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目的观察胃乐散对实验性溃疡大鼠的免疫球蛋白及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乐散低、中、高剂量组和雷尼替丁组,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制备大鼠的胃溃疡模型。连续用药14 d后,处死大鼠,取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L-4,用免疫比浊法测量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的IL-2、IL-4明显低于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胃乐散能提高大鼠的IL-2、IL-4的水平(P<0.05),也能增加血清中IgG、IgA、IgM的含量(P<0.05)。结论胃乐散治疗胃溃疡的机制之一可能与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33.
胰腺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为罕见的胰腺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为大量水样泻、严重低钾血症、无胃酸或低胃酸。该患者为胰腺VIPoma伴全身多发转移,经外科手术切除、靶向药物等治疗后仍出现顽固性、周期性大量水样泻。经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诊治后,制订个体化诊疗方案,使用短效和长效生长...  相似文献   
34.
目前研究发现人类许多疾病与离子通道蛋白相关,故对于离子通道蛋白如何参与人类疾病的发展已成为各大学者的研究热点。 SLC26阴离子通道蛋白家族作为目前一类研究较多的离子通道蛋白,具有成员多、结构功能复杂多样等特点,可作为SO42-转运蛋白、阴离子交换器、阴离子通道蛋白等在组织上的特异性表达来发挥其功能,SLC26阴离子通道蛋白家族的表达及功能受多种机制调节,其家庭成员结构及功能变化与人类先天性营养不良、先天性氯化物腹泻、先天性耳聋及消化道疾病等多种人类疾病相关。本文就SLC26蛋白家族其结构功能、各家族成员及其主要功能、相关调节因素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内镜下注射聚桂醇和美兰混合液在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2月于该院接受内镜下治疗的62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接受内镜下注射聚桂醇治疗(A组),36例接受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美兰混合液治疗(B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止血成功率、安全性、并发症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1)B组治疗总有效率、急诊止血成功率略高于A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组食管静脉曲张清除所需治疗次数少于A组,治疗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远期再出血率及总出血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复发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聚桂醇和美兰混合液在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术中疗效肯定,止血效果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肝硬化病人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及临床特点。方法 以1990年1月-1999年4月间在我院住院的49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作胃镜检查。结果 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为14.92%,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为43.75%;在childA级、B级、C级肝功能病人之间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有门脉高压性胃病和食道静脉曲张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门脉高压性胃病和食道静脉曲张者(P<0.01)。肝硬化病人消化性溃疡82.43%无症状。结论 门静脉高压可能是肝硬化病人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增高的重要致病因素,肝硬化病人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无症状。  相似文献   
37.
本文分析了771例隆起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及其与异型增生的关系并与同期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相比较,隆起糜烂性胃炎HP阳性率明显增高;伴异型增生的隆起糜烂性胃炎HP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合并异型增生的隆起糜烂性胃炎。结果表明,隆起糜烂性胃炎与HP密切相关,异型增生的发病率高,提示可能从HP经隆起糜烂性胃炎异型增生到胃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
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的特点.但是,EST取石术可导致一些并发症发生,其中主要是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我们采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可减少EST取石术后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主要致死原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sopha-geal varixligation,EVL)已成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我们近期对4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了EVL治疗,取  相似文献   
40.
吴会超  庹必光  吴鸿 《临床荟萃》2008,23(2):108-109
疣状胃炎(verrucosa gastritis,VG)是一种特殊类型慢性胃炎.据国内外报道,本病有癌变的倾向,因此其临床治疗倍受重视.成熟型VG多由于结缔组织增生所致,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镜下隆起不易消失.笔者应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成熟型VG,探讨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