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97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第三胞内袢基因突变在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TMG)自主高功能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16例TMG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及其作为对照的甲状腺正常组织,用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基因组DNA,对目的基因片断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行DNA测序。结果在16例TMG 标本中,发现3例为622位密码子的点突变。异亮氨酸被苯丙氨酸置换(I622F,ATT→TTT),2例为单碱基插入性突变,在1928位和1929位核酸之间播入了一个鸟嘌呤核苷酸(G),使该密码子609位以后氨基酸发生了移码突变。在对照组中,未发现TSHR基因突变。结论 TSHR第三胞内袢基因突变,可能在TMG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总结胰腺外伤后并发的创伤性胰腺炎(traumatic pancreatitis,TP)的临床特点,阐述专科化治疗体会。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诊治的73例T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胰腺损伤部位、等级以及TP的发病因素,归纳TP病程中的共性问题及规律,总结TP的治疗策略、外科干预方法以及手术要点和难点。结果本组病例的胰腺损伤以2、3、4级为主,胰头部损伤占31.5%(23/73),胰颈体尾部损伤占68.5%(50/73);59例来自外院转诊;伤后4~7 d是发生TP的高峰期,胰瘘及难以控制的腹腔感染是TP的治疗难点;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放置胰管支架和内镜下脓肿清除是TP有效的微创化治疗方法;42例TP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其中19例经历2次以上手术。结论 TP病情复杂多变、治疗棘手,早期明确诊断、制定正确的外科干预策略是治疗的关键;专业化的胰腺团队在判断病情、选择和实施外科干预时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漏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323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5例,女性138例;年龄27~82岁.根据是否发生胰漏分为胰漏组52例及非胰漏组271例.对围手术期可能产生胰漏的20个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原发疾病、酗酒史、胆管炎、胆红素、清蛋白、血红蛋白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部323例PD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30.3%(98/323),病死率3.7%(12/323),其中胰漏发生率16.1%(52/323),因胰漏死亡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原发疾病、术前胆红素、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胰腺质地、胰管直径、胰管支架引流方式、专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2 ~9.00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OR= 2.091,P=0.001)、胰腺质地(OR=7.715,P=0.040)、胰管直径(OR=5.405,P=0.006)、胰管支架引流方式(OR =4.313,P=0.001)及专业组(OR =6.404,P =0.006)是胰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原发疾病、胰腺质地、胰管直径、胰管支架引流方式及专业组是胰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精准操作,术中放置胰管支架外引流,成立胰腺外科专业组能够有效降低胰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肠系膜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例肠系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并分析其预后。结果肠系膜囊肿术前诊断主要依赖彩色多普勒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5例患者囊肿均位于小肠系膜,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肠系膜囊肿。患者住院时间为8~12d,术后随访时间为4~52个月,无囊肿复发及恶变发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对肠系膜囊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确诊最终取决于病理检查结果。完整的手术切除可使患者获得理想的预后,应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肝癌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172例,其中ERAS组92例,对照组8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营养免疫指标(ALB、PA、淋巴细胞计数)、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及卫生经济学等相关指标.结果 肝功能指标:ERAS组患者术后1、7天ALT、AST及TBIL水平分别为(216.3 ±141.7) U/L、(70.1 ±29.4) U/L;(184.0± 155.8) U/L、(39.1±17.5) U/L;(22.4±8.7) μmol/L、(20.0±7.5) μmol/L,对照组分别为(304.5±226.2) U/L、(83.9±48.5) U/L;(294.1±273.0) U/L、(49.2±33.8) U/L;(26.9±15.6) μmol/L、(24.6±10.8)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3,9.84,9.26,P<0.05).营养免疫指标:ERAS组患者术后第7天ALB、PA水平分别为(35.3 ±4.4)g/L、(136.3±34.1)mg/L,对照组为(33.6±4.2) g/L、(108.0±32.5)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7,4.54,P<0.05);ERAS组患者术后1、7天淋巴细胞计数为(0.9±0.3)×109/L、(1.5±0.5)×109/L,对照组为(0.7±0.3)×109/L、(1.3±0.5)×109/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7,P <0.05).手术并发症:ERAS组患者术后出血0例,胆漏2例,肝功能障碍2例,感染3例;对照组术后出血3例,胆漏1例,肝功能障碍2例,感染3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ERAS组11例,对照组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09,P<0.05).术后康复及卫生经济学指标:ERAS组离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分别为(1.7±0.5)d、(2.3±0.6)d、(9.8±2.3)d、(4.6±0.9)万元,对照组分别为(3.0±0.7)d、(3.4±0.8)d、(17.6±5.8)d、(6.3±2.1)万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032,10.937,11.371,7.118,P<O.05).结论 ERAS应用于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是安全有效的,它不仅有效地减少了患者应激反应,促进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改善术后营养免疫状态,而且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总费用,具有显著的卫生经济学效应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7.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全世界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乳头状癌是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中央区淋巴结为其前哨淋巴结,故转移首先发生于此。对于存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已被国内外学者所认可,但对于cN_0期肿瘤,是否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目前尚存争议。笔者就中央区淋巴结的解剖概念、cN_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规律、高危因素、对预防性淋巴结清扫的不同观点、并发症的预防及术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此类疾病的认识,为其治疗方式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隐匿、侵袭性强、早期诊断困难和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临床治疗极具挑战性。随着胰腺癌治疗策略的不断更新,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预后评估手段和建立标准化的预测评估模型,用以指导胰腺癌病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这推动着研究人员不断完善和建立新的更为有效的预测模型。目前,用于评估胰腺癌病人预后生存情况的预测模型有了新进展,血清学指标、影像学资料、基因表达数据和术后病理情况等都已被广泛报道,但仍缺乏对这些预测模型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9.
30.
近年来,肝门胆管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作为普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外科手术不仅是肝门胆管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也是其根治的唯一希望[1]。手术治疗肝门胆管癌应力求R0切除,尽量避免单纯性胆汁引流[2]。然而,目前国内肝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依然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