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9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381.
目的:通过调查孕期受虐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探讨家暴态度、家暴目睹经历、意外怀孕和流产史与孕期受虐的关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用虐待评估问卷(AAS),对846名孕妇进行家庭暴力筛查,96名孕妇筛查为受虐者,从无受虐者中抽取匹配对照者150名,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尊量表(SE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心理评估,并比较孕期受虐者和无受虐者间相关社会心理特征的差异性.结果:孕期受虐总的发生率为11.3%,精神暴力为主要形式(占所有被调查者的7.0%).受虐组孕妇的流产史(19.8%)、意外怀孕(91.9%)、家暴认可态度(70.9%)和家暴目睹史(93.0%)的发生率均高于无受虐者(1.5%~42.3%,P <0.001),受虐组孕妇的积极应对、SSRS、SES和EPQ的内外向得分均低于无受虐者(均P<0.05),而消极应对和EPQ的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得分高于无受虐者(均P<0.01).孕期精神暴力和性暴力与流产史、意外怀孕、家暴认可态度、家暴目睹史呈正相关(r=0.21~0.35,Ps<0.05).回归分析显示,丈夫有吸烟史(OR=2.82)、经济状况较好(OR=10.39)、家暴认可态度(OR =57.90)、家暴目睹史(OR=45.32)、意外怀孕(OR=45.45)、流产史(OR =4.03)、主观支持缺乏(OR=3.45)者孕期发生受虐的可能性更大(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经济状况较好、丈夫有吸烟史、家暴认可、有家暴目睹史、意外怀孕、有流产史以及缺乏主观支持的孕妇,孕期越有可能发生受虐待.  相似文献   
38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腹部MSCT平扫+增强结合临床表现疑诊为肠结核的34例患者的资料,与手术或病理确诊结果相对照,评价MSCT对肠结核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效能。结果 34例经MSCT平扫+增强结合临床表现疑诊为肠结核的患者中,病变位于回盲部28例(90.3%);升结肠9例(90.0%);横结肠6例(100%);降结肠5例(83.3%);乙状结肠、直肠4例(80%)。经手术或病理确诊为肠结核30例(88.2%);结肠癌2例;克罗恩病1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结论 MSCT对肠结核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高,可作为诊断肠结核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8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颈动脉夹层(C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DSA证实的CAD患者的两种影像学资料。结果以DSA为"金标准",MSCTA诊断颈动脉夹层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98.8%,阳性预测值为93.7%,阴性预测值为99.4%,符合率为98.5%。MSCTA以"双腔征"最多见,12例(占42.9%),DSA以线样征多见,15例(占52%),结论 MSCTA对颈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评价颈动脉夹层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84.
目的 探讨脊椎结核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和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 I资料,观察椎体、椎间盘、椎弓根、附件破坏、硬膜囊和脊髓受压情况.结果 58例患者1 06个椎体受累,单椎体受累11例,多椎体47例.T1W 1上呈低信号或混杂信号.T2W上呈均匀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成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能准确反应不同时期脊柱结核特点,清楚显示椎体骨炎,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及神经损害.对脊柱结核有确切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85.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寰枢关节韧带损伤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寰枢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特点和临床资料。结果寰枢关节椎韧带损伤直接MRI征象包括韧带连续性中断,局部挛缩,T2WI高信号18例次;齿状突周围脂肪垫信号异常、齿状突与前弓或两侧块间组织嵌入同时合并寰齿间距增咽后壁软组织挫伤出血、枕部及颈椎骨折等韧带损伤间接及伴随MRI征象36例次。结论寰枢关节韧带损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不同韧带损伤MRI扫描也有一定技巧,只要我们平时在工作中给予足够重视,熟悉寰枢关节韧带断层解剖结构,根据MRI直接或间接表现得出正确诊断其实并不难。  相似文献   
386.
