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院自1995年5月起收治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经皮穿刺髓核电动旋切术,术后精心护理,随访3~6个月,优良率达74%,是目前“微创手术”中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20~58岁,平均40岁。所有病人经CT确诊,其中4例经髓核造影,诊断为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中边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EP化疗方案与超分割放疗同步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足叶乙苷(VP-16)100mg静脉滴注(第1-5天);顺铂(PDD)70mg/mg/(第1天);21d为1个周期,完成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同步组患者的放疗与第1个周期化疗同步进行。1.2Gy/次,2次/d,总量45Gy;序贯组患者的放疗在2个周期化疗完成后开始,方法及剂量同前。结果同步治疗组患者的肿瘤进展时间与序贯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总生存期、1-3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期两组相似。同步组患者发生向细胞、血小板下降及严重放射性食管炎的比例高于序贯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P方案与超分割放疗同步进行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较序贯治疗有一定优势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治疗91例脑梗死急性期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临床体征的改变。结果:藻酸双酯钠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临床体征,如失语、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及病理反射也相继改善(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可以作为判定藻酸双酯钠治疗脑梗死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共入选64例,采用多西他赛60mg/m2 第1天,顺铂70~75 mg/m2第2天 ,3~4周为一个周期,连用2~4 周期.结果 59例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20例,有效率33.9%,1年生存率37.5%,中位生存时间9.5月.64例均可评价不良反应,WHOⅢ度白细胞、中性白细胞、贫血发生率分别为57.8%、62.5%和7.8%,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48.4%.WHO Ⅲ度非血液学毒性乏力、呕吐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35.9%、14.1%和10.9%,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共5例.结论 西他赛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腺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细胞腺瘤的螺旋CT表现,提高CT正确诊断水平。方法同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肝细胞腺瘤的螺旋CT资料,并与手术病理所见对照。结果7例肝细胞腺瘤均为单发肿块,无肝硬化背景,直径3.6~7.4cm;螺旋CT平扫:7例肝细胞腺瘤均呈边界清楚、稍低密度占位灶.除因卅血、坏死外密度较均匀;注射碘海醇后,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等或稍低密度。结论H十细胞腺瘤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点,利用CT平扫+多期动态增强检查,再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肝细胞腺瘤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妇科疾病腹腔镜术后护理心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350例,汇总分析腹腔镜治疗结果,总结护理心得体会。结果本组患者347例顺利接受腹腔镜治疗,3例由于手术难度较大转为开腹手术。347例患者手术时间110-160min,平均(130.8±18:7)min;住院时间2~8d,平均(4.9±2.6)d。术后并发症:穿刺孔出血5例,占1.44%I皮下气肿16例,占4.61%,腹胀6例,占1.73%I胃肠道反应1例,占0.29%I穿刺孔愈合不良6例,占1.73%}呼吸道感染4例,占1.15%;肩背酸痛20例,占5.76%;恶心、呕吐2例,占0.58%。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能减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后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急诊室收治的130例心肺复苏抢救患者,根据复苏后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对两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92%(6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8%(54/65)(P<0.05);观察组经心肺复苏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3%(6/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62%(16/65)(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加强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护理管理,有效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和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常规护理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从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肺活量改变等方面来评价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缓解小儿支气管哮喘症状的效果.结果 共纳入11篇研究(总计1 1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肺活量改变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方面效果显著,能显著增加疾病治疗的效果,缩短咳嗽、喘音和哮鸣音消失的时间,同时还能增加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肺活量.  相似文献   
19.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MRI表现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方法 收集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的7例HPC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MRI表现.结果 7例HPC中,6例病变位于小脑幕上,1例跨小脑幕上下生长;其中2例小脑幕上病例累及邻近骨质.颅内HPC呈等及稍长T1稍长T2信号,肿块内可见囊变坏死、出血及流空血管,周围见轻度水肿;增强扫描后肿块实质性部分明显强化,2例可见“脑膜尾征”,2例累及邻近骨质,1例侵及大脑大静脉及大脑内静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7例均见CD34、波形蛋白及CD99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细胞角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S-100蛋白均未见表达;对6例进行Bcl-2标记均见表达.对4例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标记,其中3例为5%~8%表达,1例为10%~15%表达.对3例进行Syn染色,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MRI对诊断颅内HPC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确诊仍依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客观结构临床考试(OSCE)评价PBL教学法及L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旨在评估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的差异,制定出适合影像专业实习生的教学方法。方法 选择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2010级影像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32名学生随机分成 PBL教学法组(16人)和LBL教学法组(16人),由不同带教的老师采用不同方法指导教学,经过3个月影像实习后,采用OSCE评价医学影像学的实践教学效果。应用用SPSS软件配对t检验对两组间成绩进行进行分析。结果 PBL组第一站、第二站及OSCE总成绩明显高于LBL组,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BL组与LBL组第三站成绩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BL教学法较LBL教学法更适合医学影像学实习阶段的教学,同时OSCE能够客观的评估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