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中药蒲公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中药蒲公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氢化可的松导致小鼠免疫异常 ,观察蒲公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小鼠服用蒙古及碱地蒲公英的水煎剂 2 0g(生药 ) /kg后 ,可明显对抗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 ;两者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有显著的增殖作用 ,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对B淋巴细胞虽有一定的增加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蒲公英具有明显增加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对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有保护作用 ,主要作用于T淋巴细胞 ,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2.
1996~1999年我院细菌耐药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控制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提供依据。方法1996~1999年4年间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3321株临床致病茵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铜绿假单胞茵、大肠埃希茵、金葡茵和袁葡茵是引发感染的主要细菌。总耐药率最低的是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耐药率有增加趋势的是头孢唑啉、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G和复方磺胺甲嘿唑。碳青霉烯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革兰阴性茵效能;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总耐药率明显上升。结论医院感染基本得到控制,但个别问题不容忽视,如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耐药。  相似文献   
43.
医院细菌耐药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为控制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7-1998年两年间我院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菌仍是引发感染的主要细菌;与1997年相比,1998年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细菌和克雷伯菌的平均耐药率明显增加,特别是克雷伯菌,平均耐药率增加1.4倍;碳青霉烯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革兰阴性菌交通;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总耐药率明显上升。结论 医院感染基本得到控制,但个别问题不容忽视,如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耐药。  相似文献   
44.
45.
<正>煤工尘肺(coal workers′pneumoconiousis,CWP)病变晚期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肺组织弥漫性进行性的纤维化,是一种不可逆的致残性全身性疾病,目前仍然是临床上较多见的职业病[1]。  相似文献   
46.
47.
文章介绍了前体药物的概念,综述了前体药物在制剂学中的应用和进展,并介绍了如何通过结构修饰和结构改造,将母体药物制成双前药而拓宽药物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48.
头孢唑啉钠引起粒细胞减少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美国药典23版和中国药典95版释放度测定检查方法,对9批高乌甲素贴片进行3、5、7、12、18、24h的释放度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在规定的时间内的释放量达到相应的药品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49.
皮肤组织色素吸收光谱检测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黄种人活体皮肤及色素性病变皮肤组织的光吸收作用。方法 利用光纤光谱仪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建立皮肤组织的活体吸收光谱检测平台,对多种色素性病变皮肤的吸收光谱进行活体检测。比较正常皮肤和太田痣皮肤活体、皮瓣与离体状态时的光谱学差异。结果 该平台具有灵敏、实时、无创的活体检测功能;活体皮肤组织与离体皮肤标本的光吸收作用存在较大差异,离体标本的光谱学数据不能代表活体组织的特性;太田痣在经过激光逐次治疗后,病变对光的吸收率逐渐降低。结论 所建立的皮肤组织吸收光谱检测平台可准确反映色素性皮肤疾病的光吸收特性。为临床激光治疗提供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0.
观察51例肾内大块型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前后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肾脏大小及血压的变化,发现ESWL治疗后1周血清Cr、BUN较治疗前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到治疗前无高血压病的患者,ESWL后约25%的患者有一时性血压升高,随访2年未发现有高血压病和血压异常,据此认为ESWL能较满意地治疗肾内大块型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