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眶上“锁孔”入路的内窥镜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眶上“锁也”入路的内窥镜局部解剖学并测量有关解剖数据,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参考数据。方法 测量100例成人颅骨标本额骨颧突距同侧和对侧前后床突的距离和角度;用手术显微镜和硬质内窥镜交替使用通过25例成人尸头,探讨眶上“锁孔”手术之路,并测量颧突与颅内血管的距离和角度。结果 通过使用不同角度窥镜和在不同解剖间隙内操作可达到Willis环双侧及鞍区、岩斜区,结论 解剖数据结果对于选择手术器械的长度有参考价值;窥镜辅助手术可达Willis环及鞍区、岩斜区,配合特殊手术器械可完成睚述区域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TR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口服度洛西汀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左背外侧前额叶(DLPFC)区真高频r TMS治疗和伪高频r TMS治疗,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完成治疗,3例退出。治疗前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 05);且研究组治疗第2、4周时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度洛西汀相比,度洛西汀联合高频r TMS改善TRD患者症状起效早、疗效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在形态学上证实兔颅底蛛网膜下腔经嗅觉通路与颈部淋巴系统相通,脑脊液经此途径回流到淋巴系统.方法 采用在兔枕大池内注射Microfil 的方法,在大体和光镜下观察灌注物质的分布.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见Microfil 在枕大池、矢状窦、嗅球、筛板区域聚集分布,穿过筛板,使嗅黏膜淋巴管明显染色呈黄色,并经鼻咽部淋巴管回流到双侧颈浅和颈深淋巴管;光镜下见Microfil 沿嗅神经走行,广泛分布在嗅黏膜的淋巴管内.结论 在脑脊液与颈部淋巴系统之间存在有经颅底-筛板-嗅黏膜的嗅觉通路的解剖回流途径,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脑脊液循环的调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钡石性肠梗阻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钡石性肠梗阻1例报告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外1科刘海生罗广麒(百色533000)我院外1科最近收治1例少见的钡石性肠梗阻病人,兹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60岁。因阵发性腹痛伴呕吐10余天急诊入院。入院前12天因上腹隐痛不适,到县医院行上消化道钡餐检...  相似文献   
35.
内镜眶上锁孔与经鼻蝶联合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框上锁孔入路及经鼻-蝶窦入路的内镜局部解剖学并测量有关解剖数据,探讨二者联合应用于治疗巨大鞍山区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为颅底外科手术提供相关形态学参考数据。方法 测量100例成人颅骨标本额骨颧突距同侧和对侧前后床突的距离和角度。通过25例成人尸头,模拟内镜眶上“锁孔”入路和经鼻-蝶窦入路,观察所能达到 解剖部位,测量相关的解剖数据。结果 眶上锁孔入路可以从前方和上方达到鞍区及斜坡上段,清晰地显露垂体、垂体柄、视交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等结构;经鼻-蝶窦入路可从下方显露垂体及鞍膈等鞍区结构。结论 内镜眶上锁孔与经鼻-蝶窦联合入路是一种微创外科手术,二者联合应用可完成巨大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血管减压术(MVP)的高效护理配合。方法将110例MVD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随机分为两组,60例采用高效护理(高效组),50例采用常规手术护理(常规组);针对面肌痉挛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在心理护理、环境准备方面加强护理管理;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集中精力与手术及麻醉医生密切配合。结果高效护理组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医生和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率分别达到了98.8%和94.2%。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节省了人力和手术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避免工作中忙乱与被动;降低了患者的恐惧感,帮助患者树立了治愈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在形态学上证实兔颅底蛛网膜下腔经嗅觉通路与颈部淋巴系统相通,脑脊液经此途径回流到淋巴系统.方法 采用在兔枕大池内注射Microfil 的方法,在大体和光镜下观察灌注物质的分布.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见Microfil 在枕大池、矢状窦、嗅球、筛板区域聚集分布,穿过筛板,使嗅黏膜淋巴管明显染色呈黄色,并经鼻咽部淋巴管回流到双侧颈浅和颈深淋巴管;光镜下见Microfil 沿嗅神经走行,广泛分布在嗅黏膜的淋巴管内.结论 在脑脊液与颈部淋巴系统之间存在有经颅底-筛板-嗅黏膜的嗅觉通路的解剖回流途径,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脑脊液循环的调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颅面分离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5年10月~2000年10月间诊治的颅面分离患者2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28例病人中21例为外伤性颅面分离,8例为非外伤性颅面分离。外伤有眼眶并发症者37例次,颅内并发症者29例次,其中脑脊液鼻漏占42.9%。外伤骨折复位固定术式为经面部创口进路者9例,经面中部掀翻进路4例,颅面联合进路4例,多切口骨膜下隧道贯通进路4例。非外伤性颅面分离者均在切除颅底沟通瘸时一期进行了颅面骨的固定与颅面分离的修复。结论 颅面分离是颅面外科一种特殊类型疾病,采用适宜的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析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37例脑室积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单纯脑室外引流术(17例、对照组)及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术(20例、试验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首次脑室积血清除率、术后1周及术后2周脑室积血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脑室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自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GOS评分良好率95.0%与对照组GOS评分良好率70.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室积血患者,在常规脑室外引流术的基础上联合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植入导管溶栓(CDT)给予阿加曲班联合尿激酶治疗LDVT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栓塞部位选择相应的CDT入路。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209例,经大隐静脉置管溶栓41例,经腘静脉置管溶栓18例。分别观察3种入路的手术效果、溶栓效果、操作所需时间、溶栓并发症,溶栓前后血清FBG水平和随访情况。结果3种途径溶栓的消肿率和溶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大隐静脉置管的平均耗时为(7.4±0.2)min,短于经小隐静脉置管的(20.8±1.1)min和经腘静脉置管的(15.7±0.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入路溶栓前后血清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小隐静脉置管有23例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外踝切口处出血,5例置管后出现浅静脉炎症状;经大隐静脉置管无并发症发生。经腘静脉置管出现腘窝拔管后肿痛7例,考虑为血肿形成。268例患者随访220例(82.1%),随访4~25(9.7±1.3)个月。197例患者无患肢肿胀症状,17例活动后患肢有轻度肿胀,休息后缓解,6例患者肿胀无缓解。下肢深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174例患者深静脉通.,瓣膜形态正常,瓣膜保存率达79.1%(174/197)。结论 LDVT患者经不同途径的溶栓效果无明显差异。经大隐静脉溶栓操作简单,耗时短,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