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治疗军人腰椎峡部不连并椎体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术治疗12例军人腰椎峡部不连并椎体滑脱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44岁,平均(28.83±7.65)岁。病程12~120个月,平均(29.17±28.67)个月。腰椎峡部不连并椎体滑脱部位:L_44例,L_58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90~135 min,平均(110.42±13.30)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131.67±40.17)ml;住院时间9~13 d,平均(10.42±1.32)d。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即刻X线片示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14.32个月。末次随访患者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采用Nakai分级评定标准,优12例。按Coe的标准,随访至术后6个月时均已达到骨性融合,至末次随访术后X线片检查未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或移位。[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治疗军人腰椎峡部不连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欣维宁与派通欣溶栓应用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ST段抬高型AM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尿激酶联合欣维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联合派通欣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75.93%(41/54)高于对照组的72.22%(3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鼻黏膜出血、牙龈出血、严重心律失常及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欣维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优于尿激酶联合派通欣,疗效明确,安全性方面相似.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围术期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及心肌酶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初发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发病后12h内行急诊PCI手术治疗,术后入ICU观察24h。研究组PCI术前30min给予石美托咪定首剂负荷量推注诱导镇静,随后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采用Ramsay镇静分级,患者维持镇静深度2~3级。对照组行PCI期间依据患者胸痛症状及烦躁程度给予吗啡2~5mg静脉推注,效果不明显时以吗啡2~3mg静脉复推。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T0)及用药后24h(T1)围术期检测心肌酶学指标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钠尿肽(BNP)水平,氧化应激炎性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变化。结果术前(T0)2组患者cTnI、CK-MB、BNP、hs-CRP、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TnI、CK-MB、BNP、hs-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h(T1)研究组cTnI、CK-MB、BNP、hs-CRP、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围术期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减少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高于对照组的72.2%,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STEMI患者能明显改善心肌灌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全部骨科关节置换术患者。结果近年来,我院骨科年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药物的使用人数不断增加,且药物用量和用药总金额也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其用药构成比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对骨科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可见我院的镇痛药物使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的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来自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并对2组患者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3.21±1.15)分、(4.83±1.20)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的(6.26±1.67)分、(6.39±1.74)分,且观察组护理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47±3.36)天、(73.46±18.0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86±6.08)天、(86.07±23.06)天(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83%,高于观察组的6.25%(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1.25%,低于观察组的95.83%(P<0.05);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三维适行放疗技术在胃癌进展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东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42例确诊为胃癌进展期患者,按照所在病区分为单纯放疗组69例与放化疗结合组73例,单纯放疗组患者单纯采用三维适行放疗法进行放射治疗,180 cGy/d,5次/周,照射4-8周共18-30次,总剂量4500-5500 cGy。放化疗结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抗肿瘤药物替吉奥胶囊口服治疗,40 mg/m2,每天早晚饭后各1次,连服5 d后休2 d,7 d为1个周期,共进行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放化疗结合组患者CR 26例,PR 20例,临床总有效为63.01%,单纯放疗组患者CR 11例,PR 22例,临床总有效率4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虽放化疗组患者Ⅱ-Ⅳ期血液学毒性方面毒副作用较多,但均在患者耐受内,且经过对症治疗及相应支持后症状迅速缓解,未出现严重后果。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虽有一定毒副作用,但是均在患者临床耐受内,两者联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螺旋 CT 和三维 CTA 血管造影发展迅速,已成为评价主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的主要影象学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在术前提供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良好解剖图像,支架植入后可观察支架周围的微小渗漏,显示急性夹层动脉瘤内膜撕裂片的解剖细节等。本文根据作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5年的临床经验,报道螺旋 CT 在主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检查技术和应用。一、胸主动脉瘤的血管内修复螺旋 CT 可用于评价动脉瘤的构型,动脉瘤近端和远端颈部的尺寸,显示大的血管分支,帮助确定植入支架的尺寸。为获得密度一时间曲线以确定扫描延迟时间,先在主动脉弓水平进行预扫描。经右肘前静脉以每秒4~5ml的速度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15ml,8秒以后,以主动脉弓水平为兴趣区,使用0mm 扫描间隔(固定层面),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预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气管插管并发感染的疗效。方法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200-400mg/kg,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2-4倍,每日一次,速用3-5天。结果 应用此方法降低了气管插管合并感染的机会,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 静脉注射入免疫球蛋白预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气管插管并发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0.
我院自 1999~ 2 0 0 0年 ,采用 192Ir后装技术治疗尖锐湿疣 (CA) ,经观察效果良好 ,随访 1年 ,无一例复发。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均来自我院泌尿科门诊 ,具有典型CA皮损 ,发病部位男性冠状沟尿道口 12例 ,龟头、系带包皮、内外板 8例 ,肛周 1例 ;女性大小阴唇、阴蒂部 7例。病例都经病理检查确诊 ,采用 192 1Ir后装治疗。2 临床表现 尖锐湿疣主要临床表现在好发部位出现少数粟粒或绿豆大小的丘疹、表面粗糙、浅红或黄色 ,质地软 ,逐渐增多、增大 ,最后可能融合成高低不平、形成乳头状、蕈状或菜花状 ,严重者也可融合成蒂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