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76篇
药学   69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活检(vacuum-assisted biopsy,VAB)切除乳腺癌肿块后保乳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VAB肿块切除术后行保乳手术治疗的45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患者(VAB组)。选取同一时期单发、直径小于2cm、肿块切除活检后行保乳手术的147例IDC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结果:VAB组肿块均单发、直径2cm且不可触及,影像学检查误诊为良性。所有VAB手术只行1次穿刺,穿刺点距离肿块的平均距离为(2.52±0.89)cm。中位切割8次,影像学检查示完全切除,平均手术时间(25.4±7.6)min,术中未发生活动性出血。保乳手术距VAB术平均(4.50±0.92)d;局部扩大切除病灶的各个切缘均阴性;无患者发生肿瘤细胞针道或皮肤穿刺点种植;3例残腔残留少量导管原位癌病灶,但无浸润性癌灶。VAB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年龄构成、肿块直径、肿瘤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淋巴结分期、前哨淋巴结阳性率、肿瘤分子分型及辅助治疗、腋窝手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5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AB切除不可触及的较小乳腺癌肿块后续行保乳手术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7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85例为观察组,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分为一般脓毒症组(28例)、严重脓毒症组(30例)及脓毒性休克组(27例);同期收治的单纯肺炎患者55例为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及Apache-I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及Apache-II评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及Apache-II评分值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周内,死亡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及Apache-II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水平可作为评价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23.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是上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的一部分,包括食管运动障碍、食管下括约肌关闭功能低下和胃排空延迟等,致胃酸反流和胆酸反流引起食管粘膜损伤.本病属中医学"吐酸"、"嘈杂"、"胃痛"等范畴.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使脾胃受损,肝胃不和,胃气不降,反而上逆致运化失常.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主要是虚实夹杂,以脾胃虚损为主,气滞湿热蕴阻为标.现将35例患者辨证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患者女 ,80岁。 17年前B超检查发现脾门囊肿 ,大小为3.0cm× 3.3cm× 1.9cm。 4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呕血、腹水 ,曾多次接受超声检查 :肝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门静脉内径1.5~ 1.7cm ;脾厚径为 4 .5~ 5 .7cm ,脾静脉扭曲、扩张 ,宽径0 .9~ 3.6cm ;少量~中量腹水。超声提示为脾大、门静脉系统增宽、脾静脉曲张。临床诊断为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考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所致。两次行食道静脉结扎术 ,治疗后呕血停止 ,腹水逐渐消失。此次因腹胀复查超声 ,超声显示肝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实质回声稍强 ,门静脉增宽 ,以左支为…  相似文献   
25.
肚子不舒服时,大家常常分不清楚到底是胃不舒服,还是肠道不适,这时如果不去医院就诊确定病因,就随意买来胃肠道药物,或者单纯听从他人的推荐服药,很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分期手术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4月-2010年3月,采用一期行有限复位外支架固定,二期通过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5~68岁,平均42.2岁。根据AO分型:C2型15例,C3型6例。闭合骨折8例;开放骨折13例,根据Gustilo分型:Ⅱ型8例,Ⅲ型5例。18例合并同侧腓骨骨折。结果术后发生皮肤坏死3例,创面感染2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2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2~18周,平均14周。无短缩和旋转畸形,无钉道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0个月踝关节功能按Mazur系统评估,获优11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1%。结论一期行有限复位外支架固定,二期采用MIPPO技术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较满意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 RB蛋白 (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 )在紫外线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系 MDA- MB- 46 8(无 RB蛋白 )、SUM- 10 2 PT、SU M- 2 2 5 CWN、SU M- 149PT,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 ,前列腺癌细胞系 DU- 145和 MCF10 A。分别用紫外线和 FAS(TNFRSF6 )抗体两种途径诱导凋亡 ,用悬浮细胞测定法、流式细胞仪及隧道染色法 (TU NEL staining)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成 ,用促克隆形成法检测紫外线诱导所测细胞凋亡的敏感性 ,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激酶确定 EGFR是否在 MDA- MB- 46 8细胞对紫…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患者褪黑素(MLT)与褪黑素受体(MR)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取甲状腺肿瘤(腺瘤及腺癌)组织及腺瘤旁1cm正常组织匀浆及自身外周血,用ELISA方法检测MLT浓度改变,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MR蛋白改变,RT-PCR半定量分析MR亚型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ELISA方法显示,甲状腺肿瘤组织匀浆上清MLT浓度较自身外周血明显增高;甲状腺腺癌组高于腺瘤组和瘤旁组织组;甲状腺腺瘤组高于瘤旁组织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外周血MLT浓度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方法显示,成人甲状腺腺癌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MT2亚型蛋白均呈棕褐色强阳性染色( ),较腺瘤及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染色强度明显增加;mt1受体蛋白亚型表达无差异。RT-PCR结果显示,人甲状腺腺瘤、腺癌及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均有mt1、MT2受体表达,甲状腺腺瘤组mt1、MT2受体亚型表达量与正常甲状腺组织无差异,甲状腺腺癌组MT2受体亚型表达量较正常甲状腺组织明显增加,mt1受体亚型表达量无差异。结论:成人甲状腺肿瘤组织中MLT浓聚,存在mt1、MT2受体亚型,其中腺癌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内MT2呈高表达。提示MLT与甲状腺肿瘤有一定关联,可能主要通过MT2受体发挥抗甲状腺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29.
司文秀  张征  赵华  杨继章  孙静娜 《中国药房》2008,19(31):2410-2412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内毒素释放的影响因素及清开灵注射液体外抗内毒素活性。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确定不同浓度的清开灵注射液对MIC的影响;观察2、10、50、250×MIC头孢他啶对处于对数生长期不同浓度大肠埃希菌产生内毒素的影响及125倍、250倍、500倍稀释的清开灵注射液与头孢他啶联合应用后的抗内毒素作用。结果: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0.125μg·mL-1,清开灵注射液各稀释浓度对此值无影响。在较高菌浓度时,头孢他啶在杀菌的同时可诱导产生大量内毒素;在较低菌浓度时,各浓度头孢他啶抑制内毒素释放。清开灵注射液可显著对抗内毒素的产生,但无剂量依赖性。结论: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内毒素产生的影响与二者的浓度有关,清开灵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抗内毒素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臭氧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对水中细菌的杀灭情况,为指导臭氧发生器的正确使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大肠杆菌8099为指示菌,观察作用时间(2.5~30min)、水温(10~40℃)、pH值(6.5~8.5)、臭氧通气流量(1.0~3.0L/min)等因素对臭氧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臭氧在水温20℃,pH=7.0,臭氧流量1L/min的条件下,5min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为99.99%~100%;水温为10~40℃时,臭氧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pH值为6.5和7.0时,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为100%,pH=8.5时,杀灭率为99.99%;臭氧流量为1.0~3.0L/min时,杀灭率随臭氧通气流量的升高而下降。结论低温、低pH值下,臭氧的杀菌效果相对较好;臭氧在大通气流量下杀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