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试验两种大鼠抗小鼠胸腺基质细胞McAbs:Pf18-3、Rs21-C6的生物作用。Pf18-3McAb识别分子表达于胸腺细胞、脾脏T及B细胞;Rs21-C6只表达于MTSC。加Pf18-3或Rs21-C6于MTEC1与胸腺细胞或脾细胞的体外培养中,在ConA存在及不存在下,均可抑制MTEC1诱导胸腺细胞及脾细胞的增殖作用。ConA活化下,其对胸腺细胞增殖的抑制率Pf18-3为96%;Rs21-C6  相似文献   
72.
肝癌TIL细胞转导IL-2基因的生物学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IL-2基因导入肝癌浸润淋巴细胞及是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2基因导入人肝癌浸润淋巴细胞(TIL),同时对经转导IL-2基因的肝癌浸润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增殖能力及表型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转导IL-2基因后的肝癌浸润淋巴细胞能表达一定量的IL-2,明显高于未转导细胞,但其杀伤肿瘤细胞活性,增殖能力及表型等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2基  相似文献   
73.
神经元之间的缝隙连接蛋白Cx32是形成电突触的结构基础,电突触参与惊厥时神经元的同步化放电过程。为探讨惊厥对脑内神经元Cx32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为模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后脑内Cx32基因表达的变化。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惊厥后在大脑皮层,海马脑区Cx32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惊厥后4h表达量明显增加,24h达高峰,结果提示:惊厥能上调神经元Cx32mRNA表达,从而可能使神经元之间的电突触联系增加,有利于神经元的同步化放电,加重惊厥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4.
采用立体定位直流电损毁法,分别损毁双侧下丘、脑桥吻侧网状核、内侧膝状体、黑质,观察核团损毁对大鼠听源性惊厥行为的影响,以寻找与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有关的神经核团。结果表明:双侧下丘损毁后能完全阻断强直阵挛性惊厥,脑桥吻侧网状核损毁能明显减少惊厥发生(P<0.05),而双侧内侧膝状体及黑质损毁对惊厥无明显影响(P<0.05)。提示下丘是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的关键核团,而脑桥吻侧网状核可能参与了惊厥回路,内侧膝状体可能并未参与惊厥回路,黑质在此惊厥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75.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Fas基因突变及氨基酸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Fas基因突变及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变异,探讨Fas分子在重症肌无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提取8例MG患者胸腺总RNA,经RT-PCR法扩增mFas基因全长,克隆后用荧光标记法进行基因测序,用DNASIS、OMIGA软件与Genbank中Fa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析。结果:8例患者胸腺组织6例出现Fas基因突变,突变率为75%(6/8),其中5例发生2个以上位点突变,只有1个位点突变的1例(12.5%,1/8);突变类型为164位A→G,相应的氨基酸变异为55位Asp→Gly,96位His-Arg,192位Arg→Lys和251位Lys→Arg。Fas基因高度保守,患者之间同源性为99.6%~100%,Fas分子同源性为98.7%~99.7%。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中存在Fas基因突变和Fas分子结构变异,可能与患者胸腺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6.
基础医学整合PBL课程将基础医学各学科内容整合,通过案例分析,以“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由于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因此,高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整合PBL课程已连续开展五年,建立了专门针对此课程的多维考核评估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兼顾量化与非量化评价,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7.
张国荣 《山西中医》2010,26(5):61-62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基本法则之一。有临床研究发现,活血化瘀的中药或复方可直接或间接的抑杀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癌基因和DNA的合成,改善肿瘤患者微循环障碍和血液高黏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放化疗具有减毒增效、逆转多药耐药等作用;也有人发现其有促进肿瘤转移的不利影响。今后对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作用与机理应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伽玛刀治疗单发小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并促进越来越多的文献证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小脑转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8月35例单发小脑转移患者接受伽玛刀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估临床症状及肿瘤控制情况。结果本组35例患者伽玛刀术后临床症状均获不同程度缓解。随访1~19个月(平均8.09±4.15个月),随访截止时13例存活(37%),22例死亡(63%),其中8例(36.4%)死因为颅内病灶进展,14例(63.6%)为原灶进展及多脏器衰竭。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6个月生存率达65.7%。结论伽玛刀治疗小脑转移瘤安全、有效,短期内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益于延长生存期,减少并发症,为后期综合治疗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估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确诊的18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 a的社区综合干预,内容包括分层管理、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记录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及患者的依从性、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社区综合干预后,血压显著下降,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2.4%,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不良行为如饮酒、过量食盐、不规则服药、缺乏活动的人数与干预前相比显著减少。结论通过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采用伽玛刀治疗的116例有病理学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6例,女性40例。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耐受情况,小病灶(直径﹤3.0cm)直接选择伽玛刀一次性治疗,周边剂量12~18Gy,45%~7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对于较大肿瘤病灶(直径≥3cm但≤4cm)选择伽玛刀二次剂量分割治疗,两次治疗间隔6~8小时,周边剂量7~9Gy,40%~5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结果随访116例患者,随访期6~45个月,肿瘤控制率95%,中位生存期14.8个月,1年生存率63%,2年生存率25%。KPS评分在1个月内达到90分以上者占92%。结论伽玛刀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与肿瘤大小、位置、治疗剂量及肺癌的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