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6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291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79篇
基础医学   489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1572篇
内科学   868篇
皮肤病学   308篇
神经病学   135篇
特种医学   3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1035篇
综合类   3321篇
预防医学   1237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1418篇
  6篇
中国医学   1210篇
肿瘤学   36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605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570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563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428篇
  1998年   364篇
  1997年   396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299篇
  1994年   279篇
  1993年   218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60年   11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已成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型术(PTCA)后冠脉急性闭塞和减少PTCA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但有时由于术后抗凝药物应用不规范,造成冠脉内血栓形成,引起再度狭窄,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了预防PTCA后冠脉内血栓形成,避免再狭窄,2001年7月至2003年2月,我科对6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病  相似文献   
992.
西湖镇属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1954年12月首次在该地发现活钉螺,最高密度达102只/0.11m~2,1958年底垸内查不到活螺,1959年后,由于种种原因,螺情监测欠详,导致部分地区的残存钉螺再次孳生。1983年,省、地联合调查组及本站业务人员在该镇内先后发现有螺单元9处,面积21.3万m~2,钉螺密度最高为13只/0.11m~2,我们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再次在较短时间内消灭了钉螺。1 灭螺方法1.1 土埋灭螺.选择镇区人口密度高、人员接触疫水机会较多的有螺单元,以先铲草药杀灭螺后,再取无螺土填平进行土埋灭螺,有的在填平土上建房屋,达到彻底消灭钉螺,此法灭螺处理4处,面积为4.49万m~2。1.2 开新填旧、清淤灭螺.血防专业人员根据螺情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慢性可变应激对大鼠血压和行为学的影响,以及皮质醇的参与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05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实验室完成。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5只。先进行开放实验法行为评分,选择得分相近的动物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8只。通过电击足底、冰水游泳及热应激等刺激引起大鼠血压、行为改变,用开放实验法测定实验开始时、实验第7,14,22天3min内大鼠垂直运动次数、水平运动次数、排便次数及理毛时间。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①实验第22天应激组尾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117±4),(98±2)mmHg,P<0.05];血清皮质醇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44.85±51.85),(74.58±19.19)nmol/L,P<0.01]。②在实验第7,14,22天应激组开放实验法行为法测定3min内大鼠水平运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30.88±27.20),(18.38±21.09),(14.38±11.22)次;(62.63±26.70),(44.38±23.91),(50.13±23.65)次,P<0.05~0.01];在实验第14,22天,开放实验法行为法测定3min内应激组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8.75±7.42),(6.63±5.29)次;(16.63±6.89),(16.29±7.02)次;P<0.05,0.01];在实验第22天,应激组大鼠理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63±1.19),(8.88±7.99)s,P<0.05],开放实验法行为法测定3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本文旨在提高腹部钝伤致肝损伤的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本组4例,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4例均作CT平扫。结果:2例肝裂伤、破裂,2例肝内血肿、挫伤伴包膜下血肿。结论:CT为闭合性腹部外伤而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发现肝损伤及其程度有重要明确诊断价值。CT能有效显示外伤保守治疗过程。还能发现合并多发伤。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急诊输液室患者对输液室工作的评价情况,改进输液室服务工作,我院急诊科编制了“急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2007年12月在输液室输液的患者进行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迟发性过敏反应时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发生并不完全取决于剂量的大小。一般来说,家族成员中有过敏史者都较易发生过敏反应。它的发生较为急剧,部分病人的反应可发生于注射期间,约半数病人的症状出现于注射后5分钟以内,但也有个别病人于数小时后出现症状,甚至在持续用药的情况下(2~7天后)开始出现过敏反应。近年来我在临床工作中共接诊8例头孢曲松钠迟发性过敏反应的患者。由于发现及时、处理果断、护理精心、症状很快消失,未留任何后遗症。  相似文献   
997.
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该病的发病率经国外统计为0.1%~1.9%,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非肿瘤性疾病,近年来似有增多的趋势,可能与病理诊断水平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998.
95例大Y染色体核型的临床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讨大Y染色体核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G显带技术对不育者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鳄例大Y染色体核型患者中无精子14例、少精子5例、偶见精子3例、死精子2例、畸形精子4例、睾丸发育不良3例、附睾发育不良2例、前列腺和精囊发育不良3例、隐睾1例、输精管缺如2例、尿道下裂1例、不育21例、其妻子有不良孕产史凹例、生育缺陷JL5例。结论大Y染色体核型显示出一定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999.
Loeffler′s心内膜炎的超声特征(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夏稻子,高林高嗜酸细胞综合征可引起全身嗜酸细胞肉芽肿和纤维化病变,但心脏为其最常侵犯部位,引起所谓Lo-effler′s心内膜炎[1]。本文报告3例如下。例1,男45岁,...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spp)耐药特性和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β-lactamase,MBL)的产酶率及其基因型。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50株黄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MIC,三纸片增效法、改良三维试验法进行MBL表型检测,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确定MBL的基因型。接合试验检测耐药基因是否具有可转移性,等电聚焦电泳(IEF)测定β内酰胺酶等电点(pI)。结果50株黄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甙类及多种β内酰胺抗生素呈高度耐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达82.0%,但利福平和喹诺酮类药物表现出很强的抗菌活性。表型检测33株细菌产MBL,产酶率为66.0%。MBL基因型分析结果,20株产吲哚黄杆菌携带bla IND,其中bla IND-1型9株、bla IND-2型10株、bla IND-LIKE型1株。14株脑膜炎败血黄杆菌中检出17种MBL基因,分别为blaB1 2株、blaB2 5株、blaB3 4株、blaB114株、bla GOB-1bla 1株;GOB-101株。接合试验均为阴性,质粒DNA未检出MBL基因。携带bla IND-1^-的菌株(C-5)经IEF、MBL表型检测及β内酰胺酶初筛均为阴性。结论黄杆菌具有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同时具有很高的MBL检出率。bla B、bla GOB和bla IND可能位于黄杆菌染色体上,不能通过细菌质粒等可移动基因元件发生不同菌株和菌株间传播。bla IND-1可能存在蛋白质的不表达或低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