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 yliverdisease,NAFLD)在我国发病率正呈现逐年增高趋势,但迄今为止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运用广泛,尤其是最常用的高脂饲养(highfat ydiet,HFD)大鼠模型。为了对该模型有更进一步地了解以及更深层次把握其运用。本文主要通过查阅近10年运用此模型造模的文献,从中收集相关造模数据等资料,得出该模型合理、常用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中药方剂内服治疗耐药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常用数据库共8个,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4项研究,涉及病例1 8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方剂内服联合西医常规疗法组在总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27,95%置信区间(CI)(1.21,1.34),P<0.000 01],耐药菌清除率[RR=1.49,95% CI(1.33,1.66),P<0.000 01],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变化[均数差(MD)=-1.64,95%CI(-1.87,-1.41),P<0.000 01]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2,95% CI(0.48,1.07),P=0.1]。此外,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相比,中药方剂内服干预在总有效率,CPIS变化方面也有一定优势。结论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中药方剂内服或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比单纯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耐药细菌性肺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温病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在探讨温病治、法治则过程中,由于各医家所在的学术流派和指导思想的不同,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如:伤寒学派以伤寒理论统括温病的治法,滋阴派以清热滋阴为主论治温病,湿热派以祛湿清热为主的论治思想等。总括各医家学说,其治法不出"热欲散之"之大法,但"散之"之法各有不同罢了。此文借前贤之言,剖析推理而发"热欲散之"之新论。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类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医疗负担。其病机复杂,证候多样,多属于中医“温热病”范畴,“通腑泻下”法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关键。锦红汤是已故名医顾伯华基于中医“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创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行气通腑、活血消肿的功效,对胰腺炎、胆道感染、脓毒症等各类感染性疾病效果确切,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细菌耐药。本文综述锦红汤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及效应机制研究,包括调节炎症与免疫、抑制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改善凝血、抑制肠道细胞凋亡等方面,以期为更好地应用此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医对黄疸的认识由“以湿为主”逐渐发展为“瘀血致黄”。薛敬东教授认为湿浊内阻,病久伤及血分,导致瘀血发黄,是黄疸发病的最重要因素,并从复方中药、单味中药进行了相关研究,结合临床提出清热利湿化瘀退黄、温阳燥湿消瘀消黄、滋阴活血利湿祛黄、益气利湿祛瘀退黄、养血和血行瘀退黄等不同从瘀论治的方法,临床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从“湿瘀互结”阐述黄疸的病因病机、用药遣方特点,介绍薛教授治疗黄疸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提取物( HDE)对肝癌 QGY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 QGY细胞,分为对照组: RPMI-1640培养基培养;阳性对照组:全反式维甲酸( AT-RA)(5 μmol/L);白花蛇舌草提取物( HDE)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 20、40、80 g/L HDE。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 Hoechst33258荧光染色以及流式 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凋亡相关蛋白 B淋巴细胞瘤基因 -2(Bcl-2)、 Bcl-2相关 X蛋白基因( Bax)、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 3(caspase3)及 JNK/p38MARK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 24、48 h时 QGY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 16.56±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丹桃养肝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80只SD大鼠,随机选择14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连续9周轮替四肢内侧皮下注射CCl4方法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5组,秋水仙碱组给予秋水仙碱0.75 mg/kg灌胃,丹桃养肝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6 g/kg、3 g/kg、1.5 g/kg丹桃养肝丸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去离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21 d。大鼠处死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TT)水平,计算AST/ALT值;分离肝、脾和胸腺,计算脏器指数;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GGT、ALP水平有上升趋势,AST/ALT有下降趋势,肝组织中Hyp含量、肝纤维化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丹桃养肝低剂量组血清AST水平,丹桃养肝中、低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乙转灵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肝肾亏损、脾虚挟瘀型辨证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次,1次/日,口服;试验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乙转灵片,5片/次,3次/日,口服,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HBV DNA定量、肝纤维化指标四项、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价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A、IV-C、HBV DNA定量、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上升(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A、IV-C、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C-Ⅲ和L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转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够减轻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肾亏损、脾虚挟瘀型中医证候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