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0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四物汤及类方香附四物汤挥发性成分与子宫平滑肌收缩效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四物汤、香附四物汤及组方中富含挥发性成分药材当归、川芎、香附、木香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试验对四物汤、香附四物汤及组方药材挥发性成分的生物效应进行评价;选择相对含量高于1%的挥发性成分(53个)与子宫收缩效应的生物信息建立多变量数学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四物汤、香附四物汤挥发油的GC-MSTIC化学信号主要来源于当归、川芎药材的贡献;香附四物汤中对应于香附、木香的挥发性成分信号数及相对丰度表现均不及两药材挥发油各自的组成及相对含量;PCA分析结果表明21个化学成分对活性贡献率较大,其中对四物汤挥发油活性贡献率较大的成分主要有:(Z)-ligustilide、 cis-ocimene、γ-selinene、 Spathulenol、 3-butylidene phathalide、 (E)-ligustilide等;对香附四物汤挥发油活性贡献率较大的成分主要有:Dehydrocostuslactone、 Cyperene、β-caryophyllene、γ-selinene、 Curcumene、α-elemene、β-cyperone、α-cyperone、 (Z)-ligustilide、 Squalene等,分析结果支持了本实验结果.结论:香附四物汤中的挥发油部位具有显著的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效应;香附四物汤挥发油活性优于四物汤及各组方药材挥发油,其中作为行气、止痛、调经常用药材的香附、木香挥发性成分与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密切相关.同时,本文采用的GC-MS和PCA联用方法可以较客观的评价化学成分对活性的贡献率,分析化学成分与生物效应之间的相关性,故该方法可为方剂复杂效应物质的阐明提供思路和方法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究不同热解温度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果核木醋液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筛选出最优热解温度,为山茱萸果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干馏法(306~600℃)制取山茱萸果核木醋液,温度每升高50℃收集1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评价芩连四物汤及其各部位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的影响,并探讨物质基础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制备各部位样品(QL-1~QL-14);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该方及各部位的生物效应;采用HPLC-DAD-ESI-MS法对活性显著部位QL-3中的主要色谱峰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芩连四物汤拮抗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主要活性部位是QL-1,QL-3,QL-5,QL-7,QL-11 5个部位;通过标准化合物对照及质谱特征对活性显著部位QL-3色谱峰进行了归属和指认,鉴定了其中29个化合物分别为苹果酸、没食子酸、梓醇、原儿茶酸、桃叶珊瑚苷、川芎嗪、香草酸、咖啡酸、芍药内酯苷、小檗红碱、芍药苷、四氢巴马汀、黄连碱、药根碱、益母草苷、甲基黄连碱、阿魏酸、巴马汀、小檗碱、野黄芩苷、黄芩素-7-O-葡萄糖苷、黄芩苷、地黄苷C、汉黄芩苷、白杨素-7-O-葡萄糖苷、千层纸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结论:芩连四物汤拮抗离体子宫收缩模型的主要活性部位为挥发油部位及去除大分子的醇沉上清液小分子部位;醇沉上清液小分子部位经大孔树脂吸附醇梯度洗脱得到了水洗脱部位,20%及60%醇洗脱3个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74.
大川芎方中藁本内酯及天麻素在家兔血浆中的代谢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川芎方中藁本内酯及天麻素在家兔血浆中的代谢物。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对家兔灌胃大川芎方提取物后血浆中藁本内酯及天麻素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离子碎片和代谢途径,推测在家兔血浆中可能存在藁本内酯的原型及其氧化脱氢、羟基氧化、水解反应的5个Ⅰ相代谢产物和1个半胱氨酸结合Ⅱ相代谢产物;天麻素脱烃基、脱甲氧基的2个Ⅰ相代谢产物和2个乙酰化、氨基酸给合的Ⅱ相代谢产物。结论:大川芎方中主要有效成分藁本内酯及天麻素在家兔体内存在多种Ⅰ、Ⅱ相代谢产物,为阐明该复方在体内发挥疗效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类方体系是认识中医组方思想和辨证方法科学依据的门径之一。文章就类方研究中几个共性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类方方-证-病的关联、类方核心方配伍、类方共性和差异性比较、类方效应物质基础辨识等是类方研究不同层面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阐明方剂复杂体系的科学内涵、揭示方剂配伍规律、创新方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6.
