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19篇
  免费   1884篇
  国内免费   1153篇
耳鼻咽喉   292篇
儿科学   394篇
妇产科学   168篇
基础医学   1582篇
口腔科学   373篇
临床医学   4514篇
内科学   3026篇
皮肤病学   304篇
神经病学   1013篇
特种医学   12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425篇
综合类   9471篇
预防医学   4097篇
眼科学   397篇
药学   3925篇
  36篇
中国医学   3802篇
肿瘤学   872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769篇
  2022年   623篇
  2021年   567篇
  2020年   708篇
  2019年   823篇
  2018年   808篇
  2017年   506篇
  2016年   662篇
  2015年   742篇
  2014年   1672篇
  2013年   1448篇
  2012年   1924篇
  2011年   1962篇
  2010年   1920篇
  2009年   1770篇
  2008年   1801篇
  2007年   1719篇
  2006年   1659篇
  2005年   1449篇
  2004年   1413篇
  2003年   1298篇
  2002年   1116篇
  2001年   1188篇
  2000年   946篇
  1999年   886篇
  1998年   695篇
  1997年   676篇
  1996年   699篇
  1995年   624篇
  1994年   529篇
  1993年   430篇
  1992年   454篇
  1991年   371篇
  1990年   361篇
  1989年   373篇
  1988年   317篇
  1987年   287篇
  1986年   245篇
  1985年   208篇
  1984年   192篇
  1983年   163篇
  1982年   140篇
  1981年   113篇
  1980年   97篇
  1979年   49篇
  1978年   30篇
  1959年   41篇
  1958年   36篇
  1957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目的评价早期胃癌不同扩大手术的实际意义,以选择合理的胃切除和淋巴结清除范围。方法以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施行规范D2及扩大手术的217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施行不同扩大手术的原因、淋巴结清除的必要性及第Ⅱ站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术6例,No.5、6淋巴结均未见转移;联合脾、脾动脉切除2例,No.10、11p、11d淋巴结均未见转移;胃下部癌联合横结肠系膜切除3例,No.15淋巴结未见转移。以上病例术中多数误认为进展期胃癌而扩大了胃切除或淋巴结清除范围,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较多。胃下部癌清除的第Ⅱ站淋巴结中No.11p、12a、14v均未见转移;黏膜下癌(sm癌)中,No.7、8a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黏膜内癌(m癌)(P〈0.05);淋巴管癌栓阳性者No.7淋巴结转移较阴性者明显增多(P〈0.001),No.1、13淋巴结转移仅出现在淋巴结转移高危病例(sm、癌灶大于3.0cm、凹陷型,淋巴管癌栓阳性)。结论早期胃癌不需施行淋巴结扩大清除术和联合脏器切除。早期胃上部癌不需施行全胃切除术。早期胃下部癌中No.11p、12a、14v淋巴结不需清除.但对胃下部癌淋巴结转移高危病例,应行标准D2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52.
无肛舟状窝瘘是女孩最常见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1]。国内多行一期手术,手术方式多样[2,3]。我院199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瘘管原位游离后移肛门重建治疗无  相似文献   
53.
下腔静脉损伤的救治经验: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损伤的修复方法。方法:对12例下腔静脉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闭合性损伤9例,开放性损伤3例。入院时均伴有休克。均诊断为腹腔内脏损伤,无1例诊断为下腔静脉损伤。12例均手术治疗,直视下修复5例,大网膜填塞后肝实质大块褥式缝合2例,纱布填塞5例。术后并发症7例(58.3%):胆漏1例,隔下脓肿合并反应性右侧胸腔积液2例,创伤性肝囊肿1例,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大出血2例;死亡3例,病死率25.0%。 结论:腔静脉损伤病情凶险,处理困难,病死率高,改良的全肝血流阻断下行纱布填塞止血效果好,抢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4.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56例,应用DHS治疗116例,PFN治疗40例。平均随访时间12.7个月,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黄公怡提出的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良率80.8%。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DHS及PFN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55.
子宫腺肌病的病因与防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应的子宫腺肌病也明显增多。大家都致力于此病研究,新药也不断出现。但此病的保守性治疗均不尽人意,病情很难控制,大多以子宫切除而告终。而子宫切除后给女性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质量。此病的病因虽然没有定论,通过本院调查分析。此病与多产、剖宫产、人流、引产、清宫、诊刮及宫内节育器使用不当有联系。可归于子宫的创伤所致。因此提出:少生优生、合理避孕、避免过多的宫腔操作等是预防子宫腺肌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洲垸型在血吸虫病重疫区实施健教推进策略控制居民病情的效果。方法选择常德市汉寿县目平湖区域内2个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水平相近的行政村,1个村作一般常规人畜化疗措施,另一个村在实施大面积健教活动基础上进行人畜同步化疗;连续实施3年后,对6~65岁居民进行疫水接触史问卷调查、体格检查、IHA血清学检查和粪检孵化法检查,然后比较两村居民的疫水暴露率、化疗受治率、居民感染率等指标。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后,2005年试验村居民血防知识及格率、化疗受治率分别从2002年23.68%、70.97%提高到2005年85.21%、99.4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1^2=622.43,P〈0.01;x2^2=11.01,P〈0.01);与对照村相比,差异显著(x1^2=582.89,P〈0.01;x2^2=107.46,P〈0.01);试验村居民2005年疫水暴露率、人群感染率分别较2002年下降了44.37%、64.24%,两者有统计学意义(x1^2=71,34,P〈0.01;x2^2=60,28,P〈0.01);与对照村相比,差异非常显著(x1^2=49.94,P〈0.01;x2^2=32.48,P〈0.01)。但对照村2005年和2002年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健教推行措施,提高了居民的血吸虫病化疗受治率、血防知识了解率,降低了疫水接触率,居民血吸虫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7.
这是一个老年朋友们似曾相识的故事——几十年来,我像千千万万的“传统妇女”那样“兢兢业业”一辈子——在家,对孩子牵肠挂肚,对丈夫唯唯诺诺;在外,对同事、上司谨小慎微,总是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装进“套子”里,找不到了自己。人们都说我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一生都有好福气。可是在人们的称赞声中,只有我自己知道,其实我活得很累。  相似文献   
58.
妇女绝经的年龄通常为45~55岁,由于个人的体质不同,绝经的年龄也不同.调查发现,妇女绝经年龄最早的为28岁,最迟的为61岁,平均绝经年龄为48岁.医学家将早于40岁绝经的称为"早绝",也就是"卵巢功能早衰";晚于55岁绝经的称为"晚绝".  相似文献   
59.
西方医疗史的两种见解是平衡与抵抗生理论和本体论。它们是西方医学史上两种主要的疾病观,直到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这两种见解的辩论。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磁共振二维扰相梯度回波小角度激励序列(FLASH-2D)在半月扳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与关节镜资料..磁共振均行SE序列T1WI、PD+T2WI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及FLASH-2D序列矢状位扫描。以关节镜为标准,对比半月板损伤在磁共振各种成像序列中的显示情况。结果本组关节镜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51例,SE序列T1WI、PD+T2WI正中矢状位和冠状位诊断半月板损伤45例.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90%;FLASH-2D序列矢状位诊断半月板损伤49例,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7%。结论FLASH-2D序列矢状位与SE序列T1WI、PD+T2WI正中矢状位和冠状位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半月板损伤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