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 联合检测95例胃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白细胞分化抗原 44(CD44)和白细胞分化抗原 24(CD24)的表达情况,分析这3种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5例经手术切除并有明确病理诊断为胃癌的标本中EPCAM、CD44和CD24的表达。分析95例胃癌临床病理资料与这3种蛋白阳性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1) EPCAM阳性56例(58.95%),CD44阳性41例(43.16%),CD24阳性56例(58.95%)。其中EPCAM+CD44+30例(31.58%),EPCAM+CD24+45例(47.37%),CD44+CD24+32例(33.68%),EPCAM+CD44+CD24+25例(26.32%)。(2)EPCAM与年龄、肿瘤浸润深度、WHO组织学分型有关;CD44与BORRMANN分型、WHO组织学分型、CEA值有关;CD24与浸润深度、肿瘤位置、WHO组织学分型、脏器侵犯有关;三者阳性与浸润深度、肿瘤位置、WHO组织学分型有关(P<0.05)。(3)EPCAM、CD44阳性组的生存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EPCAM+CD44+CD24+与EPCAM-CD44-CD24-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PCAM-CD44+CD24+与EPCAM-CD44-CD24-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CAM、CD44和CD2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初筛实验。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液、原发癌组织及肝转移灶中K-ras基因突变,探讨K-ras突变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48例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液、原发肿瘤组织、相应的癌旁肠黏膜以及8例肝转移灶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结果 4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17例(35.4%)发现K-ras基因突变,48例癌旁黏膜中4例(8.3%)发现K-ras基因突变,明显低于癌组织的基因突变率(P<0.05).48例结直肠癌患者中16例(33.3%)门静脉血中发现K-ras基因突变,与癌组织的基因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肝转移患者门静脉血中K-ras基因突变率(7/10,70.0%)明显高于无肝转移者(9/38,23.7%,P<0.05).16例门静脉血存在K-ras基因突变者,其相应的肿瘤组织中均发现K-ras突变.而结直肠癌组织中无K-ras基因突变者,患者门静脉血及癌旁黏膜无基因突变.8例同时性肝转移患者中5例门静脉血发现K-ras基因突变,且其相应的肝转移灶组织也发现相同的K-ras突变.2例异时性肝转移患者门静脉血检测到K-ras基因突变,手术时无肝转移,但分别于术后第6个月和第9个月经CT检查证实有肝转移.原发肿瘤组织K-ras基因突变类型与门静脉血、肝脏转移灶的K-ras基因突变一致,即K-ras基因12密码子GGT突变为GAT或GTT.结论 结直肠原发癌组织和患者门静脉血有K-ras基因的突变,预示着肿瘤可能有肝脏转移.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mutations of K-ras oncogene in portal vein blood 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nd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tated K-ras oncogene and liver metastases in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Forty-eight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ere screened for the mutations of K-ras oncogene in tissue samples from their tumors, portal vein blood, proximally adjacent mucosa and 8metastatic liver biopsies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DNA sequencing.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with their clinical data. Results Sixteen of the 48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had K-ras point mutations at codon 12 in their portal vein blood, and 17 of 48 patients had K-ras mutations in their primary tumors, but only 4 of 48 patients had K-ras mutations in proximally adjacent mucosa.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ate of K-ras mutation between tumor tissues and portal vein blood (P > 0. 05 ), 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umor tissue and the proximally adjacent mucosa ( P <0. 05 ). The rate of K-ras mutations in portal vein blood of colorectal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es (70. 0% )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without liver metastases (23.7%). Sixteen cases of mutated K-ras in portal vein blood showed mutations in tumor tissues. Patients without mutated K-ras in tumor tissue had no mutations in their portal vein blood and proximally adjacent mucosa. In 5 of 8 patients with simultaneous liver metastasis, mutated K-ras oncogenes were detected in portal vein blood, and the type of K-ras mutation detected in the tumor tissue was accord with that in metastatic liver biopsies. Two patients with mutated K-ras detected in their portal vein blood had no liver metastases during perioperation, but liver metastases were diagnosed by CT at the postoperative month 6 and 9 respectively. The main types of K-ras mutations at codon 12 included GGT to GAT and GGT to GTT. No one had point mutation at codon 13. Conclusion Mutated K-ras detected in both cancer tissue and portal vein blood may indicate liver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提供照料者支持对老年痴呆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浙江省中医院干部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54例老年痴呆患者及其照料者为对象,其中2008年12月前未提供照料者支持的53例为对照组,2009年1月起提供照料者支持的101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生理病理参数差异和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生理病理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供照料者支持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价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紫杉醇脂质体与传统紫杉醇化疗的临床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别.方法 将7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45例,对照组31例.试验组应用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进行化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紫杉醇(135mg/m2)进行化疗.结果 7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全组患者中完全缓解(CR)6例,占7.8%;部分缓解(PR)21例,占21%,总有效率35.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脱发、肌肉关节酸痛等,无严重超敏反应,试验组过敏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对于复治患者,紫杉醇脂质体有效率较传统紫杉醇药物高,而且紫杉醇脂质体出现过敏反应者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探讨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690例使用麻醉药品癌症患者的情况,记录药品名称、用药总量、用药天数,依据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频数(DDDs)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结果我院用药频数最高为硫酸吗啡缓释片(2.134d),最低为磷酸可待因片(4.6d)。DUI最高为芬太尼透皮贴剂(1.06),其次是硫酸吗啡缓释片(1.02)。结论我院癌症患者在治疗中使用的麻醉药品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6.
