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51.
人参皂苷Re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e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40只Wistar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制作糖尿病模型,将34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人参皂苷11只,吡格列酮组11只,分别予以相应量纯净水、人参皂苷Re25mg/(kg·d)、吡格列酮10mg/(kg·d)灌胃,连续给药4周;另取10只正常大鼠予标准饲料喂养4周作为对照组。干预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分别检测血糖、血脂,血清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人参皂苷组和吡格列酮组空腹血糖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低于模型组(P〈0.0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人参皂苷组和吡格列酮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均高于模型组(P〈0.01)、MD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人参皂苷组和吡格列酮组心肌组织结构损伤明显轻于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较模型组整齐。结论人参皂苷Re对糖尿病大鼠具有心肌保护作用;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通过抑制缺血大鼠心肌细胞Bax蛋白的表达,调节Bcl-2/Bax水平,从而抑制大鼠缺血心肌细胞的凋亡。方法将健康的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和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组.2周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制作心肌缺血模型,检测心肌细胞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心电图:各组造模成功后5分钟时心电图ST段及造模成功时心电图ST段比较,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预防组中的Bcl-2和Bax与模型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中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可以减少心肌缺血大鼠中心肌细胞Bax蛋白的表达,调节Bcl-2/Bax水平。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律失常与B型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患者64例,分为两组:高血压左室肥厚组30例,男17例,女13 例,年龄(57.4 ±10.4) 岁;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律失常组34 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58.5±10.0) 岁,正常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 例,年龄(58.6±8.8) 岁.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BNP测定.结果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律失常组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组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与LAD、LVMI、IVST和LVPWT 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0、0.59、0.48、0.41,均P<0.01 ).结论 BNP是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指标,它在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
<正>氯沙坦是一个血管紧张素Ⅱ与AT1的拮抗剂,它选择性地阻滞血管紧张素Ⅱ与AT1结合,从而阻断所有促成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循环系统和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本研究将通过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治疗的同时,探讨对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以及对血脂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998年3月~2000年8月,门诊43例老年高  相似文献   
55.
作者检测了正常中青年组30例和健康老年人组17例的血浆D—二聚体,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检测了189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患心肌梗塞和脑血管病组也较健康老年人组高(P<0.001)。表明D—二聚体检测是一项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观察溶栓治疗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6.
氯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动脉血流的变化值,测量指标包括肾动脉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dmin)、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max)、平均流速(Vm),计算肾血流量(Q)、肾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Vsmax/Vdmin比值.结果:治疗后左肾动脉的RI、PI、Vsmax/Vdmin值均显著降低(P<0.01),右肾动脉的RI、PI及Vsmax/Vdmin值均降低(P<0.05).治疗后肾动脉血管壁厚度明显变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肾动脉血管内径治疗后增粗(P<0.05).结论:氯沙坦具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氯沙坦 (科素亚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4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 ,给予氯沙坦 50~ 1 0 0 mg/日 ,治疗 1 2~ 1 7个月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肾血流动力学及肾结构的变化 ,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 (Ang- ) ,血、尿 β2微球蛋白 (β2 - MG)水平。结果 氯沙坦治疗后患者血压明显下降 (P<0 .0 0 1 ) ,肾血流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Vsmax/ Vdmin比值双肾均显著降低 (P<0 .0 1 ) ,治疗后管壁厚度明显变薄 ,治疗前后肾动脉管壁厚度有显著差异 (P<0 .0 1 ) ,动脉内径增宽 (P<0 .0 5)。血 β2 - MG浓度降低、尿 β2 -MG排泄量明显减少 (P<0 .0 1 ) ,血浆 Ang- 水平有增加趋势 (P>0 .0 5)。结论 氯沙坦有降血压、降低肾动脉血管阻力 ,增加肾血流量 ,改善肾血管结构 ,降低血β2 - MG,降低尿β2 - MG排泻 ,从而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58.
苯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苯那普利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变化。结果 治疗前 ET水平升高 ,NO水平降低 ,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治疗后 ET水平降低 ,NO水平升高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 苯那普利可降低 ET,升高 NO,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9.
1954年Burch首先报告了一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心电图的异常。临床上将急性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继发性冠状动脉疾患称为脑心综合征或脑心卒中(cerebrocardiac syndrome,ccs),这是最初的也是比较狭义的脑心综合征的概念。实际上,各种颅内疾患包括急性脑血管病、急性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高压均可引起心脏损伤。广义的脑心综合征的概念即指各种颅内疾患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伤。临床上高度重视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认为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0.
高脂血症与胆囊结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与胆囊结石的关系。 方法:对5 982例体检者进行血脂水平的测定,采用超声进行胆囊结石的诊断,比较血脂正常和血脂异常人群胆囊结石的患病情况。 结果:高脂血症患者中胆囊结石的检出率(9.86%)高于血脂正常人群(7.00%)(P<0.05);高脂血症人群胆囊结石的患病风险高于血脂正常的人群(OR=1.45, 95%CI:1.194~1.771);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胆囊结石的患病风险较高(OR=1.653, 95%CI:1.296 ~2.108);高脂血症患者中性别对胆囊结石的影响不明显(P>0.05,OR=1.223,95% CI=0.778~1.921)。 结论:高脂血症患者中胆囊结石的患病率高于血脂正常人群;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胆囊结石的患病率高于胆固醇水平正常人群;高脂血症患者中性别对胆囊结石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