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 B,NB-UVB)治疗中重度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5例)单独采用NB-UVB照射治疗,B组(60例)采用NB-UVB照射联合口服阿维A治疗,疗程4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变化、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口服阿维A联合NB-UVB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33%,明显高于单独使用NB-UVB照射治疗组的6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阿维A联合NB-UVB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对于迅速控制病情、缩短疗程、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回顾性分析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住院期间采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血脂代谢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及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结果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平均PASI评分治疗前为15.30[12.00,19.65],在治疗后12、24及52周分别为1.20[0.20,3.65]、1.20 [0.60,3.40]和2.40[1.70,8.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载脂蛋白A1在治疗后12、24及52周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治疗后12周相比于基线短暂升高,继续治疗逐渐恢复至基线水平.而TG、LDL-C及载脂蛋白B治疗前后并未发现明显改变.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优越,上调银屑病患者的HDL-C和载脂蛋白A1水平,对银屑病炎症有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一定程度上调TG水平,对银屑病患者的血脂代谢有明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小丽是公司出了名的护肤达人。一日,同事小美网购了一些护肤品,正巧被小丽撞见。小丽拿起护肤品包装端详半天,对小美说:“你的护肤品不如我的好。我都买‘械’字号护肤品,而你买的都是‘妆’字号”。小美听后十分不悦,难道护肤品还有这讲究?  相似文献   
54.
我科自1995年10月~2000年6月,对18例髋关节疾患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55~83岁,平均69岁。股骨颈骨折9例,股骨头缺血坏死6例,髋关节骨关节病3例。住院10~24d。康复护理方法:(1)患肢护理:①术后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穿防旋鞋,两腿之间放一枕头或三角垫,以防髋关节脱位。②术后当晚,术侧肢体下放置适当厚度软垫,使髋、膝关节稍屈曲,同时在术侧大转子外下方填入软垫,可减轻疼痛。术后第1天,撤除软垫,尽量伸直术侧下肢,以防屈髋畸形。(2)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55.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系统炎症性疾病,不仅累及皮肤、关节、指甲等,还常合并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其发病机制与银屑病导致的系统慢性炎症相关。其中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是银屑病最常见的共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等,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相互影响受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本述评就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机制和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银屑病及其共患疾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09年至2015年的1604例银屑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银屑病与其共患疾病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银屑病共患疾病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肝脏疾病(脂肪肝、肝炎、肝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等。银屑病女性患者更易患心血管疾病(P<0.05),男性更易患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P<0.05);从银屑病发病年龄看,有心血管病组较无心血管病组年龄大,糖尿病组较无糖尿病组大,高血压组较无高血压组大,高脂血症组较无高脂血症组大,高尿酸血症组较无高尿酸血症组大(P均<0.05);有心血管病、高血压的患者银屑病平均病程长(P<0.05);有吸烟史的银屑病患者更易罹患高脂血症(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最易伴发血脂异常及肝脏疾病,其次为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且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家族史、吸烟史这5个因素可能是影响银屑病患者发生共患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7.
【摘要】 目的 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9年2 - 4月收集就诊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17例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在第0、2、6、14、22、30、38、46周给予5 mg/kg 英夫利西单抗静脉滴注治疗。第2、6、10、14、22、30、38、46、52周评价疗效,疗效指标为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记录不良反应。采用实时PCR检测志愿者对照(8例)和银屑病患者治疗前(14例)及治疗10周后(5例)皮肤组织PD-1和PD-L1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5例志愿者及银屑病患者皮肤组织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与对照皮肤样本PD-1、PD-L1的表达,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前后患者皮损PD-1、PD-L1的表达。结果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第2、6、10、14、22、30、38、46、52周,斑块状银屑病达到 PASI7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17、6/16、9/16、10/16、15/15、14/15、13/14、11/13和10/11。12例患者出现抗核抗体转为阳性,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例出现输液反应,为最严重的不良反应。银屑病患者治疗前皮损处PD-1、PD-L1的表达(1.111 ± 0.391,0.902 ± 0.169)显著高于对照组(0.620 ± 0.225,t = 3.116,P = 0.007;0.474 ± 0.360,t = 3.208,P = 0.006);治疗后银屑病好转皮损处PD-1、PD-L1的表达(0.570 ± 0.230,0.150 ± 0.050)较治疗前(1.238 ± 0.414,0.966 ± 0.184)显著降低(t = 3.107,P = 0.036;t = 8.423,P = 0.001)。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但治疗过程中的监测非常必要;经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皮损中异常上调的PD-1、PD-L1表达水平降低,提示PD-1、PD-L1可能参与银屑病炎症调节。  相似文献   
58.
