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了解绝育术后男性一般健康状况及就医行为,为推进男性绝育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已施行男性绝育术的3 264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中,80.5%(2 608人)的人自觉健康状况良好,仅19.5%(636人)的人感觉自身健康不佳.自感不适者选择不治疗或自已随便买药吃的人占31.6%,选择县、市以上医疗单位就医者仅占5.7%,选择乡卫生院者占12.0%,选择计生服务站占50.5%.结论 男性绝育术者健康情况良好,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低,计生服务者应加强对于男性绝育者的关心.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节育术后男性计划生育知识、态度以及其对计划生育服务的评价,为进一步推广男性节育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昭通、曲靖两地2001-2008年已施行男性节育术且为农业户口的3264名男性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此次调查中54.8%的调查对象知道带避孕套是一种计划生育方法,但愿意接受此种计划生育方法的人仅占13.7%;20.3%的人知道吃避孕药可以避孕,且有37.5%的调查对象接受这种方法;27.4%的人接受放环节育,接受结扎节育的人为19.9%;3.7%的人对计划生育服务非常满意,2.0%的男性节育者不满意现有的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结论男性节育者缺乏计划生育知识,愿意选择以女性避孕为主的避孕措施,应加强对男性的计划生育知识宣传,动员男性参与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33.
活诺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4.
目前 ,伤寒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发热病。自1970年以来国内外均有耐氯霉素株爆发流行的报告 ,给伤寒的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解本地区近年来伤寒杆菌耐药谱的变化情况以指导治疗 ,本文对6 6例伤寒的耐药谱作了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6 6例伤寒为武钢医院 1995~ 1999年 12 7例伤寒住院患者中骨髓或血培养标本阳性者 ,其中 3例骨髓培养阳性 ,余 6 3例血培养阳性。 6 6例患者中男性 4 0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14~ 6 5岁 ,平均年龄 34 1岁。1 2 方法 血或骨髓培养采用自制肉汤或双相培养基 (法国梅…  相似文献   
35.
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及异位妊娠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宇  彭林 《生殖与避孕》2006,26(5):307-311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采取的主要长效避孕方式,其与带器妊娠和异位妊娠的关系各家报道不一,存在一定争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和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病因学、节育器移位诊断、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后对其体外成瘤性和血管生成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促血管生成素—2在肝癌血管生成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身不表达Angiopoietin-2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Angiopoietin-2基因导入SMMC7721肝癌细胞系,并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用RT—PCR和免疫荧关法检测是否成功构建了携带Angiopoietin-2基因并稳定表达的SMMC7721肝癌细胞系。将30只裸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未转染和转染了Angiopoietin-2基因的SMMC7721肝癌细胞注射于裸鼠皮下产生肿瘤结节,观察肿瘤生长的速度并对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进行检测。结果 用RT—PCR方法从RNA水平以及用免疫荧光法从蛋白水平均可以证实新构建的肝癌细胞系携带了Angiopoietin-2基因并能稳定表达其蛋白产物。表达Angiopoietin-2基因后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数量较未转染前明显增多。结论 促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增强了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体外成瘤性并促进了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促血管生成素可能参与了肝癌的新生血管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总结两个阶段开展临床肝移植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分析8例人体原位肝移植,包括1例肝肾联合移植的治疗结果。供肝保存第一阶段采用门静脉及肝动脉离体灌注,第二阶段采用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UW液快速原位灌注。受体手术采用原位肝脏植入,吻合次序为肝上下腔静脉、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肝动脉和胆管,完成门静脉吻合后即开放门静脉结束无肝期。两个阶段均使用了免疫抑制剂但方法不同。结果第一阶段移植生存期最短39天,最长203天。除1例死于肿瘤复发外,全部死于败血症及严重感染。第二阶段移植病人1例半年后死于肿瘤转移,另3例仍健存,其中肝肾联合移植者生存已超过3年,在社会上正常生活工作。结论第二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合理选择适应症,良好的供肝保存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对肝移植的成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促血管生成素 (angiopoiet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种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 1(Ang 1)、Angiopoietin 2 (Ang 2 )以及血管平滑肌激动蛋白 (α smoothmuscleactin ,α SMA)在正常肝脏组织和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Ang 1mRNA在正常肝脏和肝癌组织中都有表达 ,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5 6± 6 /HP)以及正常肝脏 (6 7± 11/HP)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意义 (t=3 2 14 ,P =0 12 6 )。Ang 2mRNA在正常肝脏不表达 ,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 (阳性细胞数为 32± 8/HP)。Ang 2集中于癌灶边缘、血管周围。肝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15± 2 /HP)和新生血管的数量 (9± 3/HP)明显高于正常肝脏(分别为 5± 1/HP和阴性 ) ,Ang 2的表达随肝癌组织的病理学分级、有无转移以及新生血管数和微血管密度而增加 (t=2 714 ,P =0 0 31)。结论 促血管生成素在肝癌的新生血管形成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Ang 2可能参与了肝癌的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分析中下段直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初步探讨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CK-20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共计661枚淋巴结检测微转移,同时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情况.结果 57.1%(32/56)中下段直肠癌VEGF表达阳性;T3直肠癌VEGF表达阳性率为74.1%,明显高于T2和T1直肠癌的43.5%和33.3%(P=0.043);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中下段直肠癌VEGF表达阳性率为72.4%,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40.7%(P=0.017);20例(35.7%)中下段直肠癌患者67枚(10.1%)淋巴结检出微转移,该20例检测出淋巴结微转移的癌组织中15例(75%)VEGF表达阳性,而36例未检测出淋巴结微转移的癌组织中仅有17例(47.2%)VEGF表达阳性,(P=0.044).结论 中下段直肠癌VEGF表达状况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可能参与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