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DCA)和丙戊酸钠(VPA)联用对胃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及对non-metastasis 23-H1基因(nm23-H1)的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 DCA 1.5 及3.0 μmol·L-1,VPA 1.5 mmol·L-1,DCA 1.5 μmol·L-1+VPA 1.5 mmol·L-1,DCA 3.0 μmol·L-1+VPA 1.5 mmo·L-1作用MGC-803细胞72 h。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m23-H1 mRNA表达,焦磷酸测序法检测nm23-H1启动子上随机选取的两个CpG岛位点甲基化状态。结果 VPA 1.5 +DCA 1.5联合用药组[早期:(33.58±3.88)%,晚期:(31.52±4.20)%]和VPA 1.5 +DCA 3.0联合用药组[早期:(42.61±4.23)%,晚期:(38.01±3.86)%]凋亡率均高于其相应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m23-H1 mRNA在VPA 1.5 +DCA 1.5联合用药组(1.84±0.46)和VPA 1.5 +DCA 3.0联合用药组(2.88±0.4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相应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PA 1.5 +DCA 1.5联合用药组[位点1:(53.50±3.39)%,位点2:(51.17±2.71)%]和VPA 1.5 +DCA 3.0联合用药组[位点1:(41.17±2.14)%,位点2:(39.83±2.56)%]nm23-H1启动子两位点甲基化阳性率均低于其相应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PA 1.5 mmol·L-1、VPA 1.5+DCA 1.5、VPA 1.5+DCA 3.0这3组的HDAC酶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DCA 1.5 μmol·L-1、DCA 3.0 μmol·L-1任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CA联合VPA能显著上调nm23-H1基因的表达,其机制与启动子上的甲基化水平降低和去乙酰化酶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31例经手术病理、生化检验所证实的女性盆腔包裹性积液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盆腔包裹性积液表现为盆腔内、甚至累及腹腔的形态不规则、部位固定、边界及包膜不清的较大囊性包块.不同疾病导致的包裹性积液有其不同的声像图特点.结论:超声检查在女性盆腔包裹性积液的诊断及其病因的鉴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3.
一般所谓脑血流图实际上是头部(包括颅内、外血流)血流图。我们曾在头部用一压脉带以排除颅外血流,观察颅内血流。经初步分析,用压脉带后的血流图——颅内血流图可能更接近于脑部血流的生理状态。1982年我们又用以上方法对243例高血压患者及228名正常成年人作了普通脑血流图——头部血流图和颅内血流图,并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合造影能量多普勒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超声造影表现,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进行比较,观察分析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探讨超声造影在PTMC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
彭敏霞  郑笑娟  杜玲  王红梅 《浙江医学》2009,31(7):999-1000
女性子宫旁良、恶性肿块是妇女常见的盆腔占位性病变。业已证实,彩色超声检查对肿块形态学的评价和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其对微小血管和低速血流的敏感性则较低。近年来我院对子宫旁肿块患者进行了造影剂SonoVue和对比脉冲造影成像技术(CPS)检查,观察肿块内血管形态特征和造影后多普勒信号增强情况,以期探讨该技术在子宫旁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我院近一年间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的4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资料与方法本组49例患者 ,年龄20~43岁 ,平均29.9岁。有明确停经史41例 ,腹痛35例 ,阴道不规则流血42例 ,有失血症状23例。妇检 :宫颈举痛35例 ,后穹隆穿刺26例中20例阳性 ,一侧附件增厚或触及包块30例。实验室检查 :尿HCG阳性45例。本组检测采用ALOKASS-1100超声诊断仪 ,阴道探头5MHZ。用消毒藕合剂涂于探头表面 ,套上避孕套 ,排净套内气泡 ,在套外再涂藕合剂 ,将探头插入阴道 ,紧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