【摘要】 目的 探讨脂肪酸去饱和酶2(FADS2)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GDS4602统计分析银屑病患者皮损FADS2的表达变化。取5只咪喹莫特诱导的C57BL/6小鼠银屑病模型背部皮肤,并取收集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人正常对照皮肤和银屑病患者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前及10周后的皮损组织标本各4份以及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前及12周后的皮损组织标本各3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表皮中FADS2的表达。体外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用5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0、6、12或24 h,用200 ng/ml白细胞介素17A(IL-17A)刺激0、6、12 h;用TNF-α单独或联合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5 μmol/L)刺激6 h。处理完成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FADS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DS4602统计结果显示,与人正常皮肤对照组FADS2基因表达水平(2.035 ± 1.226)相比,银屑病皮损(0.656 ± 0.475)及非皮损(1.503 ± 1.062)组织中显著降低,F值分别为55.17、3.07,P值分别<0.001、 = 0.012,并且皮损处显著低于非皮损处(F = 26.27,P<0.001)。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皮肤FADS2蛋白表达(灰度值比值:1.000;荧光强度:30.720 ± 6.850)相比,咪喹莫特组小鼠皮损表达显著降低(灰度值比值:0.463 ± 0.172,t = 7.00,P = 0.002;荧光强度:21.840 ± 3.125,t = 3.15,P = 0.035)。银屑病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0周后,皮损中FADS2蛋白表达(43.775 ± 3.342)较未治疗时(27.950 ± 1.218)显著升高(t = -6.95,P = 0.006);而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12周后的银屑病患者皮损处FADS2 蛋白表达(28.667 ± 3.402)与治疗前(31.933 ± 2.987)比较没有显著升高(t = 2.72,P = 0.113)。qPCR显示,与HaCaT细胞TNF-α 0 h组相比,TNF-α 6 h组、12 h组FADS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2、0.003);与IL-17A 0 h组相比,IL-17A 6 h组、12 h组相对表达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9、0.961)。与HaCaT细胞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1.000)相比,TNF-α 6 h组FADS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0.682 ± 0.132,t = 4.82,P = 0.017);与TNF-α 6 h组相比,TNF-α + BAY 11-7082 6 h组显著升高(1.541 ± 0.525,t = -3.58,P = 0.037)。Western印迹显示,与HaCaT细胞TNF-α 0 h组相比,TNF-α 24 h组FADS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F = 6.24,P = 0.013)。结论 FADS2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下降,其表达下调可能与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HbAlc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HbAlc评价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心功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6例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通过实验室相关指标评价及心脏超声等检查,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做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糖尿病合并心衰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2、将两组HbAlc水平与心衰相关指标LVEDVI和LVEF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HbAlc水平与心衰相关。结论1、HbAlc水平与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0.
史玉玲  卫威 《中国医刊》2000,35(12):13-13,24
1 材料和方法4 0例银屑病患者 ,均具备典型皮疹 ,年龄 1 4~ 68岁 ,平均年龄 4 1 7岁。病程 1个月~ 4 0年 ,平均病程1 4 2年。不入选标准 :孕妇、哺乳期妇女 ;1个月内服用过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者。剔除标准 :病人不能坚持服完疗程 ,治疗期间使用其它抗银屑病药物者。全部单纯服用迪银片治疗 ,每日 1 0片 ,分 2次口服 ,不加任何外用药物。分别于疗前和治疗的 2、4、6、8周 ,按PASI法对病情进行评估 ,并记录积分。治疗前后进行血象 ,肝、肾功能检查。根据患者皮损面积、皮损 (红斑、浸润度、鳞屑 )严重程度进行PASI评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