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155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1986年 3月至 2 0 0 1年 11月间 ,我院采用经皮穿刺麦克囊内注射甘油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 2 81例。男 15 1例 ,女 130例。年龄 6 0~ 75岁 ,平均 6 6 3岁。病程为 3个月至 35年 ,平均 5 7年。单侧 2 73例 ,其中右侧 15 8例 ,左侧 115例 ;双侧 8例。单纯Ⅰ支者 13例 ,Ⅱ支者 4 8例 ,Ⅲ支者 5 8例 ,Ⅰ +Ⅱ支者 2 4例 ,Ⅱ +Ⅲ支者 83例 ,Ⅰ+Ⅱ +Ⅲ支者 5 1例。行颅底X线检查 2 0 3例 ,头颅CT检查 85例 ,头颅MRI检查 2 9例 ,均未见异常。脑电图检查14例 ,其中 13例正常 ,1例轻度异常。均曾经药物治疗 ,2 5例…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行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机械通气的短期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房的27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后28d时和29d至3个月时患者的生存情况,将患者资料分成死亡组(n=126)和存活组(n=144)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筛查出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各因素对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270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年龄(89.0±4.8)岁。肺炎(70.7%)为最常见病因,其次为急性左心衰(10.7%)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7.8%)等。28d内死亡86例(31.9%),3个月内共死亡126例(4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氧合指数(PO2/FiO2)、前白蛋白降低、血尿素氮(BUN)增高、血清肌酐(SCr)增高(〉165.2μmol/L)、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是影响机械通气患者28d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慢性肾脏病(CKD)、C-反应蛋白(CRP)是影响机械通气患者29d至3个月时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肺炎、急性左心衰、AECOPD等是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最常见的原因;CKD、低PO2/FiO2、前白蛋白降低、CRP、BUN增高、SCr增高(>165.2μmol/L)及使用PEEP是影响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穿刺引流在上尿路结石合并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侧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穿刺引流术,对照组行传统经皮肾造瘘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率、引流管阻塞率。结果:2组均成功手术解除上尿路梗阻,未出现造瘘管脱落。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5.10±4.05) min和(30.70±6.5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30±5.01) mL和(15.20±4.2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穿刺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和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7);引流管阻塞发生率分别为4%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穿刺引流可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脓毒血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
25.
蟾蜍类中药传统以内服经全身抗乳腺癌,或外敷以局部治疗晚期乳腺癌,但应用较少。近年研究显示,蟾蜍类中药制剂及单体具有多途径、多靶点抗肿瘤特性,其有效成分能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及增敏化疗药物实现耐药逆转,有良好的抗乳腺癌效果。本文对蟾蜍类中药制剂和有效单体的抗乳腺癌效果和机制进行综述,蟾蜍类中药制剂和有效单体能通过2种途径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并针对有效单体蟾毒灵联合化疗药物起到减毒增效及耐药逆转作用提出与介入治疗结合的整合医疗治疗乳腺癌的设想进行讨论,以期为乳腺癌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循环肿瘤细胞(CTC)在乳腺癌转移及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现状进行整理,并提出建议及展望。方法对近几年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相关文献以及其对个体化治疗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结果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数量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为治疗提供重要的特征靶点,检测可以扩大临床使用,来指导乳腺癌患者治疗。结论进一步细化研究循环肿瘤细胞特性,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乳腺癌患者肿瘤转移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后续疗法,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考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JEV)的稳定性。方法将M-M-JEV,37℃放置7d,检测病毒滴度;2-8℃放置0-25个月,检测外观、水分、病毒滴度、安全试验、异常毒性,0月和18个月时进行全检;(-30±2)℃放置0-30个月,检测外观、水分、病毒滴度、安全试验、异常毒性,0月、18个月、30个月时进行全检。结果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麻疹减毒活疫苗、流腮减毒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的质量标准。结论 M-M-JEV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对脊髓横断损伤大鼠凋亡蛋白 Bcl-2、Bax和 Caspase-3的表达及神经红蛋白 Ngb表 达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米诺环素干预组,每组 12只。假 手术组只暴露脊髓,脊髓损伤组和米诺环素干预组制备胸3~4脊髓节段全横断损伤模型。米诺环素干预组于术前腹 腔注射米诺环素(90 mg/kg),1次/d,连续5 d,脊髓损伤组和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22 d处死所有 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 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 Bcl-2、Bax和 Caspase-3蛋白的表达;Hoechst 染色检测凋亡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红蛋白(Ngb)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组脊髓组织中 Bcl-2表达增 多,Bax和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多,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Ngb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均P<0.05)。与脊髓损伤组相 比,米诺环素干预组Bcl-2表达进一步增高(P<0.05),Bax和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凋亡细胞数有所 减少,Ngb的平均荧光强度较其明显增强。结论 米诺环素干预可通过降低 Bax和 Caspase-3的表达,升高 Bcl-2的 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提高神经红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9.
针灸、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角度出发,就各型颈椎病(CSM)的手法、针灸等治疗方面进行了综述。提示中医对CSM早期治疗及康复有较高的价值,痛苦小,疗效高,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俯卧位单下肢后伸外展牵法结合传统推拿法治疗单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俯卧位单下肢后伸外展牵法结合传统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盆牵引法配合传统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JOA评分、首次牵引即刻NRS评分减分值和疗程后腰痛存在率。结果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首次牵引即刻NRS评分减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疗程后腰痛存在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俯卧位单下肢后伸外展牵法与机械骨盆牵引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等效,且即刻疼痛消除快,腰痛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