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27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447篇
预防医学   168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47篇
  7篇
中国医学   184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喻鑫  周波  韩涵  曹先东 《安徽医学》2022,43(6):669-672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1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手助腹腔镜组(手助组)18例、完全腹腔镜组(腹腔镜组)22例和开腹组20例,分析比较3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完成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胃排空障碍、胃出血)以及术后病理学结果(肿瘤破裂、切缘阳性、危险度分级)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肿瘤破裂及残留情况。手助组、腹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均小于开腹组(P<0.05),手助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助组的手术完成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腹腔镜组和开腹组(P<0.05);开腹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手助组和腹腔镜组(P<0.05),而手助组和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危险度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助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兼备开腹手术及常规腹腔镜手术的优势,而且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和时间控制血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量 (rCBF)及血肿扩大 (HD)或再出血 (HR)的影响。方法  1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头部CT确诊后 ,测得最初血压 ,依不同情况的血压控制分为A、B、C三组 ,并分别入院 3d内、 15~ 2 5d和 3d内、 10~ 15、 2 0~ 2 5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检查和神经功能评定 ,图像处理和评分采用盲法。结果  (1)发病时 (3d内 ) ,平均动脉压降低大于 2 0 %组 (A组 )其rCBF下降较降压在 5 %~ 2 0 %组 (B组 )和降压小于 5 %组 (C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慢性期 (15~ 2 5d) ,则三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C组发生HD或HR的机会明显大于A、B组 (P <0 0 5 )。 (3)A组神经功能下降在各期均较B组和C组明显(P <0 0 5 ,P <0 0 1)。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平均动脉压降低在 5 %~ 2 0 % ,则既不加剧rCBF下降和继发神经功能损害 ,也不增加HD或HR的机会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究水凝胶对腹腔开放下大鼠小肠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过量的对硝基苯氯甲酸酯(PNC)活化聚乙二醇(PEG)两端的羟基,得到PNC-PEG-PNC.用酪胺和壳聚糖分别置换PNC-PEG-PNC分子两侧的PNC,得到壳聚糖-PEG-酪胺分子(CPT).对60只大鼠建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水凝胶组(CPT组)、暂时性关腹组(TAC组)、假手术组(Sham组).CPT组:腹腔开放后,以生物材料CPT水凝胶被覆于开放创面上,再用聚丙烯网片临时关腹;TAC组:腹腔开放后用聚丙烯网片临时关腹;Sham组:逐层进腹后随即关腹.腹腔开放后4h,使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检测CPT组和TAC组大鼠小肠上皮的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数量.腹腔开放后4、8、24 h分别使用TBA法和ELISA法测定CPT组、TAC组和Sham组小肠组织的丙二醛(MDA)和8-羟脱氧鸟苷(8-OHDG)水平.结果 腹腔开放后4h,CPT组未观察到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现象,而TAC组可以观察到损伤细胞.腹腔开放后4h,TAC组的MDA和8-OHDG水平明显高于其在Sham组的水平,CPT组的前述指标浓度在TAC组和Sham组之间.在腹腔开放后8 h,CPT组大鼠小肠MDA和8-OHDG的浓度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在关腹后8h和24h,TAC组的MDA和8-OHDG的浓度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结论 生物材料CPT水凝胶能显著降低腹腔开放后小肠氧化应激水平并有利于保护小肠损伤.  相似文献   
994.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新生儿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即使在当今重症监护及治疗手段极大改善的情况下,病死率也高达20%。新生儿ARDS是由严重肺部感染等直接肺损伤或脓毒症等间接肺损伤引起,以肺顺应性下降、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点的急性呼吸衰竭。临床中对于新生儿ARDS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以呼吸支持、PS替代治疗、体外肺膜氧合治疗、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为综合治疗手段。以miRNA检测为基础的新生儿ARDS预后相关研究近几年出现一些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调查分析沈阳市汉族医学生骨强度指数和体成分变化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影响骨强度指数的主要因素。方法 2017年4月选取沈阳汉族医学生1 949例(男生721例,女生1 228例),年龄19~21岁,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和生物电阻抗分析仪,分别测量学生右足跟骨骨强度及体成分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研究骨强度指数与体成分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沈阳汉族医学生男、女生骨强度指数均在19岁时最高,之后20岁和21岁时骨强度指数均降低,且只有女生差异显著(P0.01);男生各年龄组骨强度指数值均大于女生(P0.01)。