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邓强主任医师在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乱疾病过程中,重视运用整脊手法、强调功能锻炼,在充分研究《中医整脊学》整脊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体会及经验,独创出新的整脊手法——仰卧牵抖法,配合俯卧牵拉按压复位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置入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中心型气道胸膜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共纳入于2017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6例术后气道胸膜瘘患者,在局部麻醉联合复合静脉镇静镇痛下,经支气管镜置入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观察封堵治疗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 16例患者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60.7岁。气道胸膜瘘的形成均与手术相关,其中肺叶/段切除术12例,2例全肺切除术,1例食管癌根治术,1例因慢性脓胸行胸膜纤维层剥脱术。其中,右主残端瘘4例,左主残端瘘3例,右上叶支气管瘘3例,右中叶支气管瘘1例,右下叶支气管瘘2例,左上叶支气管瘘3例。瘘口直径7.8(4~18 mm),置入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腰径10.0(6~20)mm。15例患者成功封堵,1例患者在置入封堵器后14 d因菌血症所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4例纳入远期随访,随访时间3~46个月,中位值16.2个月,临床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2例,1例患者因瘘口扩大而出现封堵器移位。4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与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置入操作无关。结论 经支气管镜置入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能快速、有效封堵中心型气道胸膜瘘,且远期疗效较为肯...  相似文献   
83.
目的:基于中医骨折三期辨证观察陇中自制药联合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胫骨骨折1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骨髓炎科2018年10月—2021年2月收治的18例胫骨粉碎开放性/闭合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进行骨折固定,术后基于中医骨折治疗的三期辨证使用院内自制药(早期消肿止痛合剂,中期损伤胶囊,后期温肾强骨丸),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拆除外固定架时间,根据Johner-Wruhs评分评价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2~31个月,平均随访(21.50±10.2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9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4.5±4.62)个月;佩戴外固定架时间11~22个月,平均佩戴外固定架时间(16.25±6.37)个月。根据Johner-Wruhs评分优8例,良6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77.8%。结论:基于中医骨折三期辨证陇中自制药联合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复杂粉碎性闭合/开放性胫骨骨折,整体与局部兼顾,治标与治本结合,可明显改善症状及促进骨折愈合,优势明显及效果确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采用分期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中医院2017年10月—2020年2月收治的14例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第一步开槽病灶清除,一期或二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置入控制感染,待评估感染控制稳定6~12周后,第二步序贯采用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最终达到控制感染和修复骨缺损的目的。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26(19.4±5.0)个月。根据骨感染愈合标准:愈合5例,有效7例,复发2例,治愈有效率85.7%。根据Paley感染性骨缺损评分标准:优4例,良7例,可2例,差1例,肢体功能相对恢复率78.6%。结论:采用分期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既可以有效控制骨感染,又能着重解决骨缺损,避免出现感染复发和再骨折的风险,可作为治疗慢性血源性骨髓炎复发的一种新思路和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与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比较,探讨机器人辅助单侧双通道内镜在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的运用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甘肃省中医院脊柱疾病诊疗中心收治的26例需行腰椎减压融合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辅助单侧双通道内镜行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Robot-assisted 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for lumbar interbody and fusion,R-ULIF)、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ndo-LIF)2组,R-ULIF组采用R-ULIF,Endo-LIF组采用Endo-LIF。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2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置钉优良率、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MacNab标准疗效评价等指标。结果:所有患...  相似文献   
86.
Hippo信号通路在器官发育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Hippo通路下游效应因子YAP和TAZ与TEAD转录因子共同构成Hippo信号转导网络的连接点来调节基因表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ippo通路既可通过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s)来影响成骨分化功能,又可通过调节骨骼肌卫星细胞和成肌细胞来影响成肌分化功能。本文对Hippo信号通路的结构、以及成骨、成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更深入理解Hippo通路成骨、成肌功能,并为肌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7.
88.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侵袭人体器官引起。脊柱结核占肺外结核的50%,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骨科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使用的抗结核药物和治疗方案有限。动物模型作为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有力工具备受关注。新西兰兔因其腰椎解剖结构与人类相似,骨结核病变表现可以复现人类结核病病理表现,以及构建脊柱结核模型操作方便等特点,广泛用于脊柱结核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笔者综述了脊柱结核兔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在结核病发病机制、抗结核新药研发及局部载药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为脊柱结核相关基础研究中兔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