目的:通过预防性心理干预夫妻暴力高危人群,旨在降低夫妻暴力的发生和升级,并提高婚姻质量.方法:在长沙市5个市辖区中随机抽取2个市辖区,根据夫妻暴力危险因素,从317对新婚登记夫妻中筛选出93对夫妻暴力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42对)和对照纽(51对).干预组主要接受关于夫妻暴力的健康心理教育及预防夫妻暴力发生的心理辅导训练(干预6~7次),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干预后6个月用夫妻暴力调查问卷和Locke-Wallace婚姻调试问卷评定.干预组完成25对,对照组完成37对.结果:随访6月后,妻子报告,研究组受虐的有14人(56.0%),低于对照组30人(81.8%)(P<0.05);丈夫报告随访6月后,研究组受虐的有12人(48.0%),显著低于对照组29人(78.4%)(P<0.05).丈夫报告对照组在随访6月后妻子受虐频率比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随访6月后,研究组的婚姻调试问卷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防性心理干预,可以减少夫妻暴力的发生,降低夫妻暴力的升级,提高婚姻协调程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387.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大学生恋爱关系中的依恋方式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以自尊量表(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为测试工具,对25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①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别为:安全型13.3%,恐惧型48.8%,迷恋型15.6%,冷漠型22.3%。②安全型依恋个体自尊水平、社会支持总分较恐惧型、迷恋型、冷漠型依恋个体高(自尊分别为30.24±3.52,27.85±3.39,27.58±3.51,28.35±3.01,P0.01;社会支持评分为42.38±4.47,38.52±4.82,38.22±5.07,39.89±5.89,P0.05)。③依恋焦虑与自尊及主观支持呈负相关(r=-0.229,-0.329,P0.01);依恋回避与自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为负相关(r=-0.225,-0.165,-0.135,-0.140,P0.05)。结论:大学生恋爱关系中的不安全依恋对个体自尊和社会关系有影响。  相似文献   
388.
目的:探索团体归因治疗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及心理社会功能作用效果。方法:对63名门诊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进行8周的团体归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YALE-BROWN强迫量表、归因方式问卷、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自尊量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的测评。结果:①所有被试治疗前后的症状、社会功能、归因方式、自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组的幸福感、复原力、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焦虑症组的无望感、复原力、神经质,强迫症组的无望感减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归因治疗的作用效果包括:①归因方式的改善;②自尊、人格、复原力的提高;③症状的消除和社会功能的恢复;④无望感的消除和幸福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389.
目的 探讨影响盐酸氟西汀抗抑郁治疗效果相关的社会心理学因素.方法 采用盐酸氟西汀20 mg/d固定剂量对103例抑郁症患者治疗6周.入组患者根据疗效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同卷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社会心理学情况与氟西汀疗效的关系进行量化研究.结果 (1)缓解组和未缓解组在性别、发病年龄、民族、受教育年限、是否首发、病程、是否住院治疗及居住状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已婚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未缓解组(P=0.010); (2)两组在近3个月内是否发生生活事件、日常体力劳动强度、锻炼身体频度、工作和生活节奏、工作和生活环境噪音及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未缓解组治疗前不饮荼患者所占比例显著少于缓解组(P<0.01);而饮荼与阻滞因子基础分显著负相关(P<0.01).两组在治疗前吸烟及饮酒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抑郁症疗效与婚姻状况有关,已婚患者可能更易恢复;治疗前习惯饮茶的患者易恢复,可能与阻滞症状轻有关.  相似文献   
390.
目的:探讨X线及MRI背景实质强化特征用于乳腺高危良性病变诊断升级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乳腺高危良性病变患者共153例,均于活检前完成X线与MRI增强扫描,根据切除活检后诊断有无升级分组,分析临床特征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描绘ROC曲线评估X线与MRI增强扫描用于乳腺高危良性病变诊断临床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乳腺高危良性病变诊断升级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诊断升级组与未升级组年龄、病灶最大径、绝经状态、MRI征象肿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BI-RADS 4a类作为cut-off值时,MRI增强扫描用于高危良性病变诊断升级预测效能高于cut-off值为其他BI-RADS分类,同时MRI增强扫描预测效能亦高于X线检查(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和存在MRI背景实质中重度强化是乳腺高危良性病变诊断升级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RI增强扫描用于乳腺高危良性病变诊断升级预测效能优于X线;同时乳腺高危良性病变患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