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4 毫秒
31.
1临床资料用奥沙利铂后引起神经系统感觉异常。邱××,女,76岁。住院号:0521615,患者因肝癌介入、化疗后7个月,腹部胀痛10d于2005年11月17日9:00入院。诊断为继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肺转移化疗后。7个月前患者曾于我院肿瘤内科接受奥沙利铂 亚叶酸钙针 氟尿嘧啶方案化疗1周期后食  相似文献   
32.
1 概述 一般金属材料受到外力作用后,首先发生弹性变形,达到屈服点,金属就产生塑性变形,应力消除后就留下了永久变形。有些金属材料,在发生了塑性变形后,经过加热到某一温度之上,能够回复到变形前的形状,这种现象叫做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 生物记忆材料──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为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可以认为是始于1963年。当时美国的海军武器实验室(Naval Ordinance Laboratory)的W.J. Buehler博士研究小组,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发现,TiNi合金工件因为温度不同,…  相似文献   
33.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1例肝癌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19~72岁,平均51岁.肝动脉Michels分型Ⅰ型11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Ⅴ型1例.临床分期(按TNM分期)Ⅲ期11例,Ⅵ期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9例,对照组12例.实验组:巨块型6例,弥漫型3例,肿瘤直径为6~24cm,平均12cm;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例,B级5例,C级1例;术前病人腹痛腹胀、体重减轻;2例腹水.对照组:巨块型8例,弥漫型4例,肿瘤直径2~21cm;术前肝功能分级A级3例,B级8例,C级1例;术前病人均有腹痛腹胀,3例腹水.两组无差异.   ……  相似文献   
34.
张德胜 《继续医学教育》2013,27(2):30-32,64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目前许多学者都根据各自的特点对我国医学教育如何发展提出了不少建议。在深入了解和学习国内外P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七年制临床影像学专业本科生PBL教学实践进行了设计,以求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5.
抗生素(包括其他非抗生素类的抗菌药)用药间隔一般 根据药物的血浆半衰期而确定的(但也有例外)。本文探讨 抗生素后效应的产生机理,以及抗生素后效应与“时间依赖 性”、“浓度依赖性”、用药间隔等之间的关系,为抗生素合 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普遍应用,出现了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细菌,导致细菌对其耐药的最主要机制为产生特异性的β-内酰胺酶,包括由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ESBLs)和主要由染色体编码的AmpC酶,因ESBLs耐药菌为多重耐药,很易引起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重点讨论产生ESBLs耐药菌感染的合理用药等问题。1产生ESBLs的原因产生ESBLs的原因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其中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是导致革兰阴性菌产生ESBLs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提倡合理应用抗生素,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应用严加控制,…  相似文献   
37.
<正>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为了掌握疟疾发病规律,提高抗疟水平,根据历年来积累的疫情及调查资料,现将我市1974~1983年疟疾流行病学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38.
周宇  陈曦  徐巍  刘跃洪  刘树平  张德胜  江伟 《西部医学》2012,24(11):2176-2178
目的探讨经前路胸腔一侧一期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上胸椎结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伴有脊柱后凸畸形,脊柱后凸角为14°~45°,5例合并脊髓损伤,ASIA分级:C级4例,D级1例。术前正规抗痨治疗,并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11例患者采用经一侧胸腔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一期椎体植骨融合术,手术均使用单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继续抗痨治疗9~12个月。结果手术时间2.5~5h,平均3h;术中失血量500~1000ml,平均660ml,输血0~600ml,平均375ml。11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1个月。4例患者在术后4周内瘫痪完全恢复,1例6个月内完全恢复。所有患者血沉均恢复正常,胸背痛消失,植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9个月,无一例结核复发。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平均(31.45±8.04)°,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14.82±3.25)°,平均矫正约17°。结论采用经胸腔一侧前路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手术入路方便、安全,效果好,并发症少,是治疗上胸椎结核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9.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占到剖宫产史患者妊娠的6.1%,为剖宫产术后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可导致发生子宫破裂,膀胱穿孔,致命的阴道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周期长,且疗效不佳,仍可能大出血,临床上常不得已切除子宫。腹腔镜或开腹病灶切除同时行子宫修补不但身体创伤大且再次增加子宫损伤。子宫动脉化疗联合清宫术是针对妊娠孕囊行动脉内化疗灌注,栓塞子宫动脉,是治疗CSP大出血最直接有效的的方法,止血率高,并发症少,可避免切除子宫,保留生育功能,从心理上解除患者痛苦,安全有效,应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0.
张德胜 《北京中医药》2006,25(3):170-171
延胡索,又名玄胡索、元胡、延胡等,是中医常用药物,功能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为治痛证以及妇女瘀血气滞所致月经不调、癥瘕、崩中、恶露不尽之要药.《本草纲目》载:"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