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跟骨骨刺与跟痛症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探讨跟骨骨刺与跟痛症是否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方法:从本院门诊选择局部注射治愈1年以上的有骨刺与无骨刺的跟痛症患者26例,通过X线片重点观察对比有骨刺者治疗前后骨刺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8例有骨刺者骨刺仍存在,有的甚至较治疗前增大,但跟痛症却未复发;1例无骨刺者治愈后第二年却发现有跟骨骨刺,但患者并跟痛症无症状。结论:跟骨骨刺与跟痛症不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有骨刺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可无骨刺。  相似文献   
12.
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其发病机制及病理机制至今不明,目前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有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和皮层扩布性抑制学说。动物模型正是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本文拟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将葡萄糖输液中间品pH值调至3.40~5.40,对成品中葡萄糖、pH值及5-羟甲基糠醛量进行测定比较,发现输液中间品pH值对成品的三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应用放射性核素32P-胶体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青少年血友病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26例平均年龄16岁(11~21岁)的男性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的26个病变关节进行首次32P-胶体关节滑膜切除,关节腔内注射平均剂量为2.1 mCi(1.0~3.0 mCi).结果 术后6个月,23例患者关节腔内出血量减少30%以上,治疗有效率达88.5%;平均出血频率从治疗前的1.9次/月下降为治疗后的0.3次/月,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平均疼痛评分从治疗前的2.4下降为治疗后的1.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6例(61.5%)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有改善. 结论 32P-胶体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血友病性关节炎安全、简便、有效,无明显不良发应,是一种取代手术滑膜切除治疗青少年血友病性关节炎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第Ⅷ脑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 对临床1例耳鸣,2例三叉神经痛伴同侧耳鸣,及3例面肌痉挛伴同侧耳鸣患者实施了乙状窦后入路第Ⅷ脑神经微血管减压术,6例患者均进行16-38个月的随访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例中治愈2例,显效3例,无效1例.进行平均随访23个月,有3例治愈,2例显效,1例无效.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异常血管袢压迫第Ⅷ腩神经是耳鸣的病因之一,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微血管压迫综合征性耳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早期心血管事件复发危险极高.已发现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因此,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可能会降低这种危险.大量研究已证实,早期、强化的他汀治疗可降低UA患者病死率,其影响UA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机制是通过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1].普罗布考除有降脂作用外,还是公认的抗氧化药物,并具有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2].普罗布考、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PAS)三联疗法是症状性脑动脉硬化的必需治疗,也是预防再狭窄及其相应缺血事件的有效方法,PAS治疗UA,尤其在老年人中应用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变化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干预,探讨其对UA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中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及面肌旁路传导反应(LSR)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5例面肌痉挛患者,其中200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9例术中无电生理监测的面肌痉挛患者为A组,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56例术中行BAEP及LSR电生理监测的面肌痉挛患者为B组。对两组的有效率及听力下降、眩晕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MRI术前判断责任血管99例(94.3%),术中所有患者均见到确切责任血管,均为动脉压迫。术中电生理监测显示LSR消失55例,1例未消失,术中BAEP可见各波潜伏期延迟。A组术后即刻有效率为95.9%(47例);术后发生面瘫6例(12.2%),眩晕4例(8.2%),听力下降伴耳鸣4例(8.2%)。术后12个月随访,除1例仍有听力下降伴耳鸣外,其余患者眩晕、听力下降、面瘫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有效率为89.8%(44例)。B组术后即刻手术有效率为94.6%(53例),术后发生面瘫1例(1.8%),患者无眩晕、听力下降及耳鸣发生。术后12个月随访,术后面瘫患者症状改善,手术有效率为91.1%(51例)。两组手术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瘫、眩晕、听力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过程中,联合应用BAEP、LSR等神经电生理技术跟踪手术进程能较好控制听力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判断面神经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治高度近视、使用安全程度及舒适度.方法 对32例(64眼) 来我院验配RGP的患者,根据其屈光度、角膜曲率和配适情况选择合适的镜片.定期观察其配戴RGP的矫正视力、适应性及舒适度.结果 配戴 RGP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RGP镜片屈光度均低于框架眼镜屈光度.戴镜l个月后均感觉较为舒适,镜片中心位置及活动度好,未见有严重角结膜并发症.结论 RGP 对高度近视有良好的矫正效果,明显优于框架镜,且安全有效容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前通常采用后正中全椎板切除人路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但此方法对脊柱的后部结构破坏较大,影响脊柱的稳定性.为了有效维持术后脊柱的解剖生理功能和稳定性,我院从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采用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29例,21例获得随访.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头部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REP)的临床表现并探讨目前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例经临床或病理诊断为放射性脑病的患者手术或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EP患者6例行手术全切病灶后药物治疗,2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3例患者症状有缓解,1例患者无效,术后肢体无力较前有加重。7例患者未行手术仅用药物治疗,其中4例患者症状有缓解,3例患者无效,其中1例症状加重,放弃治疗。结论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手术切除可能可以作为其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