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81.
彭晖  叶茂昌 《口腔医学》2014,(11):867-869
炎症与肿瘤之间关系密切,许多肿瘤起源于感染和慢性炎症。在炎症微环境和肿瘤微环境中大量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的聚集,尤其是活性氧和活性氮的产生、积聚,会改变细胞的正常内环境,引起原癌基因活化和抑癌基因灭活后启动肿瘤。口腔扁平苔癣作为潜在恶性病变,其癌变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局部的炎症微环境可能在其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马骏  叶茂昌  陈梅梅  周媛 《安徽医学》2018,39(11):1367-1370
目的 通过比较iRoot SP、AH Plus及Vitapex三种根充糊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外伤性露髓前牙的临床疗效以及急症反应发生的差异,探讨iRoot SP糊剂在外伤性露髓前牙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的外伤性露髓前牙且需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83例患者(93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28例)、B(27例)、C(28例)3组,每组31颗患牙,其中A组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应用iRoot SP糊剂作为根充糊剂,B组应用AH Plus糊剂,C组应用Vitapex糊剂。分别在术后1、3及7天比较3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周,比较急症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并于术后1、6及12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个月与6个月,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A组治疗有效率为80.65%,高于B组51.61%与C组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9,P=0.035)。3组患者术后1、3及7天疼痛VAS评分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3及7天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A组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急症反应发生率为3.23%,低于B组25.81%与C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oot SP糊剂应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外伤性露髓前牙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急症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学术背景:寻找能重建再造骨缺损的种子细胞,获得稳定可靠的细胞来源是组织工程化骨构建的重要先决条件。组织工程化骨已成为最有希望进入临床应用的组织工程成果之一。目前骨组织工程的研究集中于成骨细胞范畴,而对可以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并最终成骨的骨祖细胞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本文就骨祖细胞的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便了解骨祖细胞在骨组织工程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检索策略:由本文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6-01/2007-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steoprogenitor cells,bone tissue engineering,bone formation”,同时检索维普数据库2000-01/2007-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祖细胞,骨组织工程,骨形成”。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与骨祖细胞特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有关。排除标准: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 文献评价:共收集到66篇关于骨祖细胞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文献, 纳入30篇。1 篇为综述,其余29篇为临床或基础研究。 资料综合:①骨祖细胞的特征:骨祖细胞具有阶段性的分化特征,第一代是增殖能力最强的骨祖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祖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减弱,但数目无明显减少。②传统观念认为骨形成过程主要是由内分泌系统及局部因子等调控。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组织内的一些神经细胞因子、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骨形态发生蛋白2、内皮细胞等均可加强骨祖细胞的成骨能力。 结论:骨祖细胞具有阶段性分化和增龄性变化的生物学特性,其增殖分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84.
微型钢板用于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微型钢板对颌骨骨折复位的疗效。方法:应用钛合金微型钢板行颌骨骨折复侠内固定术42例。结果;颌骨骨折一期愈合率100%,未发现排异现象,颌面部外形以及咬He关系,咀嚼功能基本正常。结论;钛合金微型钢板行复位内固定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可塑性好,手术损伤小等优点,是颌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5.
作者对该院近十年收治的17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临床分析,副腮腺肿瘤的临床特征:凡位于颊中部肿块在排除了中胚叶来源的肿块后应考虑本瘤的可能;肿瘤靠近腮腺导管并与之相联;组织学证实是腮腺来源的肿瘤等是诊断依据,手术治疗采用腮腺区类S形延长切口为宜,良性肿瘤行局部切除即可;而恶性肿瘤则以扩大切除的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86.
涎腺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结构具有较为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历来对其组织发生,病理形态学及其诊断治疗等存在着不同见解,我院自1976~1984年手术治疗涎腺癌156例,现对其作一临床病理分析,以期对各类涎腺癌的特点和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我们采用类固醇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42例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性别和月龄:男18例,女24例;月龄最大24个月,最小4个月,平均14.9个月。部位:腮腺区10例,颌下区2例,舌部10例,颊粘膜14例,上、下唇各3例。分型:毛细血管型20例;海绵型13例;混合型9例。  相似文献   
88.
<正> 患者徐××,女,62岁。于二月前偶然发现右颊粘膜可触及一黄豆大小肿块,当时未治疗。数天后肿块被不慎咬破,创口糜烂,以后局部肿块呈进行性生长,且伴有放射性疼痛。在1979年9月21日经我院门诊病检提示为“右颊粘膜鳞状细胞癌”而收住院。体检:血压110/80毫米汞柱,心率79次/分,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二肺呼吸音清晰。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明显触及。神经系统无异常。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对复发性第Ⅲ支三叉神经痛患者行下齿槽神经管开窗并行下齿槽神经全切除、神经管内置入无机活性诱导元素,利用其成骨特性以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下牙槽神经撕脱术后复发病例18例,用球形磨钻磨除下颌第一前磨牙至下颌角下牙槽神经管周围骨质,形成直径约2cm的长条形骨窗,完整切除下齿槽神经,磨钻选磨,置入无机活性诱导材料。对患者术后随访至少2年,并对本手术方法治疗下齿槽神经痛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未出现水肿、感染等并发症。6例患者术后7 d内有余痛不止,1周后疼痛基本消失,X线连续观察2年下齿槽神经管成骨效果良好。结论本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复发性第Ⅲ支三叉神经痛,副作用是下齿槽神经切断造成的局部麻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