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目的: 用cAMP激动剂forskolin和PKA抑制剂H-89,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抑制LPS作用下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s)核因子-κB (NF-κB)活性的cAMP-PKA信号通路机制。 方法: 分离纯化大鼠PIMs。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大鼠PIMs中NF-κB活性,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IκB-α蛋白水平。 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PIMs核内未检测到与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相结合的NF-κB,LPS组细胞内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胞浆中IκB-α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CK组和Fsk组细胞内NF-κB活性和胞浆中IκB-α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CCK+LPS组和Fsk+LPS组,细胞内NF-κB活性均低于LPS组(P<0.05),IκB-α含量均高于LPS组(P<0.01)。LPS+CCK+H-89组NF-κB活性高于CCK+LPS组(P<0.01),而IκB-α蛋白水平低于CCK+LPS组(P<0.01)。 结论: cAMP-PKA信号通路的活化可抑制LPS诱导的大鼠PIMs细胞内NF-κB活性升高和IκB-α蛋白水平的降低,CCK-8的抗炎作用是通过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进而抑制NF-κB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肾内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HO-1)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假手术(S),后肢单纯缺血(I),后肢缺血-再灌注(I-R)2h、6h、12h、18h、24h,后肢I-R18h+ZnPP(锌原卟啉)各组.夹闭双侧股动脉根部4h,开放2h-24h,制备I及I-R各组模型,I-R18h+ZnPP组,再灌注6h、12h时经股静脉注射ZnPP(每次5μmol/kg).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HO-1mRNA表达的变化,以HO-1与β-actin(内参对照物)mRNA逆转录扩增产物电泳谱带的积分灰度值的比值,作为HO-1mRNA的半定量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HO-1蛋白在肾内的生成与分布;应用ZnPP抑制HO-1活性后,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比色法测定肾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变化.结果(1)N组肾组织HO-1mRNA未检出,S组肾组织HO-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333±0.037,I组为0.549±0.035,与S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肢体I-R后肾组织HO-1mRNA表达进一步上调,I-R18h至峰值,此后回降,I-R2h、6h、12h、18h和24h各组肾组织HO-1mRNA表达量依次为1.017±0.088、1.322±0.052、1.356±0.073、1.765±0.092和1.443±0.023,与S、I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2)S、I及I-R6h组髓袢小管上皮细胞呈HO-1免疫阳性,3组相比染色依次加深,I-R12h组肾小管各段上皮细胞均呈阳性,肾小球等血管内皮呈弱阳性.(3)I-R18h+ZnPP组肾组织病变较I-R18h组加重,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水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淤积大量红细胞.(4)I-R18+ZnPP组与I-R18h组相比,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高,P<0.01.结论肢体I-R后肾内HO-1表达上调,表达HO-1的细胞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HO-1出现的部位及范围与损伤的部位及范围有相关性.抑制HO-1活性使肾损伤加重,肾内过氧化反应增强,表明HO-1具有抗氧化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33.
目的CD14是宿主识别细菌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的关键受体,以膜结合型(membrane-associatedCD14,mCD14)和可溶性(solubleCD14,sCD14)两种形式存在.CD14结合LPS的脂质A介导信号传递,诱生大量炎症介质.而LPS又可直接或间接上调CD14的表达,促进炎症反应,最终引起多器官衰竭.应用CD14抗体可明显减轻细胞对LPS的反应,提高内毒素血症家兔的生存率.目前CD14已成为治疗内毒素休克的新靶子.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CCK-8)具有明显的抗内毒素休克(endotoxicshock,ES)作用,可减轻ES大鼠肺、肝、肾组织炎症反应,降低肺动脉压,提高平均动脉压,改善生存率,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深入探讨CCK-8抗ES作用的机制,本研究观察了CCK-8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CD1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入LPS(5mg/kgdw)6h复制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血清中sCD14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中CD14的表达及分布.静脉预注入CCK-8(40μg/kgdw)和/或CCK受体拮抗剂丙谷胺(1mg/kgdw)10min后注入LPS6h,观察上述指标.结果(1)大鼠血清中sCD14蛋白存在两种分子形式sCD14α(49kD)及sCD14β(55kD),注入LPS后6h二者表达均明显增加,静脉预注入CCK-8则可显著抑制其表达,且该作用可被丙谷胺拮抗;(2)对照组大鼠肺组织CD14只表达在巨噬细胞,而在内毒素血症大鼠肺组织中,不仅巨噬细胞上的CD14阳性信号增强,表达CD14的巨噬细胞增多,而且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也检测到CD14阳性信号;静脉预注入CCK-8则明显减少了CD14的表达,丙谷胺可拮抗CCK-8的作用.结论CCK-8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组织CD14及血清sCD14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降低大鼠对LPS的敏感性,可能是CCK-8抗ES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4.
