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0 毫秒
71.
婴儿黄疸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张瑄婴儿巨细胞病毒(CMV)主要由母亲传播,是引起先天及围生期病毒感染的重要病因,临床无特异性表现,确诊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测,为了解婴儿黄疸与CMV感染的关系,本文选择黄疸婴儿459例进行分析。对象和方法近二年内我院收住黄疸婴儿...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 研究雌激素与雄激素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诱导的脐带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粘附分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脐带静脉内皮细胞用TNF α、雌激素、雄激素单独作用或性激素与TNF 协同作用 3,6 ,12或 2 4h后 ,用荧光标记的粘附分子抗体孵育细胞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以及E 选择素 (E selec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雌激素和雄激素 (5 /10 0 μg/L)单独作用对ICAM 1,VCAM 1及E selectin表达无明显影响。TNF α可诱导HUVEC表达VCAM 1及E selectin ,并能引起ICAM 1表达增高。雌激素或雄激素与TNF α协同作用对ICAM 1表达均无明显影响。雄激素 (5 /10 0 μg/L)可明显增强TNF α诱导的E selectin表达 (P <0 0 1) ,雄激素 (5 μg/L而非 10 0 μg/L)还可增强TNF α诱导的VCAM 1表达。雌激素 (5 μg/L而非 10 0 μg/L)可增强TNF α诱导的E selectin表达 (P <0 .0 5 )而对VCAM 1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由于粘附分子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雌激素和雄激素可能通过影响TNF α诱导的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而发挥其免疫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中成药中非法添加13种降糖化学药物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DAD进行测定,CAPCELL PAK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pH 3.5)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DAD检测器扫描,提取波长235nm,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口服液等中成药样品经甲醇提取,通过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检测的阳性样品以UPLC-MS进行确证,ESI源,正离子模式,SRM扫描。结果 13种降糖类药物成分能完全分离,在0.5~2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4.36%~104.30%,RSD为0.5%~3.2%;检出的1批阳性样品,通过UPLC-MS能够得到确证。结论 该方法操作省时、结果准确可靠,适用日常监管检验。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急性肾盂肾炎(APN)患儿的常见致病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并分析发生AP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264例APN患儿中173例尿培养阳性患儿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并对常见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以观察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与同期住院的200例下尿路感染的患儿分别进行性别、年龄、血、尿指标比较,分析发生APN的危险因素。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仍是APN的主要致病菌,占61.3%,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4.1%;革兰阳性球菌占38.7%,其中屎肠球菌占24.3%。大肠埃希菌对羟氨苄西林耐药率高(89.8%),而对添加了克拉维酸钾的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47.5%)明显降低,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同类抗生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0.03%)。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耐药率低(〈5%)。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患儿〈1岁、并泌尿系统基础疾病、血降钙素原(PCT)、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升高均为APN患儿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是APN的主要致病菌,但肠球菌感染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些致病菌耐药率高,应积极行尿培养检查以指导临床用药。对于〈1岁和/或并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及血PCT、尿β2-MG及NGAL明显升高的泌尿系统感染患儿,应尽早行进一步影像学检查以明确APN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