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7篇
  3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背景:以往肌腱损伤的修复方法有端端吻合、自体肌腱移植、同种异体肌腱或人工肌腱移植等,但均有其各自缺点。目的:探讨以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12诱导,聚羟基乙酸复合材料作为支架材料,预构组织工程化肌腱重建家兔跟腱缺损的可能性。方法:家兔抽取股骨近端骨髓,分离所得细胞传代至第2代,加入10μg/L 骨形态发生蛋白12诱导分化,并与Ⅰ型胶原溶液按一定比例移植于预张的聚羟基乙酸缝线上预制组织工程化肌腱备用。将家兔制备成跟腱缺损模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修复跟腱缺损: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缝线修复,丝线行端端修复。修复12周对各组肌腱行形态学、力学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结论:修复12周家兔肌腱组织病理切片:组织工程化肌腱组可见大量梭形纤维母细胞顺应力学方向排列均匀分布于胶原中,纤维细胞明显增多,胶原致密;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缝线组可见部分纤维组织增生伴少许肉芽组织形成,胶原纤维呈松散网丝状,细胞排列紊乱分布不均;丝线组可见纤维组织旁见大量肉芽组织形成。修复12周家兔肌腱生物力学强度:骨形态发生蛋白12+聚羟基乙酸重建肌腱的力学强度明显优于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组,与丝线缝合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骨形态发生蛋白12+聚羟基乙酸重建肌腱的力学强度低于正常肌腱。提示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12诱导,以聚羟基乙酸为支架,可望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构建的组织工程肌腱具有一定的生物力学特性,能用于修复跟腱缺损。  相似文献   
62.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常较高,过高的血压可导致病情时一步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有效地控制血压对稳定患者病情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我院自2004年5月~2007年5月收治4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高血压治疗的临床体会作一总结. 资料与方法 46例患者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45~75岁,平均64.5±8.5岁,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其中基底节出血在26例,丘脑出血11例,脑叶出血9例,入院时收缩压<180mmHg的12例,>180mmHg的34例,其中>200mmHg的12例,舒张压<105mmHg的16例,>105mmHg的30例.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告大肠癌手术治疗前后血清TGF-β1、SE-cad和CEA水平的变化并就临床价值作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总结危重病人抢救经验。【方法】对1例持续多器官功能衰竭成功获救患的相关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图表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器官功能衰竭患的相关化验指标有其固有的特点。【结论】根据化验监测指标及时而有效地进行处理,是抢救多器官功能衰竭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5.
刘康  韩西城 《中国骨伤》1994,7(4):11-12
将45只大白鼠随机分为三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第一组用纤维蛋白粘合剂吻接,第二组用ZT胶行神经外膜粘接,第三组用9~0针线行常规神经外膜缝合。术后分别于1、2、3月时将每组动物各取5只检测,通过电生理学、组织学及电镜超微结构的观察来评价三种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纤维蛋白粘合剂、ZT胶的修复效果与缝合法无显著差异,并有简便,省时省力,无神经损伤,对位准确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笔者自 1 995年以来收治老年髋部骨折 86例 ,对几种治疗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3例 ,女 5 3例 ;年龄 61~ 88岁 ,平均年龄74.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 2 0例 (颈中型9例 ,基底型 1 1例 )。转子部骨折 66例 ,按Griffin分类法 :Ⅰ型骨折 6例 ,Ⅱ型 1 5例 ,Ⅲ型骨折 2 6例 ,Ⅳ型骨折 1 9例。其中有 35例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2 7例伴有程度不同的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 ,1 0例有较明显的骨质疏松。( 2 )治疗方法 :①非手术治疗 :本组 2 1例 ,多为无明显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和Ⅰ、Ⅱ型转子部骨折 ,或为…  相似文献   
67.
目的鉴定氯化钴(CoCl2)诱导离体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化学性低氧的最佳浓度。检测离体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在持续黑暗与正常光暗循环条件下per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节律相位。方法 cck-8检测0、50、100、150、200、250、300和400μmol/L CoCl2诱导人食管癌细胞化学性低氧的情况。定量PCR检测per2与VEGF基因的节律相位。结果不同浓度CoCl2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性影响不同。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无论在持续黑暗还是正常光暗循环条件下,per2与VEGF的表达均成自发节律性变化,per2的表达高低峰分别位于19:00和7:00,t19:00=60.62,t7:00=-20.27,P值均<0.05;VEGF高低峰位于3:00和19:00,t3:00=-13.86,t19:00=-30.00,P值均<0.05。结论 CoCl2在150μmol/L浓度下诱导人食管癌细胞化学性低氧效果最佳,CoCl2在高浓度250、300和400μmol/L对人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无论持续黑暗还是正常光暗循环,并不会影响人食管癌细胞节律基因per2与VEGF的表达,per2对VEGF的表达呈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tetraspanins胞外环2(EC-2)编码基因(Sj-tsp-2)。方法在日本血吸虫基因组中筛选获得与曼氏血吸虫tetraspanins基因胞外环2结构域序列同源的片段,经过一定修饰,采用全基因合成方式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2a-Sj-tsp-2,并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在非变性条件下亲和纯化融合蛋白。结果通过核苷酸测序证实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和目的肽段与预计太小基本一致。Western blotting结果说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本实验成功表达了日本血吸虫Sj-tsp-2基因,并纯化获得其融合蛋白,为进行动物保护性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西江镇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苗族人口聚居地,位于贵州省边远的雷山县城30km以外。该地基本保留了苗族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受外界的干预极少。本研究以西江镇苗族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进行调查,以探讨生活方式等对脑血管病患病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正1临床资料病例1,女,25岁。因咯血3月入院。体格检查: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和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置正常,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辅助检查:腹部B超、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背段团块状密度增高影,边界较清,大小约4.2cm×3.2cm,纵膈及腋窝淋巴结无肿大。CT诊断:右肺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