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血脂清胶囊对实验性脂质代谢紊乱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血脂清胶囊对高脂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给予血脂清治疗,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游离脂肪酸(NEFA)等指标。结果血脂清胶囊能显著降低高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MDA水平,降低肝脏TC,TG及全血比黏度(ηb),升高血清SOD水平,减轻肝细胞脂变程度,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血脂清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代谢紊乱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能提高高脂血症大鼠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2.
消积止痛散对慢性神经源疼痛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积止痛散对神经干结扎致慢性神经源疼痛大鼠的影响。方法: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在解剖显微镜下,分离右侧坐骨神经,在腓总神经与胫神经分支处的中枢端轻度结扎神经干,并记录灌胃给药后的自残现象和腓肠肌肌电变化。结果:消积止痛散可降低神经干结扎所致疼痛大鼠的自残率和腓肠反应的刺激阈。结论:消积止痛散对慢性神经源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模型组小鼠血清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内皮索(ET)、循环内皮细胞(CEC)、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等指标的干预变化,探究其与冠心病(CHD)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度并试析其机理。方法将40只ApoE(-/-)小鼠作为实验组,建立高脂血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等5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及不同剂越的通心络胶囊进行干预,另选8只同系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对模型组小鼠血清TXB、6-Keto-PGF1α、ET、CEC、MMP1和MMP9水、F的观察。比较分析通心络胶囊对ApoE(-/-)小鼠血脂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作用和机理。结果通心络胶囊干预后,通心络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XB2、6-Keto-PGF1α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模型组ApoE(-/-)小鼠血清TXB2、6-Keto-PGF1α含量高于正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ET含量高于正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通心络胶囊三个剂量组小鼠血清E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与之相比,有高度统计学意义。通心络高剂量组在造模后第4、8、12周血中CEC均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通心络胶囊中剂量组在造模后第4剧和12剧时眦中CEC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胶囊高剂量组小鼠血清MMP1和MMP9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而TIMP-1水平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通心络胶囊中剂量组小鼠血清MMP9水平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E(-/-)小?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观察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以四氯化碳合并高脂饲料和酒精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治疗对动物肝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转肽酶(GGT)、透明质酸钠(HA)、层黏蛋白(LN)、血型前胶原(PC)-Ⅲ的影响。结果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治疗均能降低造模动物肝ALT、AST、GGT、HA、LN、PC-Ⅲ的水平,其中以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效果明显。结论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改善肝纤维化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心衰I号配方颗粒剂(简称:心衰I号)对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主干制成心衰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随机分组,并开始灌胃给药.分别予心衰I号大剂量、小剂量、卡托普利、蒸馏水等治疗和观察,连续给药4周后测血流动力学.结果 心衰I号和卡托普利均可改善血流动力学,主要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心衰I号大剂量组优于心衰I号小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心衰I号小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心袁I号能增强心肌收缩功能,同时,还可改善心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通心络胶囊(以下简称“通心络”)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冠状动脉斑块和心肌病理组织学及其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等指标的干预变化,探究其治疗冠心病(CHD)动脉粥样硬化(AS)的疗效机制。方法将40只ApoE(-/-)小鼠作为实验组,建立冠状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通心络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8周;另选8只同系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冠状动脉斑块和心肌病理组织学及其CEC、ET、MMP-1、MMP-9、TIMP1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冠状动脉病变主要位于心肌内的小分支、心肌细胞、心肌间质,均分为6.33±1.48。辛伐他汀组均分为2.62±2.25;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均分为4.5±1.71、3.12±1.81、2.38±2.34。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通心络中、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P〉0.05。模型组第4周开始,血中CEC显著增多,与正常组相比,P〈0.01,与通心络高剂量组在造模后第4、8、12周相比,P〈0.05或P〈0.01,与中剂量组在造模后第4、12周相比,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ET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与通心络3个剂量组相比,P〈0.01。通心络高剂量组MMP-1和MMP-9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而TIMP1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通心络中剂量组MMP-9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通心络具有抗冠状AS和稳定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EDF)和抑制血管重构相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清络通痹冲剂的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 :观察清络通痹冲剂对大鼠蛋清诱发足肿胀及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 :清络通痹冲剂可明显降低大鼠足跖肿胀率 ,与生理盐水比较 ,P <0 .0 1;并可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P <0 .0 1。结论 :清络通痹冲剂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9.
建立小鼠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建立小鼠黄褐斑动物实验模型。方法:用黄体酮注射液(高、低两个剂量组)攻击雌性小鼠1个月,以皮肤、肝脏组织酪氨酸、MDA含量变化及皮肤黑色素细胞病理形态学指标作为考察模型是否成功的依据。结果:酪氨酸、MDA明显升高,皮肤黑色素沉着增加。结论:黄体酮攻击雌性小鼠所致的黄褐斑动物实验模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三地降糖片治疗 NIDDM作用机理。方法 :以小剂量 (30 mg/kg)链脲佐菌素轻度损伤大鼠胰岛 β细胞 ,再加喂高糖高脂饲料 ,造成实验性 NIDDM型糖尿病模型 ,观察三地降糖片水煎液对其影响。结果 :三地降糖片 30 .0 g生药 /kg灌胃给药能显著延缓实验性 NIDDM大鼠体重增长 ,改善糖耐量 ,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甘油三脂、血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降低丙二醛 ;1 5.0 g生药 /kg灌胃给药对造模大鼠体重增长、脂质代谢无明显影响。结论 :三地降糖片具有降低 NIDDM大鼠血糖 ,改善糖耐量 ,改善脂质代谢的紊乱以及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