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设计合成含有1,3,4-二唑侧链的新型氮唑类化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 通过酰化、胺解、环合、亲核取代等多步反应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 NMR、MS确证,选择6种真菌为实验菌株,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检测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 所有目标化合物对实验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对白念珠菌活性较好。化合物10d10i10l10n对白念珠菌的MIC80值为0.003 9 μg/ml,是伊曲康唑(MIC80:0.062 5 μg/ml)的16倍,是氟康唑(MIC80:0.25 μg/ml)的64倍。结论 1,3,4-二唑侧链结构的引入对化合物的活性有影响,可能是侧链结构中二唑环与苯环能够与靶酶较好地结合,从而提高了化合物的活性。  相似文献   
72.
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系统及靶酶模建的需要。根据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设计合成了15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取代-2-丙醇类化合物,均为首次报道。运用微量注偌倍比稀释法对8种常见致病真菌进行外抑菌试验。化合物Ⅳg具有较强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设计并合成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以期发现作用更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方法以乙酰苯胺为原料,经酰化反应、傅-克反应、水解反应及水合肼环合反应、氯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等一系列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参考Bom方法进行体外药理实验。结果共合成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11个,均属首次报道,并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确证结构。初步的体外药理实验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的聚集。结论11个目标化合物中化合物(8)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活性最强,超过对照化合物CCI-17810,化合物(1)、(2)、(4)等也有较强的活性。  相似文献   
74.
丹参素是从中草药丹参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类酚酸件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关丹参素衍生物的研究一直为科研人员所关注,本文对这些文献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整理,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丹参素的结构改造和药物创新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教学助理辅助教学模式在国外的大学教育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笔者根据自己的参与该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有机化学教学的特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中开展和实施教学助理辅助教学模式。认为该辅助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芒果苷衍生物并进行体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实验。方法利用亲核取代反应在芒果苷上引入疏水苄基,设计合成8个新化合物4~11,采用比色法对化合物进行PTP1B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设计合成的8个化合物对PTP1B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芒果苷衍生物的活性明显好于芒果苷本身的活性,苄基的对位取代活性要优于邻位和间位取代,且苄基上氯原子取代的衍生物要高于其它原子取代的化合物活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以氟康唑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新的三唑醇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真菌活性。方法:引入环己基侧链结构,合成一系列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NMR等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部分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引入环己基对抗真菌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8.
目的:以氟康唑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新的三唑醇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真菌活性。方法:引入异丙基及取代氨基侧链结构,合成一系列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NMR等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5个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6c),(6d),(6e),(6f)和(6g)对除薰烟曲霉菌外的7种菌株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取代氨基侧链结构的引入对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侧链为取代苄基活性较好,且取代苄基侧链越短,抑菌活性越好。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具有正丁基和取代苄基侧链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4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正丁基-N-取代苄基氨基)-2-丙醇化合物,其结构都经过 1H NMR、IR和LC-MS确证。选择8种临床常见的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体外抑菌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除熏烟曲霉菌外的所有菌株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活性,对深部真菌的抑制活性明显优于浅部真菌。其中化合物6a、6d 和 6j 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抑制活性(MIC80 0.015 6 μg/ml)是氟康唑的16倍;化合物6m和6n对白念珠菌的抑制活性(MIC80 0.003 9 μg/ml)是氟康唑的128倍,比其他对照药活性都高。结论:引入正丁基和取代苄基侧链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介绍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外有代表性的文献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结果:综述了这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及其他相关活性的研究进展。结论: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的活性与治疗阳瘘的作用密切相关,其最初是作为治疗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来研究,现在对阳瘘治疗研究是普遍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