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51.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习俗的偏见、治疗虚无主义和讹传的种种因素,阳萎的诊断和治疗仅沦为民间医学的领地,迟迟未进入现代医学的研究王国。近年来随着县粟碱阴茎海绵体注射可引起勃起效窟的发现,导致了对阴茎勃起生理学的重新认识Ll],也使医学界对阳萎的诊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涌现出各种新的诊治技术。放射科医生应不失时机地加入到这个迅速发展和感兴趣的领域中去.一、正常生理、病因和局部血管解剖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CD4+炎症性T细胞(Th17细胞)和Foxp3+CD4+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互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研究.测定RA患者外周血IL-17+CD4+T细胞及Foxp3+CD4+T细胞的比例变化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6、IL-23和IL-17水平.结果 RA患者外周血IL-17+CD4+T细胞明显升高(P<0.01),而Foxp3+CD4+T细胞明显降低(P<0.01).同时,血清中IL-6、IL-23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而TGF-β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RA患者Th17细胞数量增高,而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体内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是引起上述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CD4+炎症性T细胞(Th17细胞)和Foxp3+CD4+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互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研究.测定RA患者外周血IL-17+CD4+T细胞及Foxp3+CD4+T细胞的比例变化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6、IL-23和IL-17水平.结果 RA患者外周血IL-17+CD4+T细胞明显升高(P<0.01),而Foxp3+CD4+T细胞明显降低(P<0.01).同时,血清中IL-6、IL-23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而TGF-β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RA患者Th17细胞数量增高,而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体内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是引起上述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肾脏。以腮腺肿大为首发表现的WG较少见,目前国内尚无报道,本文介绍1例以腮腺肿大为首发表现的WG,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患者男,71岁。主因右腮腺肿痛伴发热5个月,右侧面瘫半个月于2006年1月19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发现右耳后肿物,伴疼痛、低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肿物逐渐肿大,并出现右侧听力下降,外院经组织活检考虑为“慢性炎症”,3个多月前开始抗结核和局部换药治疗,伤口逐渐愈合。半个月前右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CD4+炎症性T细胞(Th17细胞)和Foxp3+CD4+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互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研究.测定RA患者外周血IL-17+CD4+T细胞及Foxp3+CD4+T细胞的比例变化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6、IL-23和IL-17水平.结果 RA患者外周血IL-17+CD4+T细胞明显升高(P<0.01),而Foxp3+CD4+T细胞明显降低(P<0.01).同时,血清中IL-6、IL-23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而TGF-β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RA患者Th17细胞数量增高,而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体内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是引起上述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隔离灌注治疗肝癌药物选择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隔离灌注(isolated hepatic perfusion,IHP)是将肝脏血液循环和体循环完全隔离,用全身无法耐受的药物剂量对肝脏肿瘤进行灌注化疗的方法.近年临床研究肝脏隔离灌注化疗药物主要使用马法兰或马法兰联合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icrosis factor-αTNF-α)及联合高温等,初步结果显示IHP较之传统疗法对不能切除的肝癌疗效有所提高.本文就目前肝脏隔离灌注中药物选择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7.
风险管理对于缓释/控释制剂的用药安全十分重要。本文通过统计《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收载的缓释/控释制剂品种、规格、剂型和服用方法 ,并结合文献分析缓控/释制剂存在的风险,探讨造成此类制剂风险的原因,并为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提出相应建议。建议提高缓释/控释制剂注册审批的技术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及质量监测,发挥药师的药学服务作用,提高医生和患者对于缓释/控释制剂的认识。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改良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术(Millikan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问。采用改良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术(Millikan术式)与同期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术各治疗腹股沟疝52例,进行随机配对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两种术式手术时问相近,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均无复发;但Millikan术式术后不适感明显减轻。结论 Millikan术式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9.
60.
恶性骨肿瘤的介入治疗(附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38例恶性骨肿瘤做了介入治疗。全部病例经动脉内灌注化疗,并对其中发生于骨盆区域的16例肿瘤加做了动脉内栓塞治疗,5例肢体肿瘤采用带囊导管阻断血流后再灌注化疗。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和囊变。笔者认为,在介入治疗中,动脉内栓塞较灌注更为重要。并提出了一种改进单纯化疗的方法和对栓塞材料的选择,最后对介入治疗的评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