背景 随着患者就诊下沉明显,联合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社区药学服务日益重要,但如何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以满足患者社区药学服务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药学服务需求现状,为改进社区药学人员参与家庭医生团队开展服务的方式提供参考建议。 方法 于2020年9—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349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和855例家庭医生团队主要成员〔全科医生(n=481)、护士(n=234)、公共卫生医生(n=140)〕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患病情况、用药情况、社区药学服务需求情况和社区药学服务利用情况。针对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社区药学服务认知情况和社区药学服务需求情况。 结果 349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125例(35.8%)同时患有≥3种慢性病,305例(87.4%)每日需多次用药。用药管理类药学服务方面,"用药重整及随访"需求人数最多,为52例(14.9%),"用药随访"利用人数最多,为49例(14.0%)。用药教育类药学服务方面,"慢性病用药特殊性的普及教育"需求人数最多,为247例(70.8%),"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利用人数最多,为33例(9.4%)。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中,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对药学服务的了解程度方面,分别有440例(91.5%)、202例(86.3%)、112例(80.0%)表示了解;对药师的信任程度方面,分别有302例(62.8%)、183例(78.2%)、103例(73.6%)表示非常信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遴选"服务项目的需求人数分别有359例(74.6%)、112例(47.9%)、81例(57.8%);"指导护士使用与管理药品"服务项目的需求人数分别有190例(39.5%)、153例(65.4%)、57例(40.7%)。 结论 一方面患者实际迫切需要用药管理类药学服务,另一方面患者的用药教育类药学服务需求远未得到满足。鉴于社区药学人员队伍薄弱及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药学服务认知局限的现状,社区药学人员应通过培训团队成员,提升团队的社区药学服务认知水平及服务能力,借助团队力量及成员特性,更广泛高效地开展社区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27.
范美琴  饶艳  吴文辉  余兰仙 《浙江医学》2019,41(23):2554-2555,2565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SFA)心理干预对养老护理员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杭州市某两家养老机构的120名养老护理员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观察组在常规培训考核的基础上给予SFA心理干预,对照组仅予常规培训考核,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养老护理员心理资本量表、倦怠综合征简易筛查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得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对象心理资本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倦怠综合征简易筛查量表及离职意愿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资本量表效能、希望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倦怠综合征简易筛查量表及离职意愿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干预后心理资本量表效能、希望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倦怠综合征简易筛查量表及离职意愿量表得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SFA心理干预可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心理资本,降低其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川芎配方颗粒特征指纹图谱,探索不同厂家生产配方颗粒的共性。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94nm;流速1.0mL/min;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结果:建立了川芎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对11批川芎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测定了其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含量,并与对照品及川芎饮片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川芎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9.
韭菜子不同炮制品对正常和肾阳虚小鼠交配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辉  胡昌江  刘俊达  李倩  龙兰艳 《中成药》2012,34(7):1322-1324
目的比较韭菜子炮制品对正常小鼠和氢化可的松所致肾阳虚模型小鼠的交配能力的影响。方法韭菜子生品、盐炙品和酒炙品的含水乙醇提取物对正常和用氢化可的松造成肾阳虚小鼠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用红外摄像记录30min内小鼠的跨骑潜伏期和跨骑次数。结果生品及盐炙品仅对肾阳虚小鼠交配能力的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酒炙品对正常和肾阳虚小鼠交配能力的提高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韭菜子在提高阳虚小鼠交配能力上,酒炙品优于生品和盐炙品。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重庆市范围内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现状,为进一步建立"重庆市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中心"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查阅、电话咨询和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整理和挖掘散落于民间的特色炮制技术、传承资料和传承人员信息,全面了解当今重庆市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现状。结果:此次调研共实地考察区县35个,建立了37位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人员档案,记录了传统炮制工具145份,收集了文字传承资料12份。结论:重庆市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现状及前景堪忧,传承人员严重流失,传承资料及传统炮制工具十不存一,加大传承保护力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