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1.
92.
患者,男性,36岁,体重86k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年。入院前7dB超检查发现肝内占位病变,甲胎蛋白(AFP)500ng/ml。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拟行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93.
吕琪  吕宁 《黑龙江医药》1996,9(3):160-161
本文综述了四环素在治疗积液性疾病、大疱性炎天疱疹、慢性泔囊等方面的新用途,拓展了四环素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目的通过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HBV、DNA、以及乙肝两对半(HBVM),探讨HBV-LP与HBVDNA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共检测354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HBV-LP、乙肝前S1蛋白(Pre-SlAg)以及乙肝两对半采用酶联免疫方法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结果(1)在290份HBV DNA阳性标本中HBV-LP的阳性率(88.62%)明显高于乙肝病毒前S1的阳性率(48.97%),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HBV-LP吸光度值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939;(3)在HBeAg阳性和阴性标本中,Pre-SlAg的检出率则明显低于HBV-LP和HBV DNA.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HBV-LP与HBV DNA有良好的正相关性,HBV-LP检出与HBV DNA的符合率高于Pre-SlAg,HBV-LP检测可以用于反映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血清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95.
前列腺癌与增生组织雄激素受体基因微卫星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微卫星多态性与前列腺癌以及前列腺增生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对1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37例前列腺腺癌组织进行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微卫星数量测定.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B期、C~D期前列腺癌、高分化、中分化以及低分化前列腺癌的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均数分别是26.11±3.35、25.04±1.88、22.14±2.64、25.6±1.36、24.29±3.19和23.64±2.64.其均数比较,良性前列腺增生与C~D期前列腺癌以及低分化前列腺癌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16),良性前列腺增生与B期前列腺癌、中分化及高分化前列腺癌其差异无显著性(P=0.249~0.636).结论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微卫星数量的差异性可能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以及不同类型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96.
窄带成像内镜在喉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咽癌内镜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特点及NBI内镜在喉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2月~2009年7月对46例喉咽癌患者使用具有普通白光和NBI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内镜进行咽喉部的检查。对发现的病灶分别评估白光模式和NBI模式下病变表面毛细血管形态和病变边界的清晰度,比较两种观察模式对喉咽癌的观察效果和病变的检出能力。结果在46例喉咽癌中共发现86个病灶,喉咽鳞状细胞癌在NBI内镜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棕色区域,内部可见清晰的棕色斑点。在浅表型病灶中,NBI内镜在血管形态及病变边界的显示上都明显优于普通白光内镜(P〈0.001),能够明显提高对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检出率(P〈0.05)。结论NBI内镜能够通过清晰显示黏膜表面的微细血管形态和病变边界提高对早期喉咽癌的检出能力。  相似文献   
97.
目的总结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淋巴结的形态学改变,并提出相关鉴别诊断注意点。方法收集入组新辅助化疗病例119例,治疗前均行核芯针穿刺活检(CNB)。复习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分别记录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淋巴结的治疗后改变,并根据上述改变提出鉴别诊断的注意点。结果癌组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变及间质纤维化等多种反应,癌细胞的空泡变性、合体癌细胞等需与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等鉴别,免疫组化染色(AE1/AE3、CD68等)有助益。癌组织的间质反应可作为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完全消失的组织学线索。淋巴结存在与原发灶相似的治疗后改变,但出现比例较低。癌旁乳腺组织可出现导管上皮增生等改变,需与残存的导管内癌鉴别。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形态学改变会造成诊断困难,复习治疗前CNB切片、充分及必要的取材、免疫组化染色(AE1/AE3、CD68等)有助于诊断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构建数智药学大脑系统,探索未来医院药品管理新模式,为医疗机构药品数智化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系统介绍未来医院数智药学大脑的架构与管理,并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 数智药学大脑实施后,取药时间缩短,药品报损减少,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及时性与安全性;工作强度降低,工作效率提高,调剂差错降低,工作流程完善,提升了医院药事管理水平。结论 基于数智药学大脑构建的药物管理新模式有助于推进医院数智化改革,加强药事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9.
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直接内镜普查中的应用和效果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 研究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直接内镜普查中的应用和效果以及对比碘染色前后癌和异型增生的发现率。方法 在高发现场对3022例40—69岁人群进行内镜检查,观察并记录食管黏膜颜色、形态和黏膜下血管纹理,碘染色后再观察其颜色变化,并行组织括检。结果 经活检组织学诊断,并发现食管癌131例,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659例。碘染色前后发现食管癌分别为57例、111例,发现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154例、505例。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内镜检查中碘染色可明显提高浅表食管癌和异型增生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前病变与结直肠腺癌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特征,比较两种结直肠癌前病变癌变机制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间诊断的53例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包括30例增生性息肉、20例广基锯齿状腺瘤(SSA)及3例混合性息肉;同时选取45例传统腺瘤、50例结直肠腺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0例增生性息肉、20例SSA、3例混合性息肉以及45例传统腺瘤DNA错配修复(MMR)蛋白MLH1、MSH2、MSH6及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anger直接测序法检测10例SSA、10例传统腺瘤、l例混合性息肉及50例结直肠腺癌中KRAS、BRAF及PIK3CA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1)MLH1蛋白在增生性息肉中仅3例阴性(10%),在SSA、传统腺瘤中均呈阳性.MSH2、MSH6及MGMT蛋白在增生性息肉及SSA中的阴性率明显高于传统腺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2)结直肠SSA和传统腺瘤中KRAS基因突变比例为5/10,5/10;1例混合性息肉存在KRAS基因突变.(3)结直肠腺癌中,K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8% (24/50)、6% (3/50)及4%(2/50).结论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与传统腺瘤在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MMR与MGMT在“锯齿状肿瘤”癌变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KRAS基因突变是结直肠腺癌癌变过程中发生较早的重要遗传学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