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113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草乌豆腐法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最佳的豆腐法炮制草乌的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L16(43)正交试验方法,以浸漂时间,水煮时间和豆腐用量三因素,各设置四水平进行16次试验,每次实验结果均以单酯型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测定数据为评判指标。结果 浸漂时间四水平四次试验结果的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11%、0.07%、0.062%和0.048%;水煮时间四次结果的含量分别为0.081%、0.066%、0.074%和0.067%;豆腐用量四次结果的含量分别为0.070%、0.072%、0.080%和0.073%;双酯型生物碱16次测定结果均小于0.034%。结论 三因素中对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影响大小的次序为浸漂时间>水煮时间>豆腐用量。在上述任何条件下,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均小于中国药典的限度要求,均符合规定,而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总量随豆腐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豆腐法炮制草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3B3C2,即浸漂6天,水煮5小时,加豆腐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衢枳壳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并联合聚类分析技术,评价衢枳壳的质量。方法 色谱柱采用Extend XDBC18(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通过11批衢枳壳样品建立了对照指纹图谱,得到19个共有峰,利用多级质谱信息,结合对照品和文献对9个共有峰进行指认,同时采用相似度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模式识别研究。衢枳壳相似度结果为0.995~1.000,并聚为一类,说明其质量较为一致,而其他混淆品差异性较大,另聚为一类。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以有效地评价衢枳壳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调查陕西省咸阳地区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 HPV)亚型分布、年龄特征和多重感染情况,为宫颈癌的筛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反向点杂交基因扩增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295例女性进行HPV基因亚型检测,包括18种高危型和10种低危型,分析比较感染程度、感染型别、年龄分布及多重感染情况。结果 HPV感染率为48.11%(623/1295),检出19种型别,15种高危亚型和4种低危亚型;亚型感染阳性总数为744例,高危型感染率为43.40%(562/1295),低危型感染率为14.05%(182/1295);高危亚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HPV16(25.40%)、HPV52(9.68%)、HPV18(6.32%),低危亚型感染率最高者HPV6(8.60%);26~35岁组、46~55岁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59.69%(194/325)和59.04%(98/166),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2,P>0.05),两组分别与16~25岁组、36~45岁组、≥56岁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3.49、30.70、13.34,均P<0.01);高危亚型感染率以26~35岁组及46~55岁为高,分别为52.92%(172/325)和47.59%(79/166),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81,P>0.05);在所有感染患妇女中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感染率为40.93%(530/1295),在阳性构成比中占85.07%(530/623);在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为主,感染率为5.71%(74/1295),在阳性构成比中占11.88%(74/623)。结论该地区HPV感染率较高,以单一高危亚型HPV16感染为主,26~35岁组和46~55岁组是HPV感染及高危亚型感染的高发阶段,在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为主,既符合亚洲及中国地区人群的分布规律,又有一定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衢枳壳甲醇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调节胃肠动力的谱效关系。方法 采用小肠炭末推进模型和离体回肠收缩模型得到调节胃肠动力的药效结果,经LC-MS分析并指认衢枳壳甲醇提取物中的各色谱峰,运用多元回归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MRA)和双变量相关分析(bivariate correlation analysis,BCA),将衢枳壳甲醇提取物的药效数据与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相关联,分析谱效相关性。结果 采用LC-MS指认出12个色谱峰,经MRA和BCA,得出谱效方程(Y1=52.379–0.255X2+0.335X3–4.499X4+4.308X5+0.750X6R2=0.959;Y2=0.250+0.013 5X2+0.023 0X3+ 0.076 9X6R2=0.921),其中5个是相关峰,2个色谱峰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采用不同样品代入谱效方程做拟合验证后,该拟合方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拟合误差均<3%。结论 衢枳壳甲醇提取物中芸香柚皮苷(峰2)、柚皮苷(峰3)、柚皮素(峰4)、橙皮苷(峰5)、新橙皮苷(峰6)可能是衢枳壳中调节胃肠动力的效应物质,其中柚皮苷(峰3)和新橙皮苷(峰6)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与调节胃肠动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灯盏细辛注射液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含量测定项有HPLC法测定野黄芩苷的含量及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咖啡酸酯的含量。其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是以1.3-0-二咖啡酰奎宁酸为对照品,对照品溶液配制的溶剂为0.1mol/L碳酸氢钠溶液,我所在监督抽样检验时发现该对照品溶液欠稳定,影响测定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判断,因此,对该质量标准项下的方法,以不同溶剂进行了测定结果比较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以水或50%甲醇作为溶剂,无论是对照品溶液或供试品溶液至少在40分钟内吸光度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产气肠杆菌(EAM-Z1)荚膜去除或变薄对于胞内嘧啶核苷磷酸化酶(PyNPase)活力的菌体生长量和影响。在培养基中增加碳源以去除荚膜或使荚膜变薄,研究其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并通过转化合成5-氟尿苷的方法研究其对PyN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在培养基中增加4%的D-甘露糖,1%的甲醇,2%的甘油或2%的丙酮都能使产气肠杆菌的荚膜变薄;其中增加2%丙酮时,菌体量增加43.92%,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意义,转化率为57.5%,提高2.8%,PyNPase比活力提高4.8%,转化合成5-氟尿苷的最佳反应时间为45 min,缩短了1/4。  相似文献   
18.
黄琴伟  张文婷  赵维良 《中草药》2007,38(8):1253-1255
目的以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为指标成分,建立了RP-HPLC法对鱼腥草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并考察鱼腥草不同生长季节、不同药用部位黄酮类成分的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色谱条件:AgilentZORBAXSB—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56nm。结果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是:芦丁0.0334~0.5344μg,r=1(n=6);金丝桃苷0.1660~2.6560μg,r=1(n=6);槲皮苷0.3805~6.0880μg,r=1(n=6);回收率芦丁为103.3%,金丝桃苷为106.6%,槲皮苷为107.6%(n=9)。结论本方法分离度好,稳定,适合于作为鱼腥草的质量控制方法。黄酮类成分的量高低是:花>叶>果实>地上茎,地下部分基本无黄酮类成分。花期各成分的量相对高于果实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牙反牙合的病因。方法:对75例乳牙反牙合患儿进行口腔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乳牙反牙合系多种因素所致。结论:不良人工喂养姿势和口腔不良习惯是导致乳牙反牙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张文婷  孔德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425-2425
目的:探讨乳牙反[牙合]的病因。方法:对75例乳牙反[牙合]患儿进行口腔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乳牙反[牙合]系多种因素所致。结论:不良人工喂养姿势和口腔不良习惯是导致乳牙反[牙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