汉族男生各年龄组脂肪含量、体脂率及水肿系数均显著低于同年龄组女生结果(P0.01);除了19岁年龄组中腰臀围比,男生各年龄段体重、总水分、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骨质、蛋白质、肌肉量、瘦体重、骨骼肌含量及基础代谢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同年龄组女生结果(P0.01或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汉族医学生骨强度指数与BMI和骨骼肌含量正相关(P0.01),与脂肪含量负相关(P=0.000)。结论沈阳汉族医学生骨强度指数在20岁和21岁时显著下降,女生骨强度指数下降情况较为严重,是骨质疏松的重点防护对象;BMI和骨骼肌含量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保护性因素,而脂肪含量是引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6.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总结165例枕神经痛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用预先制订的诊断标准及观察表,对成都5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神经科门诊枕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及记录,病情判定采用患者自评101点数字评分法(NRS),医生评估采用六点行为疼痛测定法(BRS)。自评和医评在治疗前进行1次,以后每周进行1次,观察治疗3周。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165例,其中以枕大神经痛占绝大多数(92.7%),男女比为0.6:1,年龄发病高峰40~70岁(58.8%),职业以工、农及文职人员占多数为72.1%,冬春发病为高峰,分别为60.9%和22.4%,无明显诱因者为73.3%,病情1周内缓解者为54.7%,2周内缓解79.5%,其余在三四周内缓解。结论:枕神经特殊的解剖特点与包裹它的结缔组织悬浮网结构是其发病的基础,颈椎病、颈部肌肉慢性劳损及创伤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天气寒冷,劳累及职业等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回顾性分析首次采用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4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收治的肝癌患者258例,分为两组:A组(生存期≥5年)患者150例,B组(生存期<5年)患者108例。所有患者首次治疗均采用TACE,后续治疗为TACE治疗和/或包括外科切除、其他介入治疗和靶向药物在内的综合治疗。结果:A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95%CI 84.5~109.5),B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95%CI 10.4~1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肿瘤数目、肿瘤大小、AFP值、肿瘤分期、动静/门脉瘘、肝外转移、腹水、门脉受侵/癌栓、碘油沉积状态、肝外血供、肿瘤边界、综合治疗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3(HR=2.141,P<0.01)、无门脉侵犯/癌栓(HR=3.554,P<0.01)、碘油沉积状态Ⅰ型+Ⅱ型(HR=1.679,P=0.017)、综合治疗(HR=2.745,P<0.01)是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后获得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肝细胞癌患者TACE及以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安全有效,TACE术前的肿瘤数目、门脉受侵/癌栓、TACE后碘油沉积状态、综合治疗等是影响TACE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9.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SPR) to spastic cerebral palsy. METHODS: 55 patients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who were treated with SPR between April 1999 and January 2002 were followed up and compared their changes of muscle force, muscle tone, the limb function preoperatively and postoperatively.RESULTS: 51 had selective lumbosacral posterior rhizotomy. In 35 cases who could not walk preoperatively, 25 could walk alone. 6 cases improved their gait and walk ability and 4 did not significantly. 20 cases who walked claudicantly preoperatively, can walk nimbly and firmly. Their step width extended and gait improved apparently. 4 cases had selective cervical posterior rhizotomy. They had their spasm of upper limbs relieved, joint function improved, and clawhand disappeared. In this group we didn' t find sever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has curative effect to spastic cerebral palsy and has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Its long-term effects stil  相似文献   
1000.
1 资料和方法本院门诊患者 32例 ,共 6 3只眼 ,其中 1例为单眼病变 ,男 11例 ,女 2 1例 ,年龄 2 1~ 6 4岁 ,平均年龄 5 2岁。采用Toshiba 35 0A型的彩色多普勒检查仪 ,频率 7.5~ 10MHz选用小器官条件 ,取仰卧位 ,采用轴位扫描法 ,仔细观察患者的眼球。首先测量眼轴的长度 ,观察玻璃体的后极部及视神经乳头周围是否失去正常的球形 ,有无向后膨出及膨出宽度和深度 ,观察其形态及其与视乳头的关系。并仔细地询问是否有外伤、感染等病史 ,以及矫正视力的度数。本文以眼球后凸深度≥ 2mm作为后巩膜葡萄肿的诊断标准[1] 。图 1 双眼眼轴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