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在手法复位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02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经手法复位成功,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前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倍他司汀片,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SI)、Berg平衡量表(BBS)、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3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48/51),高于对照组的78.43%(4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SI评分及功能、躯体、情感等DH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9.80%(5/51),低于对照组的31.37%(1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应用于...  相似文献   
62.
<正>氢溴酸右美沙芬片作为常见的镇咳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右美沙芬片的使用注意事项和联合用药警示,以科学研究的角度保证患者安全用药。通过介绍右美沙芬的药理学特点,本文阐述了其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和常见适应症用药剂量。并重点阐述右美沙芬片的使用注意事项,系统分析了右美沙芬片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联用的原因及合理的联合用药建议。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关于右美沙芬片用药的全面指导,以期促进患者了解安全用药及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3.
右腋前外胸部小切口体外循环手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右腋前外胸部小切口体外循环手术贾清仁姚建民成杞润卢宁赵向东张笑萌自1995年3月至1997年10月,我们经右腋前外胸部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5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55例中男26例,女29例。年龄4~51岁,平均18.2岁。先心病有房...  相似文献   
64.
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凸 (AIS)是一种主要影响女孩的脊柱严重三维畸形病。在香港有 3 %~ 4%的发病率 ,AIS的病人同时发现患有全身性的骨密度偏低现象。本文试图研究是否低骨矿物质密度 (BMD)与AIS病人钙摄入量有关。以 11~ 16岁 582名AIS患者和 2 0 6名健康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面积骨矿物质密度 (aBMD)和体积骨矿物质密度 (vBMD)分别用DXA(Norland XR 3 6)和PQCT(Densiscan 10 0 0 )检测。钙和其它营养素摄入量用食物频率法评价。受试者钙绝对摄入量低 (<50 0mg d)。患AIS少女平均钙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少女 [(441± 3 4 4 )mg dvs.(3 90± 2 81)mg d ,P =0 0 15] ,11~ 16岁AIS患者大多数骨骼测定点BMD显著低于同龄对照组 (P≤ 0 0 5)。AIS患者与对照组BMD的差异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15~ 16岁年龄组AIS患者中钙摄入量与在大多数骨骼测定点测得的BMD有显著相关性 ,而在对照组中没有发现这种相关性。经多因素分析 ,在控制干扰变量的情况下 ,预测BMD的变化 ,钙摄入量是一个非依从性决定因素。结果提示 ,AIS患者绝对钙摄入量低 ,在各年龄组青少年中各个骨骼测定点测得的BMD ,AIS患者组均低于对照组。只有在AIS患者中钙摄入量与BMD有相关性 ,而健康的对照中没有相关性。这表明钙摄入量对AIS患者  相似文献   
65.
2000年9月我院为1例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患者术后恢复顺利,至今存活已3个月,无并发症,现就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100例诊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早期给予中医护理联合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系统观察生活质量评分、GCS、NIHSS、FMA、MBI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较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两组NIHSS评分较前有所改善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两组GCS、FMA、MBI评分较前有所改善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显著(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86%显著优于对照组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运动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脑出血术后病人中医辨证口腔护理的疗效,探索中医特色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脑出血术后病人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口腔护理,分为痰热互结、痰湿壅盛和阴液亏耗证,用自拟方煎剂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分别在治疗第3天和第7天从口臭、舌苔、口干、口腔溃疡4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3天口臭、舌苔、口干症状改善明显,并优于对照组(P〈O.05),口腔溃疡改善效果不明显(P〉O.05);治疗第7天口臭、舌苔、口干、口腔溃疡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病人采用中药辨证口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法。  相似文献   
68.
李春颖  曲娴  张笑 《中国民康医学》2012,(20):2433-2434,249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慢性应激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海马内NO含量的变化。方法:利用4周不确定应激方法建立慢性应激动物模型;每天应激前腹腔注射bFGF,持续15d;应用跳台法和避暗法观察bFGF对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海马NO的含量。结果:bFGF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海马NO含量降低。结论:bFGF通过降低NO含量,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发病风险间的关联以及高血压的中介效应。方法 本研究以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为基线数据,脑卒中发病数据来源于2013-2020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死亡数据来源于2015-2020年全国死因监测系统,将数据库进行匹配链接后建立回顾性队列。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间的关联强度,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血尿酸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间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因果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高血压在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间的中介效应,并按照性别和年龄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24 352人,累计随访612 911.36人年,随访期间共4 638人发生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 919人,出血性脑卒中689人,总人群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密度分别为756.72/10万人年、641.37/10万人年和114.60/10万人年。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与非高尿酸血症患者相比,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脑卒中发病风险升高16%[风险比(HR)=1.16,95%CI:1.06~1.27]、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升高12%(HR=1.12,95%CI:1.01~1.24)、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升高39%(HR=1.39,95%CI:1.11~1.75)。因果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协变量后,高血压在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百分比分别为36.07%、39.98%、25.34%,在男性和<65岁人群内的中介效应百分比更高。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在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关联中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0.
恶性原发性心脏肿瘤术后远期生存三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例1 男,31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6个月,晕厥2次收入院.经胸部CT诊断为左心室肿瘤,于1994年2月在全身麻醉下经左前外侧胸部切口手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左心室外侧壁,灰白色,表面呈菜花状,向外突出, 基底部宽约2cm,最大直径5cm.行心脏不停跳手术局部切除肿瘤, 创面电凝烧灼处理.术后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神经鞘瘤,间断接受放射治疗3个疗程,至今生存8年余,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