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目的】 了解H7N9禽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的分子特征,为更好地预防与治疗H7N9人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GISAID数据库中下载中国2013年分离的所有H7N9禽流感病毒株的基因及蛋白序列,并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其他相关的流感病毒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的系统进化特征?受体结合位点?宿主特异位点?飞沫传播关键氨基酸位点?致病及毒力相关位点?耐药性位点及潜在糖基化位点等的变异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流行的H7N9禽流感病毒为四源重组病毒, 所有基因片段均来源于禽类,不含任何人流感病毒基因;病毒HA的受体结合位点发生了2个关键氨基酸的变异(G186V和Q226L);在与飞沫传播有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中,个别氨基酸已发生了变异(T160A? Q226L);该病毒具有8个毒力增强位点;所有分离株的M2均发生了 S31N变异;分离株A/Shanghai/1/2013的NA的耐药位点发生了R294K变异;所有毒株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均相对保守。【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为四源重组的新型禽流感病毒。该病毒具有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SAa-2,6 Gal受体结合的分子基础,但目前尚未获得经飞沫传播的充分条件,人传人的可能性不大。该病毒具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表明对禽类致病性不强,但其对人类呈高致病性,这可能与其毒力位点的特征有关。所有分离毒株均发生了对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类药物的耐药性突变,个别毒株已发生了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达菲)的耐药性突变。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保持原有降糖药控制血糖及饮食活动量不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同时应用替米沙坦80 mg,1次/d;对照组单用替米沙坦80 mg,1次/d.应用3周后,观察肾功能、空腹血糖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3周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均有降低,治疗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银杏达莫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安全有效,可以更好地降低糖尿病早期肾病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蕲蛇酶对于肥胖的发病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BMI≥30、病史不超过2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32例,给予蕲蛇酶0.75U静滴,1日1次,共10d。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糖尿病饮食和运动,追踪随访期间实验对象每年减体重〉5kg,使体重控制在BMI24-28,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每年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血糖(FBG)、餐后胰岛素(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前与治疗后第五年检测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第五年BMI、FPG、FINS、FBG、PINS、HbA1c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蕲蛇酶治疗肥胖、发病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降糖疗效,血糖、HbA1c在5年内持续达标,不引发低血糖,不加重肥胖,达到长期缓解的目标。  相似文献   
54.
以近年来参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为基础,从改革课程设置和安排、完善病例引导式问题教学法、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和改革考核方式这4个方面论述了对医学本科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基于学时数,合理安排实验内容,知识循序渐进;进一步完善病例引导式问题教学法,数量适宜,重点突出;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提高实验系统性;改革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严谨务实的科学工作作风,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5.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基因(SjYolFer)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LYolFer,转染Hela细胞进行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方法用PCR法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cDNA文库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经RNA斑点杂交显示转录差异,然后定向克隆入表达载体pLXSN.转染重组体到Hela细胞中进行表达,并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结果PCR扩增产物大小约600 bp左右,与雌虫RNA的杂交信号明显强于雄虫.获得重组质粒pLYolFer,特异性表达产物约为21 ku,能被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清及小鼠血清识别.结论为进一步免疫原性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动脉硬化性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动脉硬化性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动脉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并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58/60),高于对照组的7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5/60),与对照组的8.3%(5/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动脉硬化性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pLXSN- Fer1 真核表达重组逆转录病毒,为进一步在细胞中表达及DNA免疫作准备。方法 用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扩增编码卵黄铁蛋白(yolk ferritin,Ferl) 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pLXSN 逆转录病毒载体,然后经氨苄LB培养基筛选,酶切、PCR鉴定。结果 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扩增出特异的卵黄铁蛋白的基因片段,克隆成功pLXSN- Fer1 重组逆转录病毒。结论 构建成功pLXSN- Fer1 重组逆转录病毒。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在小鼠模型中评价含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分子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 -SjFABPc与含IL - 2基因佐剂的质粒构建体 pCD -IL - 2经肌注、皮内途径导入机体后所诱生的免疫反应。 方法 碱裂解法大量制备重组质粒 pcD-SjFABPc、pCD -IL - 2重组质粒及空质粒 pcDNA3,经肌肉及皮内注射免疫BALB/c小鼠 ,每只鼠注射 10 0 μg ,两周后同量加强免疫一次。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的第 2 0d、5 0d及 65d用MTT法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与NK细胞活性 ,并用双夹心ELISA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 - 2、IFN -γ及IL - 10含量 ;ELISA法测定免疫鼠血清IgG抗体。 结果 NK细胞杀伤活性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测定 ,加佐剂组 ( pcD -SjFABPc联合 pCD -IL - 2组 )较不加佐剂组 ( pcD -SjFABPc组 )NK细胞杀伤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皆增加 (P <0 .0 5 )。两途径三次检测IL - 2及IFN -γ值均明显高于NS对照组和空质粒组 ,且加佐剂组的明显高于不加佐剂组的 (P <0 .0 5 ) ;不同途径各组IL - 10值与NS及空质粒对照组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注射质粒后 2 0d和 5 0d ,未测出抗体 ;免疫后 65d检测 ,pcD -SjFABPc和pcD -SjFABPc联合 pcD -IL - 2免疫组的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该两组OD490 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相似文献   
59.
用表达序列标签(EST)法发现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血吸虫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多方面了解血吸虫这种复杂的多细胞生物 ,以促进抗血吸虫疫苗的研制 ,寻找新的杀虫药物以及研究血吸虫与宿主的关系。表达序列标签法 (EST)是一种快速筛选生物新基因的常用方法。本文运用这种技术对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成虫 c DNA文库进行随机挑选 ,提取噬菌体 DNA作模板 ,进行 PCR反应 ,将产物大于 50 0 bp c DNA插入片段测序 ,得到1 1 5个表达序列标签 (EST) ,其中有 75个新基因 ,并得到一些有重要功能 c DNA的克隆。材料和方法1 材料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成虫 c DNA文库由南…  相似文献   
60.
登革病毒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蚊媒性急性传染病.但至今仍没有获批准的疫苗可用.近年,一种新的病毒样颗粒(VLPs)能使免疫小鼠产生中和性抗体和持久、特异的T淋巴免疫记忆细胞.VLPs克服了传统疫苗的很多不足,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