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及基因外区域的编码区及非编码区含有2-4bp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又称微卫星DNA序列。目前STR位点遗传多态性已成为人类学、医学、法医学各界广泛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已陆续报道了不同的STR位点,但D11S2010位点的报道国内尚未见到。为了解中国大陆人群D11S2010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作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并结合银染的方法,对中国河北省168名汉族健康无关个体进行了调查,首次获得了河北省汉族人群D11S2010基因座群体遗传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肾阳虚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型NOS mRNA表达及补肾药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组织中NO/cAMP信号传导系统的影响。以探讨肾阳虚的发病机制。方法:用醋酸可的松肌肉注射法建立大鼠肾阳虚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GMP含量,用反转录PCR半定量法测定nNOSmRNA水平,观察补肾药复方对肾阳虚大鼠血清NO水平及下丘脑组织中组分别增加175%和223%,下丘脑组织NOS活性升高,nNOS表达增强,血清和下丘脑组织cGMP水平升高。补肾药对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肾阳虚证时下丘脑NOS/cGMP信号传导系统作用增强,补肾药对其具有调整作用。结论:实验结果揭示NO/cAMP系统在肾阳虚证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这也为下丘脑在肾阳虚发病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硫酸化八肽胆囊收缩素(sCCK-8)对TNF-α诱导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 IL-6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核因子NF-κB活性,以探讨CCK-8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调控机制。方法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经TNF-α、sC-CK-8、CCK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及溶剂单独或联合应用孵育3 h,用RT-PCR检测细胞IL-6 mRNA的表达,孵育1 h,用电泳迁移率检测NF-κB活性,孵育30 min,用Western blot检测胞浆I-κB蛋白表达。结果sCCK-8(10-8~10-6mol/L)明显增加TNF-α诱导的IL-6 mRNA表达及NF-κB活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胞浆中I-κB蛋白水平,并可被丙谷胺所拮抗。结论sCCK-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7.
在同一实验室用高碘和低碘饲料对同一种动物成功地诱发了高碘和低碘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发生率:低碘组84.21%,高碘组88.88%,对照组0%。实验证明:高碘和低碘甲状腺肿在形态和功能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者认为,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与低碘甲状腺肿可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8.
SD大鼠的肝组织提取液中存在着一种天然抑癌物(SDR—1),其对小鼠腹水型S—180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优于胎肝提取液.给荷癌小鼠每日分别腹腔注射胎肝和SD大鼠肝脏提取液1mg/30g体重,1日2次连续注射15天。注射SD大鼠鼠肝比注射胎肝的荷癌小鼠寿命延长1.3倍,有的小鼠可无病存活60天。结果表明SDR—1对肿瘤细胞有较理想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9.
激光治疗尖锐湿疣40例艾霞,姚玉霞安徽蚌埠市妇幼保健院(邮政编码233000)本组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19~46岁。女性发于外阴18例,阴道4例,肛周2例。男性发于冠状沟8例,阴茎、阴囊8例。疣体直径0.3~2.scm左右。术前排空膀优后取仰卧...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RGZ)对高浓度葡萄糖(高糖)孵育下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VSMCs取自大鼠胸主动脉.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VSMCs细胞周期、凋亡率及Bcl-xl、Bcl-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SMCs Bcl-xl蛋白表达. 结果 高糖(Glu 11.2、22.4 mmol/L)培养可明显促进VSMCs增殖,抑制其凋亡;30及100 μmol/L RGZ以浓度依赖形式抑制高糖孵育下VSMCs增殖活性,阻止其由G0/G1期向S期转变,降低VSMCs Bcl-xl、Bcl-2表达,并促进其凋亡; RGZ拮抗剂GW9662预处理可部分拮抗RGZ的作用. 结论 RGZ可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干预,抑制高糖诱导的VSMCs增殖,下调Bcl-xl、Bcl-2表达,促进VSMCs凋亡,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