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评估存在腰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患者步态周期中骨盆冠状面倾斜程度。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2023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存在腰弯的AIS患者及同期微小弯患者(Cobb角<10°)。根据协和保守分型系统及全脊柱正位X线片,纳入存在腰弯的AIS患者。以双侧髂嵴作为骨盆冠状面的骨性标志点,测量患者站立位及步行周期中双侧髂嵴高度及其变化值,以评估存在腰弯的AIS患者骨盆冠状面倾斜程度。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存在腰弯的AIS患者209例、微小弯患者36例。存在腰弯的AIS患者组站立位髂嵴较高侧与脊柱凸侧之间关系“一致”(凸侧的髂嵴低于凹侧)的比例显著高于微小弯患者(58.9%比30.6%,P=0.002)。存在腰弯的AIS患者在整个步态周期中双侧髂嵴高度(支撑相最小值、支撑相最大值、摆动相最小值及摆动相最大值)变化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01),且凸侧的髂嵴高度变化值明显高于凹侧(P均<0.05),而微小弯患者在整个步态周期中双侧髂嵴高度变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大肿瘤抑制基因1(large tumor supressor gene 1,LATS1)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B88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构建LATS1过表达重组质粒并稳定转染至B88细胞中。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88细胞中LATS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LATS1过表达对B88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扭曲蛋白(Twist)、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9和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蛋白2(zincnger E-box-binding homeobox-2,ZEB-2)表达的影响。收集正常头颈部鳞状上皮组织、异型增生组织及HNSCC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TS1蛋白在上述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分析LATS1表达与HNS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重组pCDNA3.1-LATS1转入B88细胞后,B88细胞中LATS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LATS1过表达可明显抑制B88细胞的增殖(P <0.05)和迁移及侵袭能力(P值均<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LATS1转染组中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值均<0.05),而N-cadherin、Twist、MMP-2及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值均<0.05)。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HNSCC组织中LATS1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头颈部鳞状上皮组织和异型增生组织明显降低;细胞核中LATS1的表达在正常头颈部鳞状上皮组织、异型增生组织和HNSCC组织中依次下调(P <0.05),而细胞质中LATS1的表达则依次上调(P <0.05)。HNS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后分析发现,在HNSCC组织中细胞质LATS1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P <0.05)。结论 :LATS1可明显抑制HN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在HNSCC组织中,LATS1可能发生细胞核向细胞质的转位,且细胞质中LATS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3.
疫情报告是疫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传染病控制的先决条件之一。为提高和规范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有关文件要求,庐江县CDC每年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现将2006~2008年庐江县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2012年瑞丽市麻疹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瑞丽市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瑞丽市发热出疹性疾病主动监测和采血检验进行核对统计分析.结果 瑞丽地区全年监测发热出疹性疾病47例,经实验室血清学诊断麻疹病例26例.其中本地感染3例占麻疹病例11.54%、国内流动人群11例占42.3%、缅籍流动人员12占46.15%.结论 当前,瑞丽地区麻疹病例以输入性为主,加强流动人口麻疹基础免疫及监测是巩固麻疹防治成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比较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oside,PNS)肠溶微丸和三七总皂苷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方法: 5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组、PNS原料药组、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组和PNS肠溶微丸组,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250 mg·kg-1后(空白对照组除外),分别喂食普通饲料+生理盐水、高脂饲料+生理盐水、高脂饲料+PNS原料药(30 mg·kg-1·d-1,ig)、高脂饲料+血栓通(15 mg·kg-1·d-1,肌肉注射)和高脂饲料+PNS肠溶微丸(30 mg·kg-1·d-1,ig)。于12周末耳缘静脉取血测定血脂含量,摘取主动脉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给药12周后,PNS原料药组、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组和PNS肠溶微丸组能显著降低家兔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1);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组和PNS肠溶微丸组降低T-CHO,TG和LDL-C的效果优于PNS原料药组(P<0.01),升高HDL-C水平优于PNS原料药组(P<0.01);PNS肠溶微丸组降低LDL-C效果优于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组(P<0.01)。主动脉病理结果表明: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组和PNS肠溶微丸组均能减轻主动脉内膜病变程度(P<0.01),且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NS肠溶微丸组减轻主动脉内膜病变程度优于PNS原料药组(P<0.01)。结论: 三七总皂苷肠溶微丸和三七总皂苷原料药均能降低AS模型家兔的血脂水平和减轻主动脉内膜病变程度,且前者预防作用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6.
对38例肝癌病人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术前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评估心、肺、肝、肾功能,做好皮肤、肠道等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复苏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严格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肝功能衰竭、胆瘘、膈下感染和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并做好相应并发症的护理,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7.
安徽省主粮中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多,同时也侵染田间谷物和贮藏的粮食。如遇到合适的气温、湿度可继续生长繁殖,引起粮食霉变。同时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当人畜食入后可对健康造成危害。杂色曲霉素(ST)、烟曲霉震颤素(FT)可引起人畜急慢性中毒或致癌,在世界上已得到证实。安微是农业省,粮食生产品种多,产量高,全面掌握霉菌毒素的污染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 按我省南、北、中部地区之分,选择黄山、巢湖、宿县3地区9个县的农户分别采集1994年和1995年收获的玉米63份,小麦61份,大米64份,样品用塑料袋…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究RNF24基因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UALCAN、HPA数据库分析RNF24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利用TIMER数据库检测RNF24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利用Kaplan-Meierplotter工具分析RNF24不同表达水平对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最后,通过Firebrowse下载肝癌患者临床数据,Cox回归分析预测RNF24对肝癌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UALCAN分析结果显示RNF24 mRNA在肝癌中表达量中位值为0.712(q1=0.376,q3=1.287),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中位值0.265(q1=0.17,q3=0.371)(P<0.01)。HPA数据库分析显示,较相应正常肝组织而言,RNF24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更高。同时,UALCAN分析结果提示肝癌中高表达的RNF24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分级密切相关。TIMER数据分析提示CD8^(+)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CD4^(+)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水平与RNF24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肿瘤分期、CD8^(+)T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水平以及RNF24表达都是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而且RNF24表达是影响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从Firebrowse下载的205例具有完整信息的肝癌患者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RNF24是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NF24可作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一种新型标记物。  相似文献   
60.
我国蔬菜种植过程中,农民常以人畜粪便为肥料,致使蔬菜受到寄生虫致病菌污染。为了了解蔬菜的污染情况及清洗、消毒效果,我们于1988年夏、秋季节进行了蔬菜中微生物污染调查。样品采自在合肥市3个较大的农贸市场销售的8个品种(西红柿、黄瓜、萝卜、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