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近5年儿童专科医院护士离职现状及原因,并调查其再就业情况,为培养并稳定儿童专科医院护理人才库,优化儿科人力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南京市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护士离职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调查其再就业情况。结果:近5年护士离职率波动在1.56%~4.82%;工作5年内、ICU及急诊护士是离职的主体;工作压力大是儿童专科医院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44.31%的离职护士选择继续从事护理行业。结论:儿童医院应完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岗位能级管理及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重视护士自我发展需求,提供学习晋升、职业发展的机会,尊重并促进护士和谐成长,促进儿科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对佩带焦膜塑形镜(Ortho-k CL)患儿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验配Ortho-k CL患儿的复查频率、眼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患儿观察期内无角膜溃疡、穿孔、瘢痕等并发症发生,但大部分患儿发生角膜轻度点染(Ⅰ级).结论 佩带Ortho-k CL患儿在严格的医疗监控下,同对做好饮食、个人卫生、镜片等的护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未引起明显角结膜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魏莉  彭明琦 《安徽医药》2010,14(12):1514-1515
对我院PICU收治的4例重症百草枯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认为治疗护理措施是:尽早洗胃、导泻、血液灌流,以彻底清除体内毒物;应用抗炎、抗氧自由基,保肝药物及对症治疗;加强重要脏器及系统的护理及监测,积极防治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诊疗技术的提高,医院感染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医院消毒与灭菌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消毒灭菌质量是评价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随着内窥镜在临床的日益普及,与之相关的医院感染亦不断增多,由于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污染后清洗消毒不彻底,  相似文献   
15.
儿童睡眠呼吸紊乱(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是一种儿童睡眠期发生的呼吸紊乱和/或相应的综合征,程度重者可以发生夜间低氧血症并累及多个系统,随着对SDB 患儿中认知障碍发生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儿童SDB及其引起的认知障碍逐步受到关注。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设置电刀初始输出功率法应用于婴儿腹部皮肤血管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婴儿腹部皮肤血管瘤切除术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电刀初始输出功率设置,改良组在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后采取改良设置高频电刀初始功率。比较两组患者高频电刀切割皮下脂肪时的切割效果、止血效果、功率调节次数。结果改良组在切割腹部皮下组织时效果佳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5.37,P0.05);改良组在对腹部皮下组织凝血效果良好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96,P0.05)。改良组患者在切割效果、止血效果、功率调节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腹部皮肤血管瘤切除术前,改良设置电刀初始输出功率,可以减少调节次数,促进电外科安全。  相似文献   
17.
作者回顾分析该院PICU2004年5月-2011年10月甲基丙二酸血症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由于该病少见,因而容易误诊、漏诊,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早期认识,及早诊断,予以综合治疗、防止感染、加强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管理,是该病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萌  彭明琦  陈清秀  夏小媛 《安徽医药》2015,19(11):2231-2232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缩短镇静镇痛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和谵妄发生率、减少认知损害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将134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对照组(66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ABCDE Bundle)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VAP和谵妄的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患儿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随访出院3个月认知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VAP发生率、死亡率、谵妄发生率分别为23.5%、13.2%、11.8%,对照组分别为40.9%、39.1%、2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干预策略应用于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患儿可降低VAP和谵妄发生率,降低死亡风险,进而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优化患儿疗效、改善预后、提高远期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彭明琦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403-1404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是风湿性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可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最多见并发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OJIA)^[1-2]。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影响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死率高^[3],是儿童类风湿病的主要致死原因^[4]。  相似文献   
20.
彭明琦 《江苏医药》2012,38(15):1791-1793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79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年龄分布、性别构成比、地域分布、就诊情况、气管异物常见种类和异物所在部位。结果 1-3岁组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来源于乡村的患者2305例,城市574例,城/乡比例为1∶4.02。2352例(81.69%)有明确异物吸入史。有89.37%的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在1个月内确诊。异物的种类繁杂,嵌顿位置以右侧一级支气管最为多见(41.44%)。所有气管、支气管异物均在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术取出。结论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小儿监护不到位是儿童气管异物发病率城乡差别的主要原因。健康教育是预防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有力措施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