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4 毫秒
41.
TNF-α -857C/T及-863C/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转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裴琦  吴继周 《广西医学》2010,32(4):381-385
目的探讨广西人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857和-863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果的关系。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4例(CHB组)、HBV感染自愈者64例(SR组)、健康对照组48例,应用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检测SR和CHB患者TNF-α基因启动子-857C/T和-863C/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结果 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857CC在CHB组、SR组、健康对照中分别为54.1%、53.1%、52.1%,-857CT分别为39.2%、40.6%、41.6%,-857TT分别为6.7%、6.3%、6.3%,各组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63CC在CHB组、SR组、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67.6%、59.4%、60.4%,-863C/A分别为20.3%、37.5%、37.5%,-863AA分别为12.2%、3.1%、2.1%,各组间分布频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SR组、健康对照组分别和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基因启动子-857C/T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广西人群HBV感染后的结果没有关系,-863C/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西人群HBV感染后的转归有关,其中TNF-α -863AA可能不利于HBV感染的清除。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不同临床类型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对HBsAg和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慢性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对研究对象血清及全血进行HBVM、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10和淋巴细胞亚群CD4+、CD8+T细胞检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HBV DNA进行检测,将HBV DNA指数结果进行对数转换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重症肝炎(慢重肝)组和肝硬化组免疫学指标IL-2、IL-10、CD4+、CD8+T细胞与HBsAg滴度及HBV DNA水平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组CD4+T细胞与HBV D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免疫学指标IL-2、IL-10和CD8+T细胞与HBsAg和HBV DNA水平均无显著性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肝病不同临床类型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对HBsAg和HBV DNA水平的影响不尽相同.慢乙肝组CD4+T细胞与HBV D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在慢乙肝患者中CD4+T细胞对HBV似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比广西壮、汉民族HLA-DRB1*07基因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方法以广西73名壮族、97名汉族健康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程乙肝疫苗接种,采用PCR—SSP技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细胞DNA的HLA—DRB1*07基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壮族与汉族之间乙肝疫苗的应答率无显著性差别(84.21%V886.60%,P=0.658),壮族与汉族人群之间HLA-DRB1*07基因携带频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9.21%vs6.19%。P=0.454),但壮、汉族中HLA—DRB1*07携带者的疫苗应答率都显著低于非携带者(P=0.00/P=0.03)。结论民族差异不是广西人群乙肝疫苗应答效果的影响因素;广西壮、汉族人中携带HLA—DRB1*07基因都可能是导致机体对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因素。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广西少数民族瑶族地区新发现肝癌高发村肝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为对肝癌进行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和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相结合,以广西新发现的肝癌高发村及相对低发村原藉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肝癌发生状况、肝炎病毒感染及复制、生活环境因素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肝癌高发村和相对低发村肝癌的粗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04.90/10万和55.76/10万.两村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村居民HBsAg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7.8%(11/62)、12.9%(8/62)和9.4%(10/107)、4.7%(5/107)。两村比较HBsAg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别(χ2=2.54,P=0.11)。但两村HBVDNA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r=3.75,P=0.05);两村抗-HBs的阳性率分别为53.2%(33/62)和60.7%(65/107),两村比较无显著性差别(χ2=0.91,P=0.34)。高发村10年前以塘水作为饮用水.而低发村一直以山泉水作为饮用水;两村均未检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结论在广西少数民族瑶族地区新发现的肝癌高发村肝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HBV感染.尤其是HBV的复制、饮用塘水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黄曲霉毒素及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在此地区肝癌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5.
肝纤维化是反复长期肝损伤过程中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及异常分布的结果,最终可导致肝硬化的发生,如得到及时治疗,肝纤维化及部份早期肝硬化可得到逆转。因此,及时准确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慢性肝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在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机体中许多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可用于肝纤维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46.
布鲁氏菌病疫情逐年回升,已经对人及家畜构成危害.不但对人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鉴于此,对其及早发现以及快速精准检测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就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方法进行简单评述,以为其今后的方法选择及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以求最大化控制该疾病.  相似文献   
47.
张振权,周桂英,黄天壬,刘革,何振芳,吴继周,黄昭东,徐庆芬,余家华,刘洁敏ASTUDYONTHEROLEOFHCVINFECTIONINAETIOLOGYOFPRIMARYLIVERCANCERANDIT'SINTERACTIONWITHHBsAg...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变异(HBVBCP)与IL-10、IL-12、TNF-α及IFN-γ关系。方法176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度,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HCC)]。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HBV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HBVBCP变异在HCC组的阳性率为70.0%(14/20)显著高于慢性肝病组的阳性率37.8%(59/156)(P=0.008);HCC组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P=0.000),而HCC组的血清IL-10、IL-12和IFN-γ水平与慢性肝病组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VBCP变异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且血清TNF-α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BV感染所致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状况,似了解细胞免疫在乙肝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4例各型乙肝病人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急性乙肝组CD4 比例升高,慢性乙肝患者CD8 下降,所有乙肝患者CD4 /CD8 比值均高于正常人(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