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为提高湖北省基层血防专业技术人员血吸虫病检测检验能力,保证血吸虫病查病工作质量.方法 对湖北省21个疫区县(市、区)全年血清学、病原学检测质量进行考核.结果 抽查21个流行村,共复核血清样本9 342份,总符合率98.58%,总误检率为0.94%,总漏检率为8.87%,本地检测结果与复核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226,P<0.01).抽查13个流行村296份阳性血清,样本滴度≥1∶80的占检测总数的17.50%,垸内型、垸外洲滩型和丘陵型3类地区阳性血清样本滴度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x2=19.79,P=0.071).抽查了15个监测点的Kato-Katz片,共复核316张,其中阳性片23张,阴性片293张,总符合率100.00%;结论 血清学、Kato-Katz片总体符合率较高;漏检率较高的原因有血清样本保存不规范和检测人员对弱阳判断存在误差;各地区需要对IHA高滴度人群进行监测与管理,要继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2.
上皮型肺母细胞为罕见疾病,笔者遇到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性,12岁,因在校时无明显诱因咯鲜血一次,量约10ml,同时伴有胸闷、乏力,于1998年5月4日入院。查体:体温362℃,血压14/9kPa,心率80次/分,呼吸18次/分。一般情况良好,胸廓外形正常,右胸下部叩诊实音,呼吸音减弱,无...  相似文献   
63.
长梗薤白的生物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长梗薤白的生物活性,并阐述了长梗薤白化学成分的研究不仅限于其挥发性成分,也包括其巢体皂甙类等非挥发性成分,为今后深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4.
为探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缺心预适应现象的客观指标,选择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6例,按修定的Bruce方案,于首次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10 min行第二次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分析两次运动试验中心绞痛的发生率及出现时间、ST段压低最大值及持续时间、运动中和/或运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发现,心绞痛发生率由首次运动试验的56.3%降至第二次运动试验的25%(P<0.01),心绞痛出现时间由首次运动试验的2.24±0.2 min延长至第二次运动试验的3.8±0.4 min (P<0.05);ST段压低最大值由首次运动试验的0.18±0.07 mV降至第二次运动试验的0.12±0.04 mV (P<0.01),ST段压低持续时间由首次运动试验的 6.42±0.8 min降至第二次运动试验的4.1±0.5 min (P<0.01);心律失常发生率由首次运动试验的43.8% 降至第二次运动试验的18.8%(P<0.01).结果提示,短暂心肌缺血可使心肌产生预适应现象,并对心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5.
脑转移瘤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我院自1 988—2 0 0 3年共收治颅内转移瘤手术34例,约占同期颅内肿瘤的5 6 % ,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4例脑转移瘤经开颅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男2 0例,女1 4例,发病年龄32~71岁,4 0~6 0岁者2 4例(占70 6 % )。1 2 原发病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索通过继续医学教育,保持和提高基层部队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方法 回顾2年来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结合当前的形势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总结出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4点做法:(1)每年定期组织培训基层卫生队长;(2)基本功训练与专科技术培训相结合;(3)坚持普遍培训与重点培养相结合;(4)进一步提高在职培训的效果。通过这些做法,推动了基层部队广大医务干部的业务学习积极性,使基层部队医务干部理论知识和技能有了明显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有了明显改进,从而带动卫生队伍整体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结论 继续医学教育必须从基层部队卫生工作的实际出发,着眼整体和长远,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推动基层卫生业务干部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增进卫勤保障工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制备日本血吸虫病免疫检测试剂IgG抗体质量控制品。 方法 收集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粪检筛查血吸虫感染病人血清和无疫水接触史、无血吸虫感染史且粪检阴性人群血清,用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制成冻干质量控制品。 结果 共筛选出12份阳性质控品、1份灵敏度质控品、1份精密度质控品和10份阴性质控品;阳性质控品根据ELISA法检测血清效价不同,分为强、中、弱阳性质控品。经12个月实际储存条件及破坏稳定性实验,该质控品稳定性可达1年。 结论 所制备的冻干质控品使用方便,结果稳定,可以满足日本血吸虫病诊断试剂实验室质量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羟考酮不同镇痛方案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75例,年龄40~65岁,BMI 18~24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吗啡组(M组)、羟考酮持续背景剂量组(O1组)和羟考酮无背景剂量组(O2组)。三组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2.5mg/kg、顺式阿曲库铵0.2mg/kg行麻醉诱导。M组术后镇痛泵药物为吗啡50mg+昂丹司琼8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背景剂量2ml/h,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5min;O1和O2组术后镇痛泵药物为羟考酮50mg+昂丹司琼8mg加生理盐水到100ml,O1组背景剂量2ml/h,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5min;O2组无背景剂量,PCA 4ml,锁定时间5min。记录术后4、8、12、24和48h的NRS评分;记录术后48h内补救镇痛次数、镇痛药用量和术后48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O1、O2组术后4、8、12h静态NRS评分明显低于M组(P0.05);O1、O2组术后4、8h动态NRS评分明显低于M组(P0.05);M组术后48h内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多于O1、O2组(P0.05);O2组术后48h内镇痛药总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M、O1组(P0.05)。结论羟考酮较之吗啡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静脉镇痛中可以起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并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9.
罗江山  廖云川  唐丽 《中外医疗》2010,29(20):179-179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期间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通过低场磁共振影像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中Ⅰ级损伤43个,Ⅱ级损伤21个,Ⅲ级损伤16个,全部患者均经临床关节镜或手术证实,临床复合率100%。结论低场磁共振对半月板损伤能做出准确的诊断,是目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最为准确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0.
苏木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晨秋  赵明波  唐丽  屠鹏飞 《中草药》2012,43(2):230-233
目的研究苏木Caesalpinia sappa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及与对照品共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苏木心材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1-羟基-7-甲氧基呫吨酮(1)、2-羟基呫吨酮(2)、1,5-二羟基呫吨酮(3)、1,7-二羟基呫吨酮(4)、大黄酚(5)、木栓酮(6)、熊果酸(7)、β-谷甾醇棕榈酸酯(8)、麦角甾烷-4,6,8(14),22(23)-四烯-3-酮(9)、豆甾醇(10)、β-谷甾醇(11)。结论除化合物10、11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云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同时也是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的呫吨酮和蒽醌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