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检测Wnt1在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1在32例基底细胞癌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同时以26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作为对照.基底细胞癌皮损中Wnt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Wnt1表达增强在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尖锐湿疣及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40例尖锐湿疣、30例宫颈鳞癌及30例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钙黏蛋白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在尖锐湿疣组织中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在尖锐湿疣与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6,P<0.05)。结论 E-cadherin在尖锐湿疣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并与细胞的恶性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3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瑞花  高顺强 《疼痛》2001,9(4):163-167,171
  相似文献   
34.
红皮病型银屑病在临床上多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虽然起效快 ,但疗程长 ,且副作用较大 ,若快速减量易反跳。而免疫抑制剂和维甲酸类药物起效慢 ,且副作用大。自 1997年 9月~1999年 9月采用脉通加丹参静脉滴注 ,并加用中草药治疗19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 床 资 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10例 ,女性 9例 ;年龄 2 5~ 40岁 ;病程3~ 10天。临床表现 :①有寻常型银屑病病史 ;②全身皮肤弥漫潮红、浸润、肿胀、脱屑 ,部分可见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 ;③部分患者伴有发热 ,体温最高 38℃…  相似文献   
35.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发林生地霉感染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道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发林生地霉引起的地霉病1例。方法多次取患者体表分泌物、血、尿液做真菌直接镜检,同时接种于沙氏培养基做真菌培养。对阳性分离株进行光学显做镜观察,同时应用PCR扩增其26SrDNAD1/D2区域,在DNA自动测序仪上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在基因库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搜索,并通过系统树显示亲缘关系。结果患者左手背脓液直接镜检,可见大量孢子和少量透明菌丝。连续3次血、尿真菌培养,均有形态一致的白色菌落生长,皮损分泌物培养阴性,联用伊曲康唑和大蒜素治疗1周后均转为阴性。阳性分离株光学显微镜下可见链状排列的关节孢子、芽生孢子及少量菌丝。DNA序列分析显示阳性分离株(Hebei-1)的26SrDNAD1/D2区序列与脓癣样皮损分离株(Changzheng-1)比较有1个碱基的差异,与林生地霉模式菌株比较有4个碱基的差异,基于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其与Changzheng-1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该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伴发林生地霉感染。  相似文献   
36.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组采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每晚外用1次;对照组采用他扎罗汀乳膏,每晚外用1次,连续应用56天。结果治疗后,两组皮损数目均减少。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56%和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9%和2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临床资料患者 女,4岁。因头发上出现白色管状物1年,头顶部脱发1个月于2007年1月11日就诊:1年前,患者母亲在给患者梳头时发现其头发上有白色管状物,无自觉症状,一直未予治疗。1个月前,头顶部出现片状脱发,近1年半来因长期扎辫子.头顶部头发常常被拉得很紧。无银屑病史,无咬甲、拔毛等癖好,无遗传性疾病史。家族中无同类疾病患者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末触及肿大.心肺腹木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