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48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115篇
  3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就医观念的改变、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和媒体的传播,近年来医疗纠纷明显增多,有些也涉及到病理诊断.病理科作为形态诊断学科,它的重要性及责任性十分明显.为了把医疗纠纷减少到最低限度,作为一名病理工作就要从自身做起,认真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加强责任心,提高业务能力.现将我科工作中医疗纠纷与预防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2.
周俊  张黎  邢传平  陆建荣  杨斌  杨凯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4):283-283,I074
患者女性 ,4 5岁。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时 ,发现右肺中叶有一孤立的境界清楚的高密度结节影 ,2 5cm× 2cm大小。临床诊断 :良性病变 ,考虑结核瘤。 1年后CT复查 ,病灶无明显变化。腹腔镜右肺中叶切除术 ,组织送检。病理检查 巨检 :右肺组织一叶 ,表面光滑无粘连 ,切面于右肺叶正中见一 2 5cm× 2cm卵圆形肿物 ,边界清楚 ,灰白与紫褐色相间 ,少部分区域呈海绵状 ,挤压时有血性液体流出。镜检 :肿瘤细胞位于肺间质内 ,圆形、多边形及卵圆形细胞 ,大小一致 ,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 ,有小核仁。胞质淡嗜酸或透明 (图 1) ,无核分裂象 ,未见坏…  相似文献   
73.
目的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儿童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输液渗漏不仅造成药物治疗失败,增加患儿痛苦,还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方法记录该科2018年4月患儿输液的渗漏情况,找出原因;第2个月,针对得到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对比这两月输液渗漏率。结果该科输液渗漏率为5.6%,给予患儿和家属输液知识教育及改善环境后,输液渗漏率下降至2.5%,两个月纵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输液渗漏这一质控指标,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强化护理人员标准操作流程及提高操作技术,可以明显避免输液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患者男, 52岁。因结肠镜检查提示息肉行内镜息肉切除术。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在炎性病变背景中散在分布, 形成束状、层叠状。肿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 有丰富的胞质, 轻度嗜酸, 细胞境界清楚, 细胞核长形, 染色质絮状或颗粒状, 小而清晰的核仁, 核膜薄, 细胞学特征温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CD21、CD23、CD35和D2-40均阳性, 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RNA肿瘤细胞阳性。病理诊断为结肠EB阳性的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相似文献   
75.
2003年3月-2004年12月,我院为8例终末期心脏病患施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2005年4月26日,我院成功实行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E isen-m enger综合征”入院。心脏查体:胸骨左缘4、5肋间闻及Ⅱ期6级收缩期杂音,心率84次/m in,率齐;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周围血管征(-),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缺损,双向分流,二尖瓣返流,肺动脉压为74mmHg。2护理2.1术前心理护理术前1d探视患者,了解病情,与患者亲切交谈,给予耐心细致的疏导,介绍手术方式和手术条件,说明脏器移植后的效果,使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2.2麻醉配合展开左上肢,局…  相似文献   
77.
背景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周围神经显微缩小术等神经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成人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在手术后的康复训练中如何尽快提高相应肌肉的肌力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目的观察肌兴奋仪在成人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康复中促进肌力恢复、运动功能改善的作用.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对象选择2000-01/2002-05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成人下肢痉挛状态患者49例,男37例,女12例,年龄19~48岁.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采用肌兴奋治疗仪治疗的21例患者为治疗组,未接受肌兴奋治疗仪治疗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方法术后第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开始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术后第1天康复训练同时开始使用肌兴奋治疗仪治疗,30 min/次,3次/d,7 d为1个疗程,每疗程之间间隔3 d,坚持至少6个月.康复训练之前检查记录两组患者踝蹠屈肌、膝屈曲肌、大腿内收肌肌力,并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随访了解肌力改善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和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相应肌肉平均肌力.结果49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踝蹠屈、膝屈曲、大腿内收肌平均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②治疗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踝蹠屈、膝屈曲、大腿内收肌平均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4.2±0.8),(3.7±0.7)级;(4.3±0.7),(3.8±0.7)级;(4.0±0.7),(3.5±0.5)级;治疗6个月(4.5±0.6),(3.9±0.7)级;(4.6±0.7),(4.0±0.5)级;(4.4±0.7),(4.0±0.6)级,(P<0.05或P<0.01)].结论在成人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同时应用肌兴奋仪可以加快肌力的恢复和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应用肌兴奋治疗仪的疗效。方法将 4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分为治疗组 (2 1例 )和对照组 (2 8例 )。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 ,但治疗组患者加用肌兴奋治疗仪治疗。于肌兴奋治疗仪治疗前及术后 3个月、6个月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相应肌肉平均肌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肌力提高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下肢痉挛患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时 ,应用肌兴奋治疗仪可加快肌力恢复和运动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青年和中老年人群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发病基础、治疗时间、预后等情况。结果收治的自发性气胸人数占同期急诊人数(124/4538)2.7%,占同期急诊住院人数(113/805)14%。113例气胸中,手术治愈25例,胸腔闭式引流/胸膜黏连治愈83例,未愈出院5例。复发病例44例。年龄〈40岁的青年组共40例,平均年龄(24.25±6.63)岁,扁平胸27例。有明确发病诱因31例。临床症状以胸闷为主,25例胸CT提示肺大疱。胸腔闭式引流28例,平均引流时间(3.54±2.85)d。手术治疗12例。年龄≥40岁的中老年组患者共73例,平均年龄(65.78±13.79)岁,桶状胸57例。有明确发病诱因11例。临床症状以胸闷和咳嗽为主,胸腔闭式引流55例,平均引流时间(6.65±10.2)d。手术治疗13例,未愈5例。结论青年人群气胸的发生和扁平胸有关联,发病诱因明确;肺气肿是中老年气胸的主要病因。无法手术的中老年难治性气胸,是气胸临床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80.
李昌秀  罗治彬  曹友德  徐红梅  杨达荣  杨柳  吴时军  张黎 《重庆医学》2012,41(34):3594-3596,3572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基因(PTEN)与E-钙黏蛋白(E-CD)在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2005~2011年活检标本的非典型增生150例(轻、中、重度各50例)及60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在中度非典型增生、重度非典型增生及食管癌中PTEN及E-CD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与正常食管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PTEN阳性表达率(22.22%)和E-CD阳性表达率(8.33%)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PTEN(75.00%)及E-CD(83.33%)的表达(P<0.05);PTEN与E-CD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579,P<0.01),并且PTEN及E-CD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结论 PTEN与E-CD可能参与食管癌的发生且影响癌细胞转移;食管癌中PTEN与E-CD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有相互和(或)协同作用;联合检测PTEN与E-CD有望成为食管癌早期诊断、评估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