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索异丹叶大黄素(ISO)抑制膀胱癌细胞侵袭、转移和增殖活性的机制。方法:以ISO作用于人源性膀胱癌UMUC3细胞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并以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癌细胞增殖活性;以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活性。结果:20 μmol/L浓度以上ISO可显著抑制UMUC3细胞的增殖,其IC50为(22.5±2.8) μmol/L。同时 UMUC3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以低浓度5 μmol/L ISO预处理UMUC3细胞后,与对照组(47.33%)进行比较,可分别在12 h(58.82%)和24 h(63.94%)显著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P<0.01)。细胞划痕法检测证实5 μmol/L ISO可显著抑制膀胱癌细胞的迁移活性。结论:ISO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诱导G0/G1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为了观察蛔虫变应原致喘豚鼠动物模型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外周血组织胺的动态变化 ,丰富变应原激发动物哮喘的基础理论。方法 :把实验豚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和阳性激发组。用蛔虫变应原激发致喘豚鼠后 ,观察各实验组在激发哮喘后 1h、 2 4h和 72h的血液流变学和组织胺的动态变化。结果 :由蛔虫变应原引起的过敏性哮喘豚鼠动物模型 ,其血液流变性出现异常 ,阳性激发组的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变率还原粘度和组织胺水平均较阴性对照组、佐剂对照组显著性升高 (P <0 .0 1) ;而红细胞压积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表明用蛔虫变应原致喘豚鼠后 ,能诱发速发型变态反应 ,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并释放出组织胺。与此同时血液出现高粘滞状态 ,进一步加剧气道局部的缺血、缺氧及炎性反应 ,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肺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23.
新辅助化学治疗又称诱导化学治疗,是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给予辅助化学治疗,一般为2~4个疗程.新辅助化学治疗可使肿瘤缩小,以利于手术;可避免体内潜伏灶在原发灶切除后的加速生长;可降低肿瘤细胞活性,减少远处转移;还可避免抗药性.  相似文献   
24.
卢瑜  梁廷丽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0):956-957
目的调查军队疗养员糖尿病、高血压病患病率,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890例军队疗养员病史,测量血压,进行馒头餐试验,调查糖尿病、高血压病患病情况。结果糖尿病总患病率9.95%,高血压病总患病率34.97%。高血压病人的糖尿病患病率14.37%,糖尿病人的高血压病患病率50.53%。结论糖尿病、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合并两种疾病的患者多,此二者可能有共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5.
26.
卢瑜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8):722-722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环境、医疗服务等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医疗则从单纯的治疗服务扩展到治疗-预防-保健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健康促进是疗养院主要和最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人源性膀胱癌细胞在下调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表达后,多西他赛对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shRNA和shRNA-XIAP质粒分别稳定转染人源性膀胱癌T24T细胞。以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以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膀胱癌细胞XIAP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T24T以及转染空载体的T24T细胞相比较,以ATPase法检测多西他赛对转染 XIAP 基因的膀胱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多西他赛预处理转染 XIAP 基因的膀胱癌细胞的凋亡率;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和caspase-3蛋白表达和裂解水平。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分别观察shRNA和shRNA-XIAP转染的T24T细胞,均见稳定荧光。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人源性膀胱癌T24T细胞在稳定转染反义XIAP基因后,其XIAP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经多西他赛处理24 h后, 转染反义XIAP基因的T24T细胞IC50为(1.23±0.62)nmol/L,远低于T24T以及转染空白载体的对照组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 T24T shRNA-XIAP细胞组(2 nmol/L和5 nmol/L)凋亡率 显著高于转染空载体细胞的凋亡率 。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相比较,T24T shRNA-XIAP细胞内的PARP和caspase-3明显降低。结论: 下调膀胱癌细胞的XIAP基因表达后,可显著增强化疗药物多西他赛所诱导的膀胱癌细胞的凋亡,并增强多西化赛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后大鼠淋巴组织内细胞凋亡状况。方法: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应用原位组织TUNEL技术及透射电镜,分别观察烫伤后3、6、12h3个时相点大鼠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凋亡细胞的分布、定位和形态特征。结果:烫伤后6、12h,在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并见其呈散在分布于胸腺的皮质,脾的白髓及肠系膜淋巴结的皮质淋巴小结之间。结论;严重烫伤可致大鼠淋巴组织的细胞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实行专病疗养的可行性与实践效果。方法将50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高血压病专病疗养组(230例)和普通疗养组(270例),高血压病专病疗养组在常规疗养的基础上增加健康宣教、饮食控制、知识讲座、户外运动、景观等,对血压在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者调整降压药物使用。对比分析疗养1个月后患者的血压下降情况。结果高血压病专病疗养组患者的收缩压较疗养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舒张压与疗养前比较下降不明显(P>0.05);普通疗养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高血压病实行专病疗养能降低高血压病的收缩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