PR 2例,临床有效率28.6%.本组1例1年随访时生存.结论 经肝动脉灌注0.75 mCi/kg 131I-HAb18F(ab')2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肝功影响小,对门脉分支癌栓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SSFSE序列对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MR多期动态增强证实的40例肝脏血管瘤和肝囊肿,二维薄层SSFSE序列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性。结果:在T2WI序列肝血管瘤和肝囊肿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明显高信号灶,而在二维薄层SSFSE序列肝囊肿显示仍为高信号,而肝血管瘤则有较明显的信号衰减呈中等信号,甚至无信号。结论:采用二维薄层SS-FSE序列可以鉴别大多数肝血管瘤和肝囊肿。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均基于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加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神经节苷脂。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神经节苷脂,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神经节苷脂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MA评分、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血清神经节苷脂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84,P0.01),与FM评分、B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72、0.654,P0.01)。(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100β、Caspase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100β、Caspase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血清神经节苷脂水平与血清S-100β、Caspase3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97、-0.688,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可降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外周血中神经元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提升康复训练效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