在微透析-MS联用以及UPLC—MS联用技术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取样及分析联用技术-微透析-UPLC—MS联用技术,并对其在方剂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这些联用技术将开拓方剂药代动力学及代谢组学研究的又一个新技术应用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77.
在微透析原MS 联用以及UPLC原MS 联用技术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取样及分析联用技术原微透析-UPLC-MS 联用技术,并对其在方剂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这些联用技术将开拓方剂药代动力学及代谢组学研究的又一个新技术应用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78.
大枣在方剂中的配伍规律及应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学历代典籍中搜集899首含有大枣的方剂,利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得到与大枣配伍相关的频繁项集,发现大枣与甘草-生姜、甘草-人参、甘草-当归3组中药配伍有显著关联性,与仲景方中大枣的配伍情况有明显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揭示少腹逐瘀汤(SZD)对布洛芬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DAD法定量分析SZD与布洛芬合用后布洛芬药动学参数的变化;采用UHPLC-QTOF-MS联用方法,利用碰撞能量梯度(MSE)和质量亏损过滤(MDF)技术,对SZD与布洛芬合用后布洛芬在血浆、尿液、粪便中的代谢产物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单独给予布洛芬其在大鼠体内吸收较快,0.5 h达峰,与不同剂量SZD合用后,tmax均延长(P<0.01),Cmax均为下降趋势,但与布洛芬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布洛芬与临床等效量的SZD合用后,AUC显著增高(P<0.05),提示其生物利用度提高,表观清除率降低;与5倍临床剂量的SZD合用后,t1/2z显著降低(P<0.05)。服药2 h后,布洛芬与不同剂量SZD合用后其血药浓度下降均较布洛芬组缓慢。布洛芬单用时其代谢产物主要为2′-羟基布洛芬、2′-羟基布洛芬-葡萄糖醛酸苷、2′-羧基布洛芬和布洛芬-葡萄糖醛酸苷;与SZD合用后,在血浆、尿液、粪便中共发现17个布洛芬的代谢物,其中粪便中存在羟基化产物、降解产物、乙酰化产物、羟基硫酸化产物等;血浆中存在去甲基化产物、羟基化产物、乙酰化产物以及硫酸酯化产物等;尿液中代谢产物除半胱氨酸共价结合物外与布洛芬单用时一致。结论 布洛芬与SZD合用后,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发生变化,且该变化与SZD的剂量存在一定关系,为二者临床联合用药及进一步揭示其药效变化与机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0.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分析芫花酯甲抑制人肝细胞L02增殖的差异代谢物,并揭示其毒性机制。方法 芫花酯甲0, 2.5, 5和10 μmol·L-1加入L02细胞孵育48 h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细胞代谢物;运用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模型区别对照组和芫花酯甲2.5,5和 10 μmol·L-1作用L02后细胞代谢物的总体差异;计算各组细胞代谢物归一化后的峰面积与细胞毒性强度的相关系数,从而发现并鉴定芫花酯甲损伤L02细胞的差异标志物;采用DAVID数据库分析差异代谢标志物相关基因的信号通路。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芫花酯甲2.5,5和 10 μmol·L-1组间的L02细胞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共鉴定出5个细胞代谢物峰面积显著下调,与细胞毒性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53~-0.96;5个代谢物峰面积显著上调,与细胞毒性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72~0.99。代谢物包括磷脂类和脂肪酸类等,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脂肪酸氧化、花生四烯酸代谢和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细胞凋亡等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代谢组学方法能够鉴定芫花酯甲诱导人肝细胞L02损伤的差异标志物及其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