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J54产生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利用MTT法测定各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从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J54发酵液中分离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ervecdysteriod D(1)、citroside A(2)、3-methoxyepicoccone(3)、2,4-二羟基-3,5,6-三甲基苯甲醛(4)、mycosphine B(5)、mycosphine A(6)、5-羟甲基糠醛(7)、对羟基苯乙醇(8)。结论其中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角果木内生真菌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4的核磁数据,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对肿瘤细胞株K-562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阿魏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准格尔阿魏Ferula songorica Pall.ex Spren in Roem.et Schult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解析、理化常数分析及文献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阿魏根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为2,4-二羟基-α-氧代-苯乙酸(1),3,3',4,4'-联苯四甲酸(2),2,4-二羟基苯甲酮(3).结论:化合物2是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异叶三宝木枝条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异叶三宝木 (Trigonostemon heterophyllus Merr.)枝条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 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并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从异叶三宝木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原儿茶酸甲酯 (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 (2)、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甲酯 (3)、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 (4)、jacareubin (5)、(+)-lyoniresinol (6)、表百麦根苷 (7)和 β-谷甾醇 (8)。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滤纸片琼脂扩散法表明化合物 5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海南龙血树内生真菌A12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活性。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胞嘧啶核苷(1),尿嘧啶核苷(2),对羟基苯乙酸(3),对羟基苯乙醇(4),尿嘧啶(5),desacetylaustin(6)和thiomethisosildenafil(7)。结论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4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的活性,首次发现化合物7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剑叶三宝木枝条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剑叶三宝木(Trigonostemon xyphophylloides)枝条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剑叶三宝木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22-麦角甾烯-3β-醇-11-酮(1)、mangdesisterol(2)、6-Deoxy-jacareubin(3)、ergosterol peroxide (4)、丁香脂素(5)、表丁香脂素(6)、β-谷甾醇(7)和胡萝卜苷(8).结论 化合物1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3、4、6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化合物1~6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2和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酒饼簕[Atalantia buxifolia(Poir.)Oliv.]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结果与结论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lycofolinine(1)、glycosparvarine(2)、5-hydroxyarborinine(3)、1,5,6-trihydroxy-3-methoxy-10-methyl-9(10H)-acridone(4)、东风桔碱(5)、atalantoflavone(6)、对羟基苯乙醇(7)和胡萝卜苷(8)。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杜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杜香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层析、聚酰胺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运用UV、MS、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萜醇(taraxerol,1),熊果酸(ursolicacid,2),熊果醇(uvaol,3),角鲨烯(squalene,4),大戟醇乙酰酯(eupholacetate,5),4′,7-二甲氧基-洋芹素(4′,7-dimethylapigenin,6),槲皮素(quercetin,7),山奈酚(kaempferol,8),棉花皮素(gossypetin,9),正十一烷(hendecane,10),正庚烷(n-heptane,11),β-谷甾醇(β-sitosterol,12)。结论化合物4、5为首次从杜鹃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9、10、11为首次从杜香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确定葡萄糖绝对构型的方法。方法:葡萄糖经衍生化引入对溴苯甲酰基发色团,从粗产物中分离出口型衍生物,再用配备圆二色(CD)检测器的手性高效液相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D型和L型葡萄糖的β型衍生物在手性高效液相上得到较好分离,通过β型衍生物的保留时间、色谱峰的方向(正峰或倒峰)以及在线扫描的圆二色谱图来确定葡萄糖的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19.
苦丁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目的研究苦丁茶Ilex kudingch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制备HPLC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teglycoside D(1)、咖啡酸甲酯(2)、香草醛(3)、没食子酸(4)、咖啡酸(5)、β-谷甾醇(6)、对羟基苯甲醛(7)、阿魏酸(8)。结论化合物2、7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中分别鉴定出21和33种成分,海南龙血树茎脂溶性成分主要有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0.33%)和环木菠萝烷醇(8.51%);其血竭脂溶性成分主要有薯蓣皂苷元(10.62%)和7-羟基-4’-甲氧基黄烷(9.88%),其中8个化合物为共有成分。结论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存在着差异,在入药和研究中都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