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摘要] 目的:探讨miR-129-5p 对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迁移和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宫颈癌HeLa细胞,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筛选miR-129-5p 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29-5p 和MAPK1 的靶向关系。将miR-129-5p mimic、miR-129-5p inhibitor 和pcDNA-MAPK1 单独或联合转染到HeLa细胞,用qPCR检测HeLa细胞中miR-129-5p 和MAPK1 的表达水平,用Transwell、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HeLa 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B检测细胞中E-cadherin、N-cadherin、MAPK1、STAT3 和Bcl-xL的表达。构建裸鼠HeLa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miR-129-5p 过表达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WB检测移植瘤组织中EMT及MAPK1 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iR-129-5p 与MAPK1 在3’UTR区存在结合位点,过表达miR-129-5p 靶向抑制MAPK1(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129-5p mimic 组侵袭细胞数目减少(P<0.01),划痕愈合率降低(均P<0.01);细胞中Ecadherin表达上调而N-cadherin、MAPK1、STAT3 和Bcl-xL 表达下调(均P<0.01);共转染MAPK1 可逆转上述现象。成功建立裸鼠HeLa 细胞移植瘤模型,与对照组相比,miR-128-3p mimic 组肿瘤质量减轻(P<0.01);瘤组织中E-cadherin 表达水平上调而N-cadherin、MAPK1、STAT3 和Bcl-xL 的表达下调(均P<0.01)。结论:过表达miR-129-5p 通过靶向MAPK1 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侵袭、迁移和EMT。  相似文献   
172.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利  吴玉 《四川中医》2007,25(1):73-74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方法:对62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用西药安宫黄体酮以补充孕激素,同时配合中药健脾、补肾、固涩止血治疗。结果: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87.1%,而单一用西药治疗总有效率为41.9%,治疗效果与病程长短无关。结论:用中、西药周期治疗有效率高、降低手术率,方法简单可靠且费用低廉,病人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3.
姚利 《中国医学创新》2007,4(7Z):128-128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带下多、腹内肿块等,属于中医崩漏、带下、癞瘕等范畴。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多采用内分泌、手术治疗,为观察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我们采用分期辨证论治法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4.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三种术式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利  吴玉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5):114-114,116
目前,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主要术式有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LISH)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为了评价三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对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间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探讨CD34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粒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采用HE和免疫组化ElivisionPlus二步法,检测30例正常下鼻甲,60例鼻息肉组织中CD3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CD34阻性血管进行微血管(MVD))计数,了解微血管的分布及嗜酸粒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CD34阳性表达广泛,正常下鼻甲组织中CD34呈散在的弱阳性表达;鼻息肉组织中MVD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中MVD(P〈0.01),与嗜酸粒细胞的浸润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CD34蛋白有可能介导嗜酸粒细胞的浸润,加重对鼻黏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6.
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一年前患者无意中掏右耳时,自感耳内有一硬物,不伴疼痛,即在当地诊所就诊,诊断为“右外耳道疖”,经2%碘酊烧灼后未再治疗。一周前感右耳轻微胀痛,无耳闷,无耳鸣,于1999年3月3日来院就诊,门诊以“右外耳道新生物”收入院。 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双侧耳周颈淋巴结均未触及。双耳廓正常,右外耳道口底部有一约 0.5cm×0.5cm×0.3cm大小之新生物,表面色淡黄,结节状,质韧,无波动感,无溃疡及触痛,鼓膜无异常。听力正常。辅助检查:三大常规正常,血甘油三酯6.75mmoL/…  相似文献   
177.
姚利  郭秀君 《临床医学》2005,25(7):58-59
目的观察指导产妇行侧俯卧位矫正枕后位,对其分娩方式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适合试产枕后位产妇120名,随机分为两组。60例(实验组)临产后进行体位矫正,结合人工破膜或静点催产素等干预措施;60例(对照组)临产后不作体位指导,常规处理,可行人工破膜或静点催产素等;观察两组产程进展和分娩方式。结果实验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剖宫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75%经阴道分娩,对照组43%经阴道分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通过改变体位矫正枕后位,结合适时人工破膜,静点催产素等措施,可使纠正胎方位成功率增高,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8.
HLA基因在个体差异中是控制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决定疾病易感性的重要基因。大量的研究表明,HLA基因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 ic myelogenous leukem ia,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 lastic leukem ia,ALL)的发病密切相关[1~3],并在不同的人种和区域中存在差异。找出这种关联及差异的遗传因素,对于确定致病基因,明确致病机制都非常重要。本文就CML和ALL患者与HLA基因分布频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择江苏地区的CML患者73例,其中男42例,女31例,年龄4~50岁;ALL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  相似文献   
179.
目的:探究胃肠道卵巢转移癌患者人附睾蛋白4(HE4)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16例胃肠道卵巢转移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8例卵巢原发性癌患者为原发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E4、CA125和CEA的浓度水平。结果:原发组血清HE4和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中HE4的阳性例数和比例均明显多于CA125(P0.05);采用HE4和CEA联合方式在诊断的阳性率方面多于其他两组。结论:HE4作为卵巢癌肿瘤标志物,更适合胃肠道卵巢转移癌患者的诊断检测。临床可采用HE4和CEA联合检测,对于提高胃肠道卵巢转移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0.
姚利  吴燕  丁敏  钟思佳  袁洋  秦学珊 《循证护理》2023,(16):2906-2914
目的:系统评价非药物治疗对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非药物治疗CIPN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2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提取文献信息。使用Review Manager 5.4中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随机对照试验;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运动、按摩和冷冻疗法等。主要结局指标涉及CIPN所致的疼痛、功能、神经毒性和生活质量评价。Meta分析结果表明,针灸疗法可提高CIPN病人的生活质量;运动疗法不仅可提高CIPN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可降低神经毒性;按摩疗法可改善CIPN病人在感觉和运动方面的症状;冷冻疗法可降低神经毒性。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非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轻CIPN病人的一些症状、提高CIPN病人的生活质量。今后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数据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