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7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454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118篇
基础医学   637篇
口腔科学   146篇
临床医学   1910篇
内科学   770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491篇
特种医学   4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982篇
综合类   3116篇
预防医学   1275篇
眼科学   96篇
药学   1425篇
  14篇
中国医学   1192篇
肿瘤学   272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853篇
  2010年   640篇
  2009年   625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476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8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处理和保存条件下体外HCV RNA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献血者或病人进行HCV核酸检测时,如果标本的采集、处理、保存不当,会造成病毒核酸降解,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不同抗凝剂、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时间下的HCV RNA病毒稳定性进行研究,以考察常规采供血过程中,标本采集及保存方式对NAT检测的影响。采集7例HCV RNA阳性献血者的血样,采用不同的抗凝剂、经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时间保存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HCV RNA病毒含量,考察HCV RNA的稳定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抗凝剂抗凝的全血于4℃保存48小时过程中,病毒含量下降至原滴度的42.7%;EDTA抗凝组各时间点的滴度均低于其它3组(分别相当于其它3组的67.6%-25.1%)。②ACD抗凝的全血在4、25和37℃保存48小时.病毒含量分剐下降到原滴度的53.8%、72.5%、29.8%。③ACD抗凝的全血离心分离出血浆,4℃或25℃继续保存7天,病毒含量分别下降至原滴度的70.9%和25.1%。④ACD抗凝的全血分离的血浆,反复冻融4次,病毒含量下降到原滴度的38.9%。结论:①用于核酸检测的标本应该用无菌采血管采样;②在无菌采血管采样的前提下,核酸检测标本用未抗凝血、EDTA、ACD、CPDA抗凝血均可;③采集的全血应避免放置37℃以上,ACD抗凝全血在4℃、25℃保存48小时内、37℃保存14小时内,HCV RNA病毒仍较为稳定;④分离后的血浆应避免放置25℃以上,ACD抗凝全血分离后的血浆在4℃保存7天,25℃保存3天,HCV RNA病毒仍比较稳定;⑤血浆标本应避免多次冻融,但冻融3次的血浆HCV RNA病毒含量仍然较为稳定;⑥无菌采样对维持病毒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单纯的机械性溶血并不会明显导致病毒的降解;只要注意无菌的问题和有合适的核酸提取方法去除血红素,HCV RNA病毒实际上比以前认为的要稳定得多。  相似文献   
992.
患者,男,60岁,主因进行性乏力9年、加重8个月,于2007年4月12日入院.患者缘于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头晕,查血沉(ESR)160 mm/1 h,血红蛋白(Hb)101 g/L,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正常,IgM 85 g/L(正常值0.4~2.74 g/L),IgA 0.32 g/L(正常值0.82~4.53 g/L),IgG 3.6 g/L(正常值7.51~15.6 g/L).  相似文献   
993.
2型糖尿病人强化治疗中应用图文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图文临床路径在2型糖尿病人强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进行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人100例,分为2组,路径组(50例)应用图文临床路径进行医疗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模式进行,比较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糖尿病知识测评得分。结果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糖尿病知识测评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2型糖尿病人强化治疗中应用图文临床路径可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平均住院费用,提高病人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4.
多种辅助方法对兔肝脏射频热消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实验兔肝脏射频消融(RFA)实验,评价生理盐水、四氧化三铁纳米以及肝动脉夹闭对RFA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 清洁级新西兰兔44只,每组11只,共4组进行实验.A组(对照组).:单纯RFA;B组:射频区内注射生理盐水 RFA;C组:射频区内注射2%四氧化三铁纳米液2 ml RFA;D组:手术夹闭肝动脉 RFA.按分组方法 进行准备后,进行射频消融.术后一周处死动物,测量消融区面积并进行病理检查,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消融灶A组(1.06±0.37)era2,B组(1.94±0.76)cm2,C组(1.41±0.51)cm2,D组(2.45±0.69)cm2,B、D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001).病理检查显示射频区完全坏死率A组27.3%,B组63.6%,C组36.4%,D组72.7%,B、D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肝脏射频消融联合生理盐水注射以及夹闭肝动脉后射频消融较单纯射频消融能获得更大的毁损区.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报道40例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技术在肝脏弥漫性和局限性病变诊断中应用的成功经验。结果表明,肝脏取材成功率很高,全部病例皆可作出满意的组织诊断,而且十分安全。作者认为。这种新的活检技术对于肝脏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6.
γ-射线辐照对淋巴细胞杀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 确定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所需的最低辐照剂量。方法 分别用 5、15、2 5、35、5 0Gy 5种剂量对血液进行辐照处理 ,然后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及有丝分裂原刺激试验 ,测定3 H掺入量以测定淋巴细胞的残存增殖活性。结果 与未辐照血相比 ,15Gy剂量辐照时 ,对MLC培养的抑制率已达 (96 .4± 2 .0 ) % ,但对PHA刺激和ConA刺激反应的抑制率分别为 (85 .0± 1.7) %和 (86 .5± 5 .1) % ,均低于 95 % ;2 5Gy剂量辐照时 ,对PHA刺激和ConA刺激反应的抑制率分别达 (96 .3± 2 .8) %和 (96 .6± 4 .3) %。结果  15Gy剂量不足以预防TA GVHD ,最低辐照剂量应为 2 5Gy。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提高对闭锁肺综合征的诊治认识。方法 :对 10例患者的诱因及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后 8例好转 ,2例死亡。结论 :对闭锁肺综合征应尽可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机械通气配合药物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刘振云  吕雪丽  韩名娟 《家庭护士》2008,6(4):1114-1115
脑梗死是供应脑的动脉粥样硬化等自身病变,使管腔狭窄、闭塞,并进而形成血栓,造成局部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使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和高糖状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以及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使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认为与环境、遗传、饮食、吸烟、精神因素以及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有关[1].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态,指导其合理饮食,使之能与医务人员积极配合,可达到早日康复、减少复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高龄LC围手术期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还可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00.
吕志刚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9):3967-3967
腰椎是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由于神经根被压出现无菌性炎症,神经根充血肿胀,渗出增多,引起疼痛。治疗的关键是有效地消除无获得性炎症和松解受压神经。采用腰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下配合腰椎微电脑全自动间歇牵引术和腰椎斜